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父刘玄德 > 第101章 两处战场
    第101章 两处战场
    听见曹豹,张飞冷哼一声:“这没用的东西,今日险些叫他坏了都督的大事。我看泰山贼稀松平常,经不得几番冲击就崩溃了,可这曹豹老儿,平日里吹嘘丹阳兵精,天下无敌。可到了战时才知不过一群城狐社鼠罢了。今日我亲眼看见这厮让泰山贼当面破阵,莫非是这曹豹首鼠两端,背地里通贼,不肯卖力?”
    张飞越说越认真,说到最后,竟然当真怀疑起曹豹是否忠诚了。
    陈登被张飞一番说辞弄的哭笑不得,曹豹堂堂徐州中郎将,就算要里通外敌,也不至于串通臧霸这么个泰山贼吧?
    再说臧霸也拿不出好处来收买曹豹啊。
    若是明公要铲除曹豹、许耽等人,那他们狗急跳墙,寻求外援也就罢了。
    可现在曹豹不但得明公器重,他自己也都快成你大侄子的岳丈了,这般情况下,不是发疯,如何才会去勾连臧霸。
    “益德将军不可胡说,曹文蔚也是我徐州重将,今日也带丹阳军血战泰山贼寇。若是没有他为将军拖住泰山贼寇的主力,将军想要铁骑踏破敌阵,恐怕也并非容易之事吧?”
    陈登先劝了张飞一句,随后对外喊道:“我亲自去迎曹将军。”
    张飞看见陈登起身,赶忙把手里茶碗放下,跟着起身:“都督所言必是对的,飞愚钝,还请都督多多提点,飞感激不尽!”
    陈登大手一摆:“益德将军何出此言,登并非是责怪将军,而是请将军体谅一二,并非人人都如将军这般勇武善战。曹将军虽然有所闪失,可毕竟也是为了大局浴血奋战的。诸将都是为了明公的事业,纵然力有不逮,也不可太过苛责。”
    “都督谬赞,都督谬赞了。”
    得了陈登夸奖,张飞喜不自禁,两只蒲扇大的手掌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对于曹豹的一点儿不悦也都不翼而飞了。
    陈登离开帅帐,带着身后的张飞一同前往迎接曹豹。
    曹豹远远看见陈登,快步上前,一个大礼:“豹临阵失措,险些丧师辱国,蒙都督和益德将军援手,感激不尽。”
    曹豹心里其实是很憋屈的,跟陈登斗了这么久,每每都不是对方对手,只是靠着陶公偏袒才能相持一二。
    现在陶公也走了,刘使君又是陈登的知己,自己也只有死死的抱紧少主的大腿这一条路了。
    可看少主,对这陈元龙也很客气,若是自己和陈登发生冲突,少主定然不悦。
    更何况眼下身在军中,今天又确实是自己临阵失措,险些带坏全局,若是陈登直接砍了自己,少主就算有心救援,那也是鞭长莫及啊。
    想通了之后,曹豹决定负荆请罪,就算不能缓和和陈登之间的关系,也最少要让对方没法借题发挥,直接砍了自己的脑袋。
    “豹已深知今日之罪,恳请都督给末将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豹必身先士卒,一雪前耻。”
    曹豹把头深深的低下,他也是要脸面的人,可今天丹阳兵打的真的太丢人了。
    若是今天兵临城下的就他们丹阳兵一家,恐怕现在臧霸都可以在开阳城内庆祝大捷了。
    “将军何出此言。”
    陈登不但没有曹豹想象中的厉声训斥,反而主动出帐迎接,还亲自把他给搀扶了起来。
    “所谓马有失蹄,人有失足,胜负乃是兵家常事,今日丹阳兵确有小挫,可主力却未有丝毫挫折,臧宣高亲临一线,却依旧为我军所阻。本都只看见曹将军驱至一线,力扛宣高,鼓舞士气,硬生生将泰山贼寇的悍不畏死的攻势阻挡下来。”
    “益德将军奔袭敌后,侧击立功,其中也有曹将军你的功勋啊。若不是你在正面牵制了泰山贼寇的大量精兵,他也未必有立功的机会。”
    陈登说着,看向张飞:“益德将军,登之所言,伱意下如何?”
