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 第69章 教授工艺
    第69章 教授工艺
    很快。
    北平盐运使司衙门的人匆匆道别。
    盐运使韩明哲更是心中暗暗打定主意。
    要将这里发生的事情告诉户部郭大人!
    这长芦盐场简直乱套了!
    银子被鲁王殿下随意挥霍!
    请好几万灶户这一顿客,怕不是要两三万两银子!
    要知道。
    他们可不全是壮劳力。
    他们家中的老弱妇孺,今日可是跟着一起吃的!
    那是多少银子!
    接下来,鲁王爷为了邀买民心,还不一定要做出什么事情来!
    同时,他还处死了最精通盐务的盐课司大使!
    今后长芦盐场的生产将更加无法保障!
    塘沽盐场。
    此时。
    朱檀微眯着眼睛。
    吹着海风。
    他身边。
    恭恭敬敬站着上百名灶户中推举出来的能人。
    这些人,都是公认炼盐最厉害的。
    他们看向朱檀的眼神中,充满感激。
    朱檀笑道:“你们现在制盐的效率太低了!本王得教你们改进工序!”
    众人满脸懵。
    王爷要教大家怎么制盐?
    这件事怎么听都觉得不可思议!
    朱檀却不管那么多。
    他没时间跟这些灶户解释什么。
    立刻便开始向他们讲解起了炼盐工艺。
    原本。
    海边的盐田,产量应该是最大的。
    先将海水引入盐田,然后利用风和光的蒸发作用,很快就能得到大量的海盐。
    再提纯,也就变成了食盐。
    但这个工艺对如今的灶户来说,还是困难了点。
    海盐中的杂质太多,提炼不好,盐的口味就会难以下咽,吃下去甚至还会导致中毒。
    在历史上,一直到永乐朝后期,海盐的蒸晒法才算成熟起来,海边的盐才不再以煎煮为主要生产方法。
    灶户们,才彻底改名为盐户。
    现在朱檀要教给这些灶户们的,正是蒸晒法。
    还是他根据前世的工作经验,做出来的改良加强版的蒸晒法!
    除了蒸晒,更重要的是提炼,这方面,同样要提升。
    接下来。
    就是一段漫长的制盐课程教授。
    从分阶段梯田式盐田的构筑,到优化盐田平面布局,再到改进海水引入和预先设置过滤区提前去处杂质。
    再到使用黑色材料加快蒸发和晶化过程.
    一番话将众多灶户听的目瞪口呆。
    终于。
    有人反应过来!
    甚至激动万分!
    猛地跪倒在地,颤声道:“殿殿下!这就是海盐的晾晒法啊!”
    此言一出,众人也跟着反应了过来!
    有了这个方法。
    虽然前期建设盐田投入大,但是,相比于煎煮法,那省下的人工何其之多!
    轻轻松松就能得到大堆大堆的食盐!
    不用再费力不讨好地通过砍柴煮盐了!
    忽然。
    有人愁眉苦脸道:“这样产出来的盐能吃吗?
    虽然过滤过了但杂质还是很多的!”
    众人听到这话。
    也有些担忧。
    有人道:“殿下这个主意,已经给大家省了不少事了!接下来,起码制卤水省了许多工艺!难道还要指望殿下给咱们食盐提炼的工艺吗?怎么可能!”
    朱檀愣了愣。
    我也没想装逼打脸啊,你跳出来捧哏干嘛!
    轻咳一声。
    朱檀道:“都静静!本王接下来,正要教你们提炼海盐之法!”
    众人望着朱檀。
    满脸骇然!
    原本还有些议论声,此时全部静了下来!
    只留下海边的风声,和海浪的“哗哗”声。
    所有人都知道,有王爷口中的提炼海盐之法,到底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对于这些灶户来说,很有可能就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人群当中,安静的吓人。
    哪怕有人夹着放了个断断续续的屁,光是这一点声音都会引得四周人对他满脸怒容!
    朱檀微微一笑。
    开始讲起了食盐的提炼方法。
    首先是收集粗盐,同时去除掉大块杂质。
    接下来是洗涤,设置多级沉淀池,每个池都用于不同的洗涤阶段,进一步去除杂质。
    随后,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分批重结晶,并在再次洗涤过程中加入草木灰等碱性物质进一步沉淀杂质。
    再然后,便是用细布或者竹筛过滤处理过的盐水。
    最终将处理过的盐水,煎煮或晒干结晶。
    经过这么一番操作。
    虽然跟现代精盐的差距还是有的。
    但已经不大了!
    众工匠听完这一整套流程。
    整个人都有些懵。
    正常来说只要过滤一两遍结晶出来的盐就已经可以销售了。
    现在过滤这么多遍干什么?
    良久。
    人群中忽然有人激动地结结巴巴问道:“殿殿下!如此处理一番后,是不是,就制成上等的精盐了?”
    朱檀微微一笑,道:“正是!而且是比最上等的精盐还要好的盐!”
    长芦盐场的盐本就是大明品质最好的海盐。
    再加上朱檀这样的制作工艺。
    哪怕是内地的井盐、湖盐,也比不了长芦盐场的盐!
    更关键的是,如此制造的产量还十分巨大!
    甚至远超如今长芦盐场的产量!
    听到朱檀肯定的话。
    所有人都激动了!
    最上等的精盐是什么价格?
    普通盐1钱2分银子一斤!
    最上等的精盐,因为更细腻,苦味和杂质更少,价格高达3两银子一斤!
    但那种精盐耗费的人工和工序,也是高的惊人,造成的损耗也很大。
    一般都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吃得起。
    而现在,长芦盐场将拥有上万万斤盐的年产量!
    同时,还都是这种极品精盐!
    那未来,长芦盐场的发展,将能达到多么恐怖的地步?
    到时候,整个大明朝,所有人都只愿吃长芦盐场的盐!
    众人忍不住畅想起来。
    刚才讲到的那些工序虽然多了些,但只要按流水线式的处理方式生产作业,因为少了煎锅煮卤水那一最废人工的步骤,生产成本反而比之前节约了很多很多!
    忽然。
    朱檀阴冷的声音响起。
    一下子将众人拉回了现实。
    “本王丑话先说在前头!
    这海盐的提炼工艺,本王只传给了你们这107人!
    有一个算一个!
    谁也不许将工艺外泄出去!
    本王将任命你们作为各个盐场的管事人!
    指导盐场炼盐的各个工序建设!
    以后都是可以拿薪俸的!
    一人一年100两银子!
    如果盐场赚的多,给你们发的也多!
    拿了本王的好处,就不要再有别的非分之想!
    谁敢将本王的制盐工艺透露出去,那就等着死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