88读书网 >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 第130章 播出
    顾乐年当然不希望自己成为林济的笑料, 不过眼下相比林济,他更厌烦赵京一些。
    他虽多年不写剧本了,上一部还是大扑特扑的《代号鹰隼》, 可指出剧本毛病的基本功还是在的。
    《刀剑情》这个剧本其实不错, 毕竟赵京本事还是有的, 可紧盯着挑毛病却也不是挑不出, 顾乐年一挑就挑出了十几个缺点, 有些是无伤大雅的小毛病,还有一些却是实打实的剧情漏洞, 不管怎么说, 这些毛病都很影响观众对于《刀剑情》的观感。
    顾乐年在这挑刺, 赵京却也不是吃素的,直接点出顾乐年是“故意找存在感”、“作品不被观众认可,因而对同行产生了深深的嫉妒”。
    林济简直要鼓掌了:“撕还是这些老编剧会撕,和人家比起来,我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刀剑情》这部剧林济也看了, 算是一部合格线以上的武侠作品, 出彩的地方在剧情,他当时也是看中了原著的剧情才去买这个剧本的, 而缺点……让林济用一个词去形容《刀剑情》的话,他觉得是粗糙。
    作为一部武侠剧, 《刀剑情》的风景确实很美, 就像拍风景艺术照一样,找的演员虽然不是人气流量, 倒也算得上男帅女美, 唯独武侠感欠缺了一些。
    在林济看来,《刀剑情》的背景与人物妆造适用于任何一部古装剧, 而不是武侠题材的剧集所独有。
    除此之外,就是剧集动用的特效和慢镜头太多了,比如剧中设定了一个“独孤圣女”的角色,这位圣女每出场必是衣袂翩翩,动作轻柔得仿佛在跳民族舞,人确实是美的,摄影师很会找角度,女演员长得漂亮,也上过不少次热搜,唯独和“侠”这个字不太沾边。
    不过《刀剑情》的收视率还算不错,开播前期,剧集的收视率在1.5%到2%之间,之后逐渐上了2%,到大结局那几集已经超3%。
    放在武侠剧火爆的时期,《刀剑情》这样的收视率算不上什么,但在武侠热度逐渐衰退的当下,《刀剑情》的成绩算是相当出众的了。
    《武侠热度再起,探访<刀剑情>主创,为你揭露拍摄背后的故事》
    《杜鹃卫视创本年度收视佳绩,一部好剧是如何诞生的》
    《<刀剑情>引发武侠爱好者强烈反响,<一剑三千里>该如何应战?》
    “赵京不愧是浸淫古装市场多年的老牌编剧,观众心中所想已被他全部摸透,一部《刀剑情》有情有景有侠,故事荡气回肠,角色与角色的交集令人感慨无限,仿佛回到那个武侠曾经兴盛的时代……”
    “而相比杜鹃卫视,大江卫视拥有更出色的口碑,编剧林济战绩赫赫,曾在多家卫视创造过收视纪录,当然,论对武侠这个题材的了解程度,林济必然是逊色赵京一筹的,这不由让我们期待《一剑三千里》之余又产生担忧……”
    对于这些明褒暗贬的话语,林济只能默默揉着额头:“用来用去就这么几个招数,他都不累的吗?”
    “输给你是常事,没有人会说什么,可只要赢过你一次,就足够他们吹很久了,这笔帐怎么算都不亏。”田尧替林济分析着。
    甚至可以说,因为《刀剑情》和《一剑三千里》之间的竞争,反而推动了《刀剑情》收视率的增长。
    《刀剑情》先播,《一剑三千里》后播,在收视率上,《一剑三千里》只能赢不能输。
    “还有个问题,观众可能会产生审美疲劳。”田尧道,“两部剧开播的时间实在太近了。”
    “但这样也不坏。”林济表情从容,“如果没有对比的话,旁人也不知道哪部剧更好。”
    ……
    “小林真的是话题中心,《刀剑情》播了这么久,别看它成天武侠武侠地叫,谁看不出来这是在蹭林济的热度?”
    “《刀剑情》就不能脱离《一剑三千里》独立行走吗?”
    “笑死,我本来对《一剑三千里》这种武侠题材不感兴趣的,结果《刀剑情》一边显自己清高,一边又黑《一剑三千里》,我现在都产生逆反心理了。”
    “想看《一剑三千里》+1。”
    聂鸥已经成为了林济的脑残粉,不管《一剑三千里》的质量怎么样,这部剧她必然是要去看的。
    她看了网上不少营销,对《一剑三千里》最大的质疑就是这是林济的原创剧本。
    可聂鸥觉得,林济的原创剧本多了去了,除了《百归记》全是原创,可《代号11》《后宫》《静梧传》这些剧本,有哪一个差了?
    武侠剧本确实不好写,前人留下的经典作品太多,但问题在于,这也不代表《刀剑情》一定是经典作品,那不也是最近几年才写完的武侠小说吗?
    何况《刀剑情》的一部分片段聂鸥也不是太喜欢,剧组强调的所谓“实景拍摄”“绝美剧照”并不是一部剧最重要的东西,重要的永远是剧情。
    《一剑三千里》拍了那么久,又是大江卫视打造的阵容,以聂鸥对林济的了解,这部剧绝对不会差到哪儿去。
    她唯一遗憾的就是《一剑三千里》播出太晚,丧失了营销的先机,任由着《刀剑情》在那踩来踩去,实在让她很不爽。
    ……
    《一剑三千里》播出这天,聂鸥早早守在了电视机前。
    这部武侠接在《我欲成仙》一部仙侠之后,在一部分营销号嘴里,反而成了林济江郎才尽的证据,聂鸥觉得这些人是黑无可黑了,笔握在林济手里,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哪用得着其他人来干涉?