    张飞本就在后面保持微笑做个背景板,突然被陈登提起,一个激灵清醒过来,赶忙附和道:“都督所言,正合俺意!”
    说着,张飞还特地向曹豹抱拳:“曹将军今日辛苦了。”
    曹豹只觉得自己如坠梦中,陈元龙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要知道他在州中的名气可是素来刚强,犯言直谏的。
    他居然会替自己周旋?
    下一刻,陈登的举动更出乎曹豹意料。
    陈登竟然直接握住了曹豹的手:“曹将军,来日还有大战,到时候曹君可为先锋,立功建勋,今日小挫,又何足道哉。”
    曹豹有些感受到陈登的诚意了,猜想着对方这是想借机和自己修好?
    那可真是太好了。
    曹豹心头激动,赶忙又是单膝跪地:“蒙都督亲来抚慰,豹不甚感激。请都督放心,来日再战,豹必斩臧霸首级,献于都督帐下!”
    原本还无所事事的张飞一听这话,顿时急了。
    一对铜铃大眼瞪了起来,想要对着抢功的曹豹破口大骂,却猛的想起刚才陈登的劝谏,硬生生将骂娘的话给咽了回去,然后蹦出来四个字。
    “俺也一样!”
    第二天,双方并未再发生战斗。
    徐州军全力修建工事营垒,一副要将开阳围死的模样。
    泰山军也没有再出城野战的心思,正在城内聚拢精壮,拣选入伍,想要扩充部队,然后再同城外的徐州军决一死战。
    可人与人的欢喜是并不相通的。
    当第二天傍晚,城外的徐州军响起了震天的欢呼声,城内的臧霸就心叫不好。
    从县衙出来,臧霸翻身上马直奔城楼。
    站在城头的臧霸看见先后赶到沂水河边,准备渡河的赵云、许耽部五千余人后,就知道事情麻烦大了。
    徐州军竟然还有后援!?
    臧霸整个人都麻木了,只觉得是在做梦。
    因为他怎么算都觉得不对,刘备这才刚刚入住徐州不到半年吧?
    他哪里来的这么多兵马,他哪来的粮草?
    臧霸猛的想起刘备还在屯田,他还特地派遣了细作前往襄贲、兰陵、承县这几座城,的的确确的看见刘备招募流民,开垦田地,这才让他彻底放下心来。
    可眼前的兵马又不会骗人,徐州军几万人已经真真切切的堵到他城门口了。
    当天夜里,臧霸疯了一样催促城内组织精壮,编练成伍,准备草草训练几天之后,就再次出城野战。
    因为他深知坐以待毙,开阳已经没有援军了,城内也没多少粮食了。
    不能击破徐州军,就只有死路一条。
    可没等他来得及完成这一切,第四天中午时分,关羽、鲁肃、章诳所部到达沂水河边的时候,徐州军再次掀起的欢呼声,像是埋葬泰山寇的挽歌。
    臧霸已经彻底沉默,再没有任何破围的想法了。
    对方两万余人的正规军,己方连带青壮也不足七千,这仗是真的没法打了。
    一旦出城野战不利,青壮崩溃倒卷大阵,那时就是一个直接城破的结局。
    是日下午,陈登在开阳城北的平原上列阵,夸兵耀武,气势震天。
    同样是丹阳兵的基础,可关、张、赵三部不论是精气神,还是军纪严整,都已经超过了曹豹、许耽部许多。
    自然被陈登摆在了最前方。
    臧霸站在城墙上,仔细的观看对方军阵,默然良久,长叹一声,下城而去。
    翌日清晨,一骑使节来到城外,请求入城面见臧霸。
    话分两头,刘封这边也已准备出发。
    在出发之前,对徐盛所部的士卒进行了动员。
    在这一个多月的加强训练中,这批丹阳兵最大的提升就是纪律性。
    比起原来,现在的丹阳兵不说脱胎换骨,但真的改变了许多。
    这是刘封、徐盛、潘璋等人一个多月的心血。
    徐盛和潘璋这一点表现的让刘封挺满意的,这两人并不是等到刘封出了结果才来跟风,而是一早就跟着刘封学着做了。
