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翡翠大师 > 第71章 脏色巧雕
    宋时书对作品的介绍并不多,寥寥几句,和一首诗。
    也不需要他介绍太多,大家已经开始了热烈讨论。
    “原来这是一首诗,风雪夜归人……很美的样子,寂寥又孤独。”
    “我不认为寂寥孤独,你看这盏灯,难道不是温暖和等待?这个人走的这么快,回来的心情这么急切,冒着风雪寒夜也要赶路,就是知道有人在等他,他心头揣着火热,揣着期盼,心情怎么会孤单又寂冷呢?”
    “对!哪怕夜雪寒凉,他都不会冷!”
    “可是这天气,这雪色,你看他帽子压的那么低,衣服裹得那么紧,怎么会不冷呢?有没有哪怕一秒,他后悔冒风雪赶路?我看着这画面,还是感觉有点冷。”
    “那你再看看那盏灯呢?看看那只活泼的狗子,光那么小却那么亮还,狗子那么活泼那么亲人,你还觉得冷吗?”
    这是对感觉冷暖的讨论,画面的展示很真实,但因为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感触也就不同,也是雕刻图案时足够用心,呈现的对比非常强烈,才能让人们有众多感触。
    但这还不够,还有其他方向的讨论。
    “你们说这个夜归人,是谁归?主人归,还是客人归?小房子里的灯光是为谁点亮等待,还是暗夜突然惊醒后的警惕?狗子的表现我感觉有些暧昧,它往前跑了几步,给人第一印象是迎接归人,但是迎接归人,为什么不跑到近前,中间隔着这么一段距离,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过来的这个人它根本不认识,它在警惕?”
    “不是吧,这个画面很有动感,感觉狗子像是在跑,但没跑到的样子。”
    “刚才那首诗……雕刻者在解说的时候,好像是客人借住在这个小房子,半夜听到主人回来了?”
    “诗我不懂,但我感觉很温暖,就像是家人伴侣在等待出门很久的男主人。”
    “所以这个夜归人,到底是有人等,还是没人等呢?等他的是谁,什么关系,又亲不亲密?”
    每一个问题的落点,仿佛都能展开一个缱绻温柔,与众不同的小故事,故事中主角不同,可能是夫妻,可能是父子,可能是友人……作品还是那个作品,画面仍然是那个画面,每个人眼里的感受却千差万别,因其涌动的情感却一样的澎湃和热烈。
    风雪夜,孤归人,天地苍茫浩渺,雪花悠然散漫,好像很无情,又好像很温柔,脚步坚定的冒雪者看起来很冷,但前面的房间很温暖,不管房子里的是谁,跟他什么关系,是不是在等他,他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前面的小房子。
    “——我喜欢这个!可以卖给我吗!”
    有个年轻的蓝眼睛男人举手,目光炽热的看着这枚圆牌,又有点不好意思:“这个……贵不贵?”
    宋时书:“它的种水不错,高冰近玻璃种,就是因为这个,我才不忍心它流于凡俗,打造了这个作品,本身料子不能说贵,我卖的也不是料子,是雕工,拍卖的话,大约十万起步。”
    围观人群眼底全是震惊。
    这么好的作品,竟然起拍价才十万,这么便宜的吗?往届珠宝展上好像都没有过!
    料子什么的,他们不懂,但是这个雕刻的确传神,每个线条都在努力打造氛围,光是狗子表现就栩栩如生,跑动起来的肌肉走向和皮毛完美无比,就像是一个真实的狗子在他们面前,以静态图案展示具有流动感的动态韵律,这样的雕工谁敢说不高级?
    这就是神秘的东方美吗!要细品才懂,但又不是逼着你细品,你只要看两眼,就会自己忍不住一直看一直看,怎么都看不够。
    也有人质疑:“不贵的东西,竟然敢往珠宝展上放?不贵,也叫珠宝?”
