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 第94章
    胡椒
    农历十月中旬,在孜然收获之后便带着商队去了江南区域的王七郎,终于又再次抵达柏州府城。
    那一千来斤的孜然最后售卖出一个让王家很满意的价钱,不过这到底只是顺带的生意。王家的主要买卖还是在布匹上,江南又盛产丝绸。
    这次江南之行,王家便还采购了一大批丝绸先运往的平州府城。
    本想好生休息一下,结果这时又收到消息,言道王家年初派遣去蕃地做布匹生意的另一只商队,顺利的将胡椒种子带了回来。
    “蕃地胡椒作价也一样的很是昂贵,咱们这次布匹赚取的银钱,大半都拿来购置这些胡椒种子了。”商队里的人这般言道。
    在蕃地,胡椒几乎都被掌握在贵族人手里,是财富的象征。
    听闻这话,王七郎便言道:“无妨,待咱们跟随韩大人种植一年,耗费再多都能挣回来。”
    就说这次的孜然售卖,外人最多只探知到王家在柏州跟随那位韩刺史栽种,对他们便已经很是羡慕。却只有他们王家人自己心里清楚,这里面的回报率到底有多惊人。
    一亩地平均收获孜然达两百斤,所用种子却还不到两斤。
    百倍的暴利,还是孜然这等身价昂贵的香料!
    即便将来孜然被大规模推广后,身价势必会大幅度下滑。但有跑在众人前面的这几年种植,也足够让他们王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了!
    都说选对一门好的生意,能得暴利。可王七郎却是从未曾听说过,种地也能得暴利的。
    想他们王家,做的是丝绸生意,还每年都会去蕃地走商。南来北往乃至于去蕃地运输上的各种困难,还有这些路途中的各种凶险意外……可以说他们王家这些年全都是在用鲜血和艰辛,才能换取到这其中巨额的利润。
    此时,柏州刺史府。
    今日早上一起来,穿着厚实棉服的韩彻便被刮起的寒风吹得有些鼻头发痒,于是他便抓取了些许孜然,准备做个孜然羊肉汤喝。
    昨日抵达柏州,特意赶早来拜见韩彻的王七郎,便正好有口福的撞上了。
    韩彻对于王七郎还是挺有好感的,之前择选合作对象时,他也是特意调查过王家。作为平州布匹行业规模最大的商户之一,王家对外的名声一直也都很不错。
    见着王七郎到来,韩彻便还热情的邀请他一起喝孜然羊肉汤:“最近这天气冷了,喝点羊肉汤也能暖暖身子。”
    “多谢韩大人。”王七郎先拱手道谢,再双手接过韩彻递过来的羊肉汤入座。
    韩彻这时也给自己和韩老三分别舀了一碗,甚为满足的喝了一大口。
    羊肉本就有防御风寒的补益效果,最为适宜在冬天食用了。孜然其实也还是一款中医,具有理气开胃,温中暖脾,驱风散寒的功效。(1)
    再加上孜然芳香浓烈的气味,不仅能更好的掩盖住肉类独有的腥味,还能做解油腻用。二者这么一相结合,当真是味美又滋补。
    王七郎这一碗孜然羊肉汤喝下去,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甚为舒坦。
    他来之前倒没想着要蹭韩彻这里的饭食,纯粹只是着急将胡椒种子送过来。却没曾想,倒是运气好,有口福了一次。
    “不知大人这羊肉汤是如何做的?滋味很是不错。”王七郎克制住想要出口再来一碗的冲动,只坐直了身子,来跟韩彻询问。
    “这是我用孜然做的羊肉汤,做法简单的很。把孜然炒干用擀面杖磨碎了,一块跟羊肉一起炖,再加些姜片,盐等调味就行了。”韩彻边说,还边又给王七郎盛了一碗羊肉汤。
    “孜然?”王七郎睁大了眼睛。
    “对,就是孜然。这东西跟羊肉搭配最为味美,还可用做烧烤羊肉。你回去可都试一下,滋味也很是不错的。”韩彻笑着说道。
    王七郎震惊:“……”
    这倒不是说王家吃不起或者是舍不得吃,而是孜然如今的身价摆在那,以至于世人都把它当做一款名贵的香料去对待和使用。
    韩彻也能看出点王七郎此时的想法,便也没再给他做多推荐。反正也要不了几年,等孜然在西北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起来后,摆脱掉昂贵身价的孜然,自然便会开始发挥它在调味界的巨大作用。
    眼前,待到食用完孜然羊肉汤后,王七郎便把这次过来的主要目的——胡椒种子,交给韩彻:“大人,您看看这些种子可还能行?”
