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 第125章
    念头
    陈二娘实在是因心气不顺这才一时冲动,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脑子,横竖韩三娘这里也已经得罪起来了,得罪韩家一家总好过得罪一批。
    此时她就又做委屈状,眼眶还泛红起来:“我亦不过是出于好心才来规劝了几句,韩家三娘子若是能听得进良言,自是能最好。若实在是听不进去,不喜我适才所言,也还请勿要这般咄咄逼人。”
    在扮委屈和哭泣这块,一向来是陈二娘的长处。
    这会也就只这几句话,和她的一番作态,立即就让后面见着这边情况有些不对,方才过来的人听了,竟真误以为陈二娘是出于一片好心,韩三娘却不仅听不进去这份善意的规劝,态度还过于凌人。
    四娘见状,忍不住就开口替三娘辩解:“分明是你忽然跑来,对着我家三姐无缘无故的作好一番说道,怎就成我家三姐咄咄逼人了?”
    “四娘!”三娘唤住四娘,目光再定定的看向陈二娘,神色开始变得肃然起来:“太子殿下有能以民为务,为人臣者,有幸能追随良君,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1)。我虽身为女郎,也为此而感到高兴,方才多言论了几句。陈二娘子因何要来言我不知谦逊,听不得良言规劝?”
    陈二娘就还在那继续做劝导姿态,说道:“你即为女郎,又还未曾出嫁,自当秉性谦虚,勿要……”
    然不待她把话说完,一道严厉女声响起:“住嘴!”
    只见穿着一身女史官服的陈家大娘子急匆匆走了过来,她先是对着韩三娘和在场众人就郑重的行礼起来,口中也告罪道:“舍妹言辞无状,实在是冒犯了韩家三娘子及诸位,我这边先替她给大家赔不是了。”
    在场的众人也都是认识陈家大娘子的,因为党派争斗刚结束那会,陈家大娘子就进了太子府,跟随在太子妃身边做了女官。
    如陈大娘子的女史这类女官,也属于时下的流外官。
    数量极少,却是有品阶,也肩负一定的职责和事务。
    这几年,陈家大娘子也挺得太子妃的重视,眼下众人自然也就看在她的面子上,纷纷表示无碍。
    韩三娘该说的也都说了,当下也由着陈家大娘子将陈二娘带走。
    “你凭什么当众那般呵斥我,还去替我向那韩三娘告罪!”被陈大娘这么一路拉到无人处后,又羞又恼的陈二娘忍不住气急败坏起来。
    “你若实在是想要犯蠢,烦请滚回你夫家杨家去犯!这里是太子妃宴席,你想作死也勿要拖累旁人。”陈大娘子也没惯着她,直接开骂。
    陈二娘何曾受过这般呵斥,本就泛红的眼眶,当即泪珠滚落。
    作为曾经在这上面的“受害者”,陈大娘见着她流眼泪,心情就更为恼火:“且不说韩三娘现在受太子妃看重,只她方才所言:虽身为女郎,也为有贤臣们追随太子殿下这般良君,使百姓得以富乐而高兴。你却还要以此来规劝她身为女子应当要什么谦逊,莫不是想要告知众人,你觉得此事不该高兴?”
    “我何曾有过这意思!”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陈二娘不由得急道。
    “你有没有还重要吗?重要的是你说的话,让在场所有的人都会觉得你有!”陈大娘并不关心她,更没心情听她解释。
    “我,我……”陈二娘心中惊惶起来。
    世家出身的子女,哪怕个性再如何冲动,陈二娘也是知晓些厉害的。此刻她也终于意识到,今日这事一个弄不好,只怕就会连累的她夫家杨家,娘家陈家,一起遭受到太子妃,乃至太子的不满了!
    “你自己好自为之吧。”陈大娘丢下这句话就离开了。
    刚才发生的事,肯定是没办法瞒过太子妃的。陈大娘现在还要赶紧想办法,如何才能让陈家渡过这场危机。
    另一边,陈二娘一被陈大娘拉走,众人也都闭口没再提刚才的事情,很快大家也都逐渐散去。
    到了这会,在场的人其实也都大概看出来了,陈二娘是只针对的韩三娘一人。
    既然事不关己,他们平日里跟韩家也未有太深的交往,实在也没必要为了韩家,轻易去得罪人。这里又还是太子妃置办的宴席,不论事情缘由,一旦真的将事情闹大,在场的人只怕都得不到什么好处。
    韩家也不可能为了这种事情,真闹到太子妃面前去。
    至于私下里,肯定会有些言论和看法传出去的。
    杨家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方才听闻到陈二娘跑去招惹韩三娘了。
    在打探清楚陈二娘和韩三娘之间的那些对话后,杨氏面色都变了,整个人当下是又气又慌乱。
    大儿媳崔氏面色也极为不好看。
    说来他们跟韩家也没什么实在是过不去的仇怨,相看这事本就讲究个你情我愿。最后没能相看成功的,京城这些世家之间也多了去了。就算是当初退亲一事,真要细算下来的话,也是他们杨家和陈家做的有些不讲究。
    所以今日这事,若是韩三娘先挑的事,多少还能说得过去。
    没曾想却是陈二娘忽然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劲了,莫名其妙的就张嘴对着人家韩三娘进行一番所谓的“规劝”,结果她还不仅说不过韩三娘,还反被对方抓了大错。
    “我实在是想不明白,你好端端的,为何要去招惹韩三娘?”宴席才刚一结束,甚至都等不及回家,几乎是刚坐稳在马车上,杨氏就气恼的对着陈二娘质问了起来。
    “我……呜呜呜……”已经被陈大娘将其中利害挑明清楚了的陈二娘,心知这事的严重性,此时又如何敢作答?难不成要陈二娘直接跟杨氏她们说,是因为她见着昔日不如她许多的韩三娘,如今却这般的风光得意,甚至还可能高攀皇家,于是一时控制不住的眼红嫉妒,脑子发蒙后就失去理智了么?
