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 第59章 倭寇的密辛,御膳的秘密
    第59章 倭寇的密辛,御膳的秘密
    朱元璋看着朱檀手里的银票,整个人都愣住了。
    “你手里那是多少银子?”
    朱檀笑道:“大概140多万两吧!”
    朱元璋和朱标看着朱檀手里的银票,满脸震撼。
    哪怕两人算是大明朝如今的主宰和未来的主宰,见过的银子数不胜数。
    但还是被朱檀深深的震撼到了。
    毕竟他只是个藩王啊!
    如果靠他自己的俸禄攒下这100多万两银子,需要不吃不喝上百年的。
    而他倒好,先是拿出来1000万两银子,这算是意外收获,也还罢了。
    怎么现在手里还有100多万两银子?
    要知道老朱和朱标给六部批银子的时候,一般都是几万两一次,十几万两的时候都算是很多了。
    怎么可能一天之间,接连见到成百上千万两银子?
    朱元璋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你这些银子是哪儿来的?难道你还有瞒报?”
    朱檀清咳一声,道:“这些银子都是查抄一家钱庄得来的,那个钱庄勾结倭寇!”
    朱元璋愣了愣,眼神中闪过一抹怀疑。
    “当真如此?不会是你找借口抢劫民财吧?”
    朱檀笑道:“正是因为有线索查到这家钱庄勾结倭寇。我们接下来才抓了这家钱庄的主人,随后根据这个主人提供的线索剿灭了倭寇,救了日照县城!”
    朱元璋听到顿时沉默下来。
    只能说檀儿运气实在太好了。
    也想不到这些倭寇如此有钱!
    这些年东南沿海到底被他们祸害成什么样啊?
    一支2000人的倭寇竟然剿灭后可以抢到一千一百多万两银子!
    其实。
    倭寇如果单纯凭抢的,不可能拥有这么多银子。
    朱檀也亲自询问了倭寇头目。
    他们这些银子,少部分是抢的。
    大部分,其实是做贸易得来的!
    大明封关禁海,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大明的物产价格飙涨!
    无论丝绸、瓷器、茶叶等等传统商品,还是火药、铁器等等新兴商品,都是世界各地的紧俏货。
    而如今的日本,最盛产的便是黄金、白银,再加上倭寇将抢来的东西还会卖到南洋、西洋等地,进而让他们发现,原来,海外贸易比抢钱来的还快!
    同时,倭寇们还会玩一种很新的游戏。
    那就是跟一些海商配合。
    商人们将商品放在沿海运输,倭寇们在约定的时间之内劫走。
    事后倭寇再想办法找上海商,结清货款。
    也是一种破除大明海禁的方法。
    而那个被朱檀查抄的庆隆钱庄,就是负责结算的重要中转站。
    如此经营了二十余年,倭寇们方才拥有了如此雄厚的资本。
    事实上。
    那个倭寇头目张铁牛也并非只是一个在大明沿海岛屿流浪的可怜虫。
    按他的说法。
    他在东瀛,是有地盘的。
    甚至还不小。
    毕竟,周围拥有几百人的势力就敢自称大名。
    他的实力还是比那些本土东瀛人要强很多的。
    只是因为当地人觉得张铁牛并非东瀛人,所以对他十分警惕。
    而张铁牛也担心被那些阴险小人刺杀谋害,怎么待都觉得不安全,这才经常在大明沿海组织倭寇劫掠。
    朱元璋看着朱檀手里的银票,眼睛顿时有些红了。
    他看向朱标道:“太子,咱们是不是也在东南沿海倭寇比较猖獗的地方清扫一番?说不定也能有惊喜!”
    现在看起来,这些倭寇哪儿是什么祸害啊,分明就是聚宝盆!
    朱檀正色道:“父皇,您刚才教育孩儿的,开辟财源光用抢不是正道”
    朱元璋瞪了朱檀一眼。
    “朝廷的事儿能叫抢吗?倭寇又是什么好东西了?咱这是取!”
    说着朱元璋看着朱檀手里的银票。
    “檀儿,你刚才说什么来着?这些银票你拿走二十万两,剩下的给咱?”
    朱标听到这话顿时捂住了脸。
    父皇今天这是怎么了?
    一点皇家威严都不讲了吗?
    刚才十弟哪儿这么说的吗?
    朱檀更是瞪大眼睛看着朱元璋。
    这是皇上?
    为了银子他怎么一点脸都不要了啊?
    自己明明说的是给他20万两银子孝敬他,现在怎么变成自己只要剩20万两了?
    朱檀抽出其中20万两银票,放到了老朱的桌案上。
    笑嘻嘻道:“父皇,剩下的银子儿臣也得享享乐不是?”
    朱元璋哼了一声。
    “那么多银子你把握不住的”
    朱檀趁着老朱眼睛快红的功夫,飞快将银票又揣回了自己兜里。
    朱元璋有些遗憾地叹口气。
    却并没有再打这些银子的主意。
    朱檀已经这么懂事了,他一个做老子的,总不能真抢儿子吧
    除非他还有1000万两。
    眼看着对老十的教育失败,朱元璋闷头吃起了饭。
    而朱檀也开始专心致志的品尝起了“四菜一汤”。
    朱檀尝了尝青菜。
    微微一怔。
    这青菜的口味,倒是意外的鲜!
    比前世吃过的那些放了鸡精、味精的菜不知鲜了多少倍,而且吃起来丝毫没有口干的感觉。
    口味醇厚至极,浓香扑鼻。
    鲁王府里的厨子虽然做菜用料极尽奢华,但论其口味却远远比不上这皇宫的御厨!
    觉得味道不错,朱檀开始大口吃了起来。
    朱元璋看着朱檀在这里大快朵颐,微微有些发愣。
    “咱这粗茶淡饭你也吃的下去?”
    朱檀听到这话,忍不住笑笑。
    不出意外的话,眼前这“四菜一汤”的造价,不会比自己在鲁王府的那20多个菜差多少,甚至还尤有过之。
    前世吃惯了味精,鸡精,耗油的味道,跟这种天然的鲜味是完全没办法比的。
    而这个时代连味精都没有,想吃到鲜味,只有用各种极端奢华的食材熬出高汤或者磨成粉末。
    朱檀干笑一声,道:“父皇,您这可不是粗茶淡饭,这菜的味道绝了!做的时候相信御厨没少费心思!”
    朱元璋愣了愣,皱眉道:“只是炒个青菜能费什么心思?”
    朱檀笑而不语。
    朱元璋想了想,对身边的陈老太监道:“你去把尚膳监给咱叫来!”
    很快,一个中年太监走了进来。
    朱元璋看向太监问道:“鲁王爷说你的菜做的好,费了不少心思!都费了什么心思,跟咱说说吧?”
    求支持呀兄弟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