    韩彻闻言,忙欣喜的接过种子看了看。只见袋子里装着一颗颗呈圆球形,颗粒饱满的小种子,鼻尖还能闻到胡椒独有的那股辛辣香气。
    “这批种子成熟度不错。”韩彻高兴道。
    “大人满意便好。”王七郎也松了口气,又言道:“蕃地有两种胡椒,一名白胡椒,一名黑胡椒……我实在是担忧弄错。”
    商队的人带回这批胡椒种子时,便是这般跟王七郎说的。也并非是他们不想再弄清楚些,实在是胡椒如此昂贵的身价,那些蕃地贵族看的很是要紧。
    语言上又不便利,还要担忧被对方觉察出目的,商队的人便也不敢打探的太仔细。
    将种子带回来之后,王七郎乃至王家的人也只知晓胡椒作价昂贵。时人同样一直以来都当做香料去使用的胡椒身价,便也体现在它的香味上。
    香味越是浓烈,品相便越为上品。
    至于胡椒到底有多少个品种,王家也无人知晓。
    “这点倒是我忘记与你说了,这白胡椒和黑胡椒,其实都是一物。在快成熟时便将其采摘下来,直接暴晒后的就叫黑胡椒。待到它成熟后发酵,冲洗外皮后,果实就成了白色,便叫白胡椒。”韩彻也忙解释道。
    这也确实是他粗心了,忘记胡椒在时下的稀有程度,脑子也难免受穿越前,胡椒成了最为普通的调味品所影响思考。
    只是这胡椒种子虽到手,但栽种这一块,韩彻却没办法在柏州进行。
    “胡椒喜高热高湿,栽种还需得择选气候炎热之地。”韩彻便这般对王七郎说道:“如裕州等地,尤为适宜栽种。”
    “裕州?”王七郎愣住。
    “对,裕州。第一年种植可用种子育苗,待到第二年后便可使用插条发根。”韩彻简单的讲解完一遍后,又把详细的种植技术写了一份给王七郎。
    “好!我这便派人去裕州栽种胡椒。”王七郎欣喜若狂的接过种植技术的法子,这般言道。
    等到王七郎一走,韩彻又回书房,重新把种植法子书写了一遍。连同这批胡椒种子还有文书一并安排人快马送去京城。
    半个月后,身体终于康复了些许的老皇帝便收到了韩彻从柏州送来的这份文书。
    这一看,老皇帝便看了许久许久,神色也越来越凝重。待到半晌过后,自病重后一直未召见大臣的老皇帝,还命内侍将几个朝中重臣宣进宫来。
    这便也使得这些大臣们再接到传召时,还生出老皇帝身体是否又不行了的担忧。
    结果一进来,便听见老皇帝说道:“你们看看韩彻这文书里写的。”
    众人看完文书,面色也皆为之一变。
    “依你们看,此事可能行?”老皇帝又问道。
    “回圣上,若胡椒真能栽种成功,此事确实可行。”一大臣立即站出来说道。
    要知晓胡椒这种作物在古代的金贵程度,并不止局限于哪一个国家,而是能充当金钱在各国进行流通。
    朝廷若是能大规模的栽种成功胡椒,不仅从此不再需要耗费大量的银钱去跟那些蕃地购置,还可以用自己栽种的胡椒去跟有需求的其他国家做交易,换取大量的物资和银钱回来。
    于是其他的几位大臣便也站出来,纷纷言道此事的可行程度。对于韩彻,这一次他们嘴里也难得的夸赞出不少的好话。
    没办法,胡椒的栽种对朝廷的财政经济来说,确实极为要紧。后续栽种过程中,说不定还有需要用到韩彻的地方。
    别的不说,在种植上韩彻确实是有些才干的。如那棉花,迄今为止仍属柏州的产量最高,质量最佳。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便是前段时间老皇帝病重,震惊了整个朝堂。也让老皇帝突然“慈父”发作,对太子又再度宠幸了起来。
    不少朝臣对此不免纷纷做私下猜测,莫不是圣上这么多年来,心里其实一直最为想要的继承者,还是太子?
    毕竟这位太子哪怕是再不受待见,他也未曾被废弃啊!
    注1:出自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