    她甚至怀疑,业内有些人这是产生林济ptsd了,旁人写什么他们都不会过问,唯独林济不管写了什么,一顿拉踩猛黑绝对是少不了的。
    “开始了开始了!”
    大江卫视的新闻时段一过去,聂鸥加的小群就开始振动了——大家原本对林济的剧各有偏好,看多了之后却渐渐养成了习惯,不管林济拍什么剧都会准时追。
    “忘记买奶茶了!恨!”
    “我也忘记点奶茶了,好在冰箱里有柠檬茶雪糕西瓜,林济就是我减肥路上的最大阻碍。”
    “最大阻碍+1。”
    《一剑三千里》的前两集,故事显然没有展开,只向观众介绍了江湖上流传的龙灵珠和《断魂剑法》的故事。
    大吴朝的背景设定,让聂鸥想起了《静梧传》,不过大吴朝开国皇帝确实是在第一代昭武将军等人的助力下大败陈朝水军的。
    大吴皇帝为人刻薄寡恩,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富贵,因而昭武将军这职位唯独第一代是实职,后几代却都是虚衔,用来赏赐那些有功的勋贵。
    江南常家据传与龙灵珠和《断魂剑法》有关,便遭来了整个家族的杀身之祸。
    以聂鸥这种老剧迷的眼光看,《一剑三千里》这个开头算是平平,不如《静梧传》刺激,也不如《后宫》那样给观众新鲜感。
    不过“平平”这个形容只适用于一、二集的剧情,在其他方面依然呈现出了典型的林济式风格。
    剧情的节奏相当之快,且条理通顺、逻辑分明,仅仅两集就把整个故事铺垫得清清楚楚,没有故弄玄虚让观众去猜。
    除此之外,《一剑三千里》的画面很好。
    它不是《刀剑情》那种实景拍摄,不管是江南常家,还是老仆钟犀带着常宁羽的逃难之路,都没有美得如同画卷一般,但画面中的古朴意味却展现得十分明晰——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朝廷鹰犬的贪婪成性,都在这两集中被勾勒得清楚明白。
    剧中用了许多长笛、琵琶和古琴的音效,与人物打斗的节奏配合得恰到好处。
    还有一点,打斗非常好看。
    聂鸥不懂打斗,认真说起来,她武侠剧看得不算太多,可《一剑三千里》和《刀剑情》的打斗镜头对比起来太明显了——一个是动作矫健、变化无穷,另一个则用冗长的慢镜头和人物对视掩盖了打斗的激烈场景。
    在《一剑三千里》设定中,江南常家擅使剑,故而第一集里,导演就用数分钟的打斗戏向观众展现了江南常家的剑强在何处:常逍遥身法灵活,剑光在夜空中化作一道道虚影,虚影所至之处,对手便应声倒地,而常逍遥妻子宁霜的剑法相当之快,如游龙一般,就算身中剧毒,依然能一个接一个收割朝廷鹰犬的性命。
    就算是聂鸥这种更爱看剧情不爱打斗的剧迷,看到《一剑三千里》的打斗也不会觉得腻烦,反而会感到热血沸腾——在她印象中,还是自己小时候才见过这么激烈精彩的打戏。
    等《一剑三千里》前两集播完,他们小群里讨论的内容变成了“剧组是不是去武校进货了?”
    聂鸥点开《一剑三千里》的实时,讨论的内容也差不多——
    “一看这打戏,就知道大江卫视投的钱没白花。”
    “节奏好快!就看到他们刀啊剑啊一顿炫,拳脚都好快。”
    “总算不是那种用慢镜头水时间的了,一看那种我就头大。”
    “所以这部剧的主角其实是常宁羽?”
    “剧情才刚开始,不过从一、二两集的质量看,《一剑三千里》剧情应该不错,一直看《刀剑情》踩《一剑三千里》,看剧集质量的话,好像是《一剑三千里》强一点,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吗?”
    《一剑三千里》播出第一天,就有营销号发问“《刀剑情》和《一剑三千里》,哪部剧更强?”
    《刀剑情》刚播到大结局,《一剑三千里》却只是刚刚开播而已,两部剧进行对比,自然是《刀剑情》领先一步。
    这是营销号发起的调查问卷,剧方通常不会在意,何况大江卫视一向不爱营销,也就更不会理会营销号的这种引战式提问。
    《一剑三千里》这边毫不在意,营销号的这则问卷却被赵京转发了:“观众的真实感受。”
    林济:“……”
    他偶然会觉得自己有降智buff,他和哪个编剧一对线,那个编剧的智慧就会瞬间降低到水平线以下。
    不过好笑的是,赵京才转发了这条微博一天,也就是《一剑三千里》播到第四集的时候,调查问卷里偏向《一剑三千里》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刀剑情》。
    而赵京显然忘了删除这条微博。
    “观众的真实感受,咳咳咳。”
    “嗯,观众的真实感受。”
    “就没人提醒他删一下微博吗?他是不是没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