    这说明了徐盛和潘璋是真心折服于刘封,已经到了刘封做什么都会无脑跟风的地步了。
    这种盲从性,在这个时代就是非常高的忠诚度了。
    这次出征,刘封没有长篇大论,只是强调了几点。????第一点,军纪,骚扰百姓者斩,奸淫妇女者斩,抢劫物品者斩,不从命令者斩。
    第二点,缴获,所有缴获都得上交,严禁私藏,如有发现者斩。
    每战结束之后,可从缴获中拿出部分战利品,奖赏全军将士,有功劳者多得,战死受伤者有额外抚恤。
    这一条和刘封原本的打算有了巨大的变化。
    本来刘封是打算所有缴获上交州府一半,另外一半分成五份,一份奖励有功者,一份为军官所分,一份为抚恤战死受伤者,一份为营库藏,以备不时之需,最后一份全营均分。
    结果他刚把这意思跟徐盛和潘璋说了下,直接就把这两人给吓到了。
    原来东汉州郡士卒待遇极低,根本就没有工资,每个月就发些口粮,大概价值100到120文之间。
    现在州郡不但给士卒每月200文的俸禄,还额外准备武器、铠甲等军械,还管士卒的吃穿住行,现在刘封还打算给奖励,这已经是破天荒的激励了。
    要是真说缴获要给一半,估计那些士兵们反而没法相信了,疑神疑鬼了。
    而且即便战后真给了,也会给刘备引来许多麻烦。
    你这给了,其他士卒给不给?
    你给这么多,如果其他士兵也这么要求,那刘备怎么办?
    刘封这才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才修改成现在这样。
    第三点,军功,所有军功,首重服从命令,敢为取首级而乱阵型者斩,所有首级都将平均分配,由后队的无甲辅兵摘取。
    这三点刘封在这一个多月里已经多次强调过了,也把这么规定的原因解释给了众人。
    因此,众人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
    本来还想说一下军功授田,但最终刘封还是没提。
    毕竟这还不够成熟,问题也很多,还得多想想。
    徐盛……其实更应该算刘封所部,出发之后,士气远比曹豹、许耽部要高昂的多,甚至比起关张赵田也尤胜几分。
    光是这一点,如果让刘备看见了,恐怕又会窃喜不已了。
    出发前,刘备亲自来送,特别叮嘱刘封不要忘了,这一路的主将并非是他,而是夏侯博,就连副将也不是他,而是陈到。
    刘封只是个参军,可以提建议,但绝对不允许以公子的身份干预军机。
    对于夏侯博和陈到,刘备可谓是相当放心。
    夏侯博是老人了,跟着他从涿县杀出来的,历经大小数十战,忠心效死,又有将才,是刘备手底下有数的几个得力心腹,仅次于关张。
    虽然能力不如赵云,但在感情上犹有过之。
    傅士仁等人虽然也一样是老兄弟,但比起夏侯博来,确实要差了整整一个档次。
    至于陈到,这是个新人,是刘备在豫州的时候,带着几个游侠儿兄弟前来投奔的。
    此人武艺精纯,力大骁勇,为人沉默寡言,来了不久,就以为人处世深得刘备信任。
    更兼此人还文武双全,已经被刘备在心中列为重点培养的心腹骨干了。
    当然,陈到的这种文武双全,是没法和二爷比的,连子龙也大为不及,顶多是识字罢了。
    可即便这样,在人均胎教毕业的刘备军里,已经可以算是高材生了。
    这一次,刘备为了亲儿子,把两大文武双全的臂膀都给派了出来,还出动了五百亲卫,里面还有整整五十骑骑兵,可见有多重视疼爱刘封。
    更别提刘备在私底下叮嘱了夏侯博和陈到无数次,这次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击败昌豨,而是保护好刘封。