    更何况,以陈家的门第,她陈二娘本该也要有一门极好的姻缘,断不会是如今这般模样的。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她韩三娘啊!
    然后一想到这里,陈二娘心头的委屈全涌了上来,眼眶越来越红,很快眼泪就哗啦啦的滚落起来。
    偏杨氏最是见不得她这般,一见着她哭,手就忍不住捂向了胸口。
    一旁的崔氏瞧见后,只得一边赶紧安抚杨氏,一边面色难看的对着陈二娘大声吼道:“弟妹,你还是莫要再哭了。我和婆母这里,你哭一哭,或是还能有用。然此次事情,事关整个家族,你当真以为是哭一哭,就能过去得了的吗?”
    且不说太子妃那边事后会如何对他们杨家心生不满的,就单说那韩三娘的兄长韩彻,如今可正得太子重用呢!
    韩家这边。
    韩彻确实不过才刚一下职回家,就见着四娘急匆匆的跑过来跟他告状了。
    回想在之前的宴会上,陈二娘突然冒出来的对自家三姐的批判,四娘在跟韩彻告状时,还用着十分气愤的语气,巴拉巴拉的进行好一番控诉。
    三娘对这事也确实是生气的,结果见着四娘这番愤怒的控诉下,还又带着委屈的小模样,忍不住就笑话她:“都多大的人了,你怎就只晓得告状啊?”
    四娘就哼了一声,说道:“那陈二娘好能扮委屈,动不动就落泪,让我那会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怼她。”
    明明是陈二娘先跑出来欺负的她家三姐,结果陈二娘说不过自家三姐就在那里扮委屈,红眼眶的那会,让四娘更是又气又急。
    “好了,你也莫要再生气了!三姐当时不都给她设陷阱,还回去了么!”韩三娘又开始安慰起四娘。
    今天这事虽然因为陈大娘子急匆匆赶过来制止住了,没在明面上闹到太子妃跟前去,可想也知晓,这件事是不可能瞒住作为主人的太子妃。
    太子妃知晓,却又一直未曾提及,大概率是不想让这事坏了之后的宴会。
    不过韩三娘也相信,陈二娘今日的这一番举动,和所谓的“教导”自己的话,肯定不会多讨太子妃的喜欢。
    要知晓太子妃出身高贵,是出了名的聪慧又有大局观,过去在政事上就还曾帮助太子良多。这方面在过去,老皇帝还都曾亲口夸赞过的。
    若非如此,今日纵使被那群世家大族的女眷们再是如何的夸赞,三娘也不可能在这么重要的公共场合下,一下子讲解那么多。
    陈二娘在太子妃的这场宴会上,来指责韩三娘“身为女郎应当谦逊,莫要在外随意与人谈论政事”,本就是在犯太子妃的忌讳。
    奈何陈二娘还要继续犯蠢,在被三娘嘲讽她“道理还要分人来说”之时,未能及时察觉,还在那借着扮委屈,来实施恶心的指教,自然也就莫怪三娘出手还击了。
    相对于三娘这番平静的态度,韩彻脑海里忽然联想到了一件事。
    在韩彻看来,自家三娘非一般女郎,这件事她不可能想不到的。但是从刚才四娘的那一番告状,以及三娘回家后的这些表现来看,三娘只怕也有意!
    于是韩彻忍不住就将三娘单独喊到了书房里,直接对她问了起来:“太子妃今日置办这场宴席,可是为着肃王?”
    肃王就是太子和太子妃生育的第二子李泽的郡王封号。
    果然,三娘点头了。
    “你也有这想法?”沉默了会,韩彻又问道。
    “二兄,你莫要生我气,可好?”三娘虽没直接回答,却低声哀求起来。
    想当年站位太子失败,全家都被牵连,一起发配流放到了安南,他们一家还能走到今日,三娘心里全都明白,这期间韩彻付出实在是良多。
    “我没有生你的气。”韩彻叹气:“我只是想知晓,你为何突然有这想法?”也怪他平日里一直忙公务,竟没注意到三娘何时动了这份心思的。
    “原来也从未去想过的。”三娘说道。
    对于婚事,这些年在家里人的操持安排下,三娘相看了不知多少个。可不管相看多少,婚事又是再如何不顺利的,三娘也确实从未去想过要跟皇家攀亲。
    哪怕直到这次,太子妃设宴,韩家也能够资格入席时,三娘依然未曾往这方面去动过任何念头。
    真正开始动起这份念头,还是在宴会上,三娘先感知到了太子妃的态度。
    接着,陈二娘突然跳出来的那一番,对她所谓的“规劝教导”。
    难道只因她身为女郎,就连在外与人谈论些许政事,都不能被允许吗?
    注1:有能以民为务出自《吕氏春秋》“人主有能以民为务者,则天下归之矣。”
    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出自:《新书大政上》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