    “感谢你的质疑,”宋时书并不生气,微笑回答,“我不知道在你心目中所谓的‘贵’怎么品评,在我看来,材质本身的昂贵关乎价格,是贵,作品本身给人带来的情感价值,赋予的精神寄托,也并不廉价,我们国人会说,‘玉遇有缘人’,很多时候材质料子本身的价值反而不是选择关键,我们更愿意结缘的,是和我们精神契合,能有经历和心情投射,充满怀念或期待的物件。”
    优雅流利的英语,精准的词语描绘,让宋时书气质越发干净剔透,给人印象极好。
    “有人嫌它便宜,我还真就喜欢它了。”一个西装笔挺,穿着考究的中年男人缓缓开口,带着怀念,“我小时候父亲总是忙碌,经常很久才回一趟家,我总是在等他,盼着熟悉的身影在窗外出现,尤其到了冬天,每年的圣诞节,这种思念就更加强烈,记忆里有几次就是这样,夜深了,下着很大的雪,父亲头上肩膀上都是雪,外面那么冷,他的脚步却很轻快,我远远透过窗子看到,就冲出门去接他,大声叫爸爸,他脸上每次都带着笑……”
    “当时家里条件不好,离大路很远,那一段没有车,父亲回家时带着很多东西,要一路自己拎扛过来,衣服和这个图案上风格也不一样,但是感觉非常类似……”
    “我父亲在几年前去世了,每到圣诞节,我都会想起这些瞬间,可时光总是不留情,一日一年过去,有些心情细节甚至淡忘了,我很荣幸看到这件作品,让我想起了很多东西。”
    “我很喜欢这枚圆牌。如果把它和上千万的珠宝放在一起,我会选择它,不是价格,是价值,它是唯一的。”
    中年男人说完,认真看向宋时书:“这件作品,我可以买吗?”
    宋时书有些抱歉:“这件作品作为展示样品,整个展会期间都会在这里,展会结束,会进入合作的拍卖行进行拍卖,如果诸位喜欢,届时都可光临,这里还有其他的翡翠雕刻件以及其他玉石类作品,大家都可以看看,有些小件是可以当场成交的。”
    “那我们再看看!”
    “我刚刚走过来时发现了,也有很多很好看的,还没来得及欣赏。”
    穿着考究的中年男人却没走,问宋时书:“如果最后没有能得到这件‘风雪夜归人’,我可否有这个荣幸,问您定制一件?”
    对方是雕刻师本人,作品就是他雕刻出来的,再做一件,应该也可以?
    宋时书颌首:“可以是可以,但需要排单,我现在手里积累的排单已经有不少,至少要两三个月之后,才能排到新的定制顾客,而且世上没有两块一模一样的翡翠,就也不会有一模一样的雕刻作品,到时候原石选择上大概选不到一样的料子,那么雕刻图案设计和手法运用,就会和这枚也不一样,如果您仍然有意愿定制,我会找时间跟您聊聊,按照您的经历和想法,在设计和雕刻上更贴近您的意愿,如果您不介意等待一段时间,且愿意相信我,那么,现在就可以在我这里登记预约。”
    “要!我要预约!”中年男人眼底迸发热情,“请现在就帮我做登记,我想要一件这样的作品!”
    “好,您这边请。”
    等忙碌完这一小段时间,宋时书转身,看到了远处的kean先生。
    kean先生其实一直都在,刚刚大家围拢过来,对着‘风雪夜归人’圆牌热烈讨论的时候,他就站在圈外,一直安静的看,只是没有说话,等这一波人热情过后,转去看秦老爷子的龙牌时,他仍然没走,还站在这里。
    宋时书走近他:“看来您很喜欢这个作品。”
    kean先生一反日前晚宴上的冷淡态度,笑眯眯看向宋时书:“你觉得我喜欢这个?”
    “应该还行?”宋时书指向另一处,靠圆牌很近的展示作品,“不过我猜您更感兴趣的,是这个。”
    那是一个卧豹,豹子底色为白,身上分布着黑褐色斑点,神情怡然自得,像是刚刚吃饱后休憩,肌肉舒展,线条流畅,屁股圆润,头顶顺滑,看起来想让人上手揉一揉。
    kean先生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问:“这应该不是你们这一行的好料子,它是废料,对吗?”
    作为艺术品收藏家,他的确有自己的偏好,对翡翠不怎么感冒,没彻底研究过,但也不代表全都不懂,翡翠的阳绿玻璃种首饰,一向是收藏市场上高价值的东西,经他手淘换的并不少,但这样的料子,这样的作品,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先生好眼光。”
    宋时书并不反驳,这块料子的确不怎么好:“这是一个客人的赌石,购买时外表呈现非常好,他坚信能切涨,花费不菲的价格买下来,打开后却是这个样子——肉质不能说不好,算是满肉,非常细腻,但它是一件行业内最不想看到的,火龙果料子,黑点密密麻麻,遍布整个料子,根本无法切掉。”
    kean先生:“你觉得很可惜?”