    一旦事有不谐,立刻带着刘封回来就行。
    夏侯博和陈到虽然不知道后世有个职业叫保姆,但他们却已经非常清楚自己这次任务的定位了。
    刘封一行人在三天后自襄贲出发,直接切角,卡住缯县出兵的干道。
    缯县的昌豨是第六天才接到消息,得知刘备已经开战,突袭开阳,已经兵临城下。
    昌豨在历史上和刘备的关系很好,但那是在刘备迁徙州治去下邳,然后把半个东海让给昌豨之后,双方的交情是从这里开始累积,一直保持的还不错,后来刘备几次回徐州反曹,都有得到昌豨的呼应。
    也不知道是真心支持刘备还是反感曹操,昌豨最后造反了整整三次。
    如果不是被于禁找借口给直接砍了,恐怕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
    昌豨相对于其他几个,和臧霸之间的关系更类似于盟友,而不是上下属。但他和臧霸的感情却并不少,两人都是从战争里走出来的过命交情。
    听说臧霸被围之后,昌豨立刻开始动员部曲,第二天天一亮就仓促出兵。
    除了臧霸以外,昌豨的部曲数量是最多的,足足有两千人。
    他这一次把部曲全部带了出来,缯县留给了青壮守卫,也算是为了臧霸拼尽全力了。
    昌豨一路上行军速度很快,第一天直接行军了整整四十余里,第二天依旧高速前进,恰好在午时将去,未时将至时分,一头撞上了守株待兔的刘封所部。
    刘封部早就吃了午饭,休息到现在,一看见昌豨部后,就开始列阵披甲。
    刘备搜刮府库,又从豪门大户采办,凑了六百多套皮甲给刘封,加上原本营中剩下的一百多套,凑出了八百套皮甲,居然把刘封所部硬生生给推到了八成的披甲率。
    昌豨部的披甲率则很低,仅有四成出头,除了他核心的几个屯披甲率高达八成外,大部分士兵都是无甲兵。
    猝然遇敌,昌豨也是心中慌乱,可很快他发现对方并没有趁机偷袭,而是列阵迎敌。
    昌豨这才稍松了一口气,然后赶忙命令部下布阵、披甲。
    昌豨的部曲纷纷停下脚步,然后在基层军官的喝令下转换阵型。
    无甲兵帮忙从骡马上卸下甲胄,帮助一线的战兵穿上,然后再拿了武器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昌豨士兵武装的过程大概有整整半个小时,可刘备一方却始终没有趁机进攻,而是停留在原地。
    提心吊胆的昌豨等到全军武装完毕后,顿时乐了。
    “对方的将领是傻瓜吗?居然就这么看着我们披甲?”
    昌豨因为急行军的缘故,先锋斥候放的很近。
    等看到刘备军的时候,其实双方主力相距已经不到两里地了。
    如果刘备军主动迎上来,是有机会打昌豨一个措手不及的。
    虽然不至于就此获胜,但应该能占一个不错的先手。
    可不知道为什么,刘备军竟然没有动弹,而是呆在远处等着昌豨军披甲完毕。
    昌豨经验也很丰富,全军披甲完成之后,他反倒是不着急了,让部队坐下来先休息一下,恢复一下一路上急行军的体力,抽空再吃点干粮。
    刘备军依旧没有反应,昌豨都险些怀疑自己家斥候是不是谎报军情了。
    吃饱喝足,休息完毕之后,昌豨思考了片刻,决心主动向前。
    他怀疑这部刘备军的目的就是拖住自己,不让自己前往开阳。
    昌豨猜对了一半,理论上来说,刘封所部得到的命令确实是看住昌豨,不让他进入开阳战场就是胜利。
    只是刘封并不满足于此,他想要做的更多。
    不过他也明白刘备的好意,因此,他想在刘备允许的范围内,做的更好。
    比如,正面击溃昌豨。
    (本章完)
    ( 383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