    “嗯,”宋时书颌首,“它底子很细,很润,好好打磨,就会有不错的光感手感,当时那位客人准备把这个料子扔了,我阻止他,买了下来,做了这个小豹子。”
    kean先生点头:“豹子本身就浑身长满斑点……很不错的创意。”
    宋时书微笑:“天然玉石,想要一丝杂质都没有,完美无瑕,非常非常难,根本不可能,想要长的这么特殊,也并不容易,我手里也只有这一件,您如果感兴趣,我带您去看看其它类似的,我们的和田玉老师父那里也有几件。”
    kean先生:“好啊。”
    宋时书就带着他,去了和田玉老师父那里的展区,老师傅在这一行时间更久,且本身就喜欢这种特色件,多年收藏,还真有不少,作品有蜂巢,就是现实中蜜蜂的那种巢穴,蜜蜂本身的长相就黄灰褐相间,蜂巢也做出类似层次,栩栩如生,跟网上搜出来的没什么区别,非常非常像。
    还有鸟窝,有些鸟的鸟蛋并不是白色的,它是浅灰色,上边有不均匀的斑点,看起来可能不那么好看,但如果把它雕刻的栩栩如生,就会觉得很有意趣。
    还有贝壳,贝壳也不都是纯白色,也有发灰的发暗的,上面有斑点的,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美,只要抓住了这个点,呈现出来的就很特别,让你一眼难忘,忍不住欣赏。
    kean先生看东西时很安静,并没有多说话,但从他的视线,和上手把玩物件的动作姿态,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确对这些小东西非常感兴趣。
    宋时书道:“俏色和脏色,在我们雕刻师的眼里,有时候只是一线之隔,我们管这些作品,叫脏色巧雕。我和行业里的老师父们一样,致力于发现原石料子不同的美,把它们展示出来,让不同审美偏好的人看到。”
    kean先生对作品爱不释手,尤其宋时书那枚小豹子,他很难吝啬自己的表扬:“你很棒,拥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
    比起别人,他当然能更看得懂作品质量,不同雕刻手法的呈现,线条深浅添减本来的明暗对比,动感呈现……这的确是他今天看到的最特别的作品,艺术价值非常高!
    宋时书知道,这一步走对了。
    之前在晚宴上被介绍认识,kean先生看起来很有个性,不怎么聊天,对他提不上恶感,但也没什么特别的好感,不大好接近,但他注意到了当时kean先生身上的配饰,都不是特别耀眼奢侈的珠宝品类,反而每一样都很别致,看起来可能不起眼,但细品之下,会发现妙处。
    所以这位kean先生……一定是喜欢更多野趣的人。
    宋时书猜想,可能kean先生平时看到的好东西太多了,站的太高,看的太多,别人推荐或送到他眼前的,都是非常完美,非常光耀的东西,看到完美太多,偶尔会觉得有点单调,会想要点不一样的,与众不同的,有特色的东西。
    这些脏色巧雕,大部分刚进珠宝圈子的人可能都不会喜欢,因为不够耀眼,不够明亮,但对kean先生来说,刚好撞到了心坎上。
    这还怎么输?
    宋时书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明亮,看起来更乖,更让人心生好感了。
    kean先生看着他,眼底兴味满满:“我不只对这些特色小东西感兴趣——你应该还有更好的,没拿出来。”
    宋时书并不否认:“珠宝展藏龙卧虎,我想我大概不能一鸣惊人,就不争先,争个滔滔不绝吧。”
    他微笑停顿,片刻后,提醒kean先生:“这些作品,您都可以先拍照欣赏,明天这里会上玻璃种翡翠,您应该看过不少,不知道会不会感兴趣,但是后天的……我保证您一定喜欢,盼您到时莅临。”
    饥饿营销?
    kean先生不否认,他被勾住了,但也不可能给准话:“你说‘玉遇有缘人’,那就看缘分吧。”
    他让随行人员拍了几张照片,转身要走,宋时书送了两步:“希望我们有缘。”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