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 第14章 宝钞怎么又不值钱了?
    第14章 宝钞怎么又不值钱了?
    很快。
    张二狗被军士拉到了朱檀和尹绍面前。
    朱檀还未开口。
    张二狗哼道:“多说无益!我自知必死!只求给个痛快!我不会选择小锤,受那等耻辱!”
    尹绍看向朱檀。
    这回怎么办。
    似乎下马威管用了。
    可是,人家干脆直接不怕死了!
    其实。
    审讯人犯。
    最怕的也是这种情况。
    如果他真的视死如归,那接下来,不管什么手段都白搭!
    朱檀竖起大拇指。
    “好样的!来人!用小锤锤那里,将他锤死!”
    尹绍:.
    果然。
    王爷在不让自己失望上,从来都不会让自己失望!
    张二狗听到这话彻底懵了。
    要么选择死,要么选择小锤,是这个意思啊?
    军士听到这话,立刻将张二狗绑了起来。
    陈护卫早就拎起小锤,蓄势待发。
    对付那些泼皮的时候,他的心中,还有那么一丝不忍。
    但对付眼前这个狗汉奸。
    他是一丁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对于那些倭寇,大明从军到民,都恨透了的。
    至于说眼前这样的带路党,更是恨不能吃其肉寝其皮!
    很快。
    张二狗被按在行刑台上。
    五大绑。
    整个人挣扎不得。
    陈护卫拎着小锤渐行渐近。
    张二狗拼命挣扎,却发现毫无效果!
    下面凉飕飕的。
    如今,更是在小锤的威胁下,吓的连血都快凉透了!
    “救命!救命!”
    张二狗恐慌之下,疯狂大吼。
    朱檀笑眯眯看着张二狗。
    “你叫啊!叫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你!”
    尹绍忍不住瞥了一眼鲁王。
    什么鬼。
    自己明明在做一件很正义的事情,怎么鲁王这话一说出口。
    搞的大家都跟反派似的?
    张二狗扭动中,看看尹绍,又看了看不远处一身王爷服侍的朱檀。
    忽然疯狂嘶吼道:“王爷!大人!小人是冤枉的!小人冤枉呐!”
    尹绍冷笑道:“张二狗,你府中反抗的死士里有倭寇!你还有那么多来自倭寇的东西!光这一条,你就是死罪!现在还敢喊冤?”
    张二狗惨笑一声,道:“我是冤枉的!我都是迫不得已王爷!饶命啊!王爷!”
    一边说着。
    张二狗一边继续疯狂扭动。
    朱檀看了看尹绍,笑道:“看到了吗?人家都这么诚心诚意地认罪了!”
    朱檀昏庸的名声早就在兖州城传开了。
    如今眼看朱檀对自己似乎有了那么一丝理解或者说是同情.
    张二狗心中顿时生出希望!
    立刻接道:“是!王爷!小人认罪!小人不该受人蛊惑,不该财迷心窍,不该见利忘义!小人有罪”
    尹绍皱眉道:“王爷!此人奸狡狠毒,绝不可恕!”
    朱檀不理尹绍,只是对着张二狗满意地点点头,道:“既然你这么诚心认罪,本王就不跟你多废话了!陈护卫,本王不是教了你乱披风锤法吗?快试试!”
    陈护卫点点。
    狞笑道:“末将遵命!”
    说着。
    小锤子舞动如风。
    “这尺寸,完美呐!殿下,这是末将见过最完美的尺寸了!大一点一锤砸不扁,小一点又不好砸中!呵呵.殿下,您瞧好吧!末将一定锤的结结实实!”
    最近一段时间,陈护卫可算是阅鸡无数了。
    还是头一次见到尺寸如此合适的
    一时间忍不住品评道。
    朱檀笑骂道:“明明是可大可小的玩意,你还要品评!”
    陈护卫一边将小锤子高高举起。
    一边对张二狗笑道:“开始可能会很痛,你只要快点死,就能少受点罪!”
    说着。
    锤子就要狠狠砸下去!
    张二狗脸色扭曲,眼看着小锤子就要落下。
    猛地嘶吼一声!
    “王爷!小人要说一件大事!关系一县百姓生死安危!王爷饶命!”
    朱檀笑笑。
    “早说不就好了?”
    尹绍双目圆瞪。
    “什么大事!速速招来!”
    南京。
    紫禁城。
    朱元璋皱眉批着奏章。
    身旁。
    太子朱标恭敬站着。
    朱元璋看着户部的奏章,忍不住道:“岂有此理!这大明宝钞为何越来越不值钱?洪武初年,一贯宝钞还能换两石米,现在竟然只能买半石!甚至半石都有些困难了!这宝钞到底出什么问题了?朕让这些百姓用纸币,用着方便,难道不好吗?百姓怎么如此抗拒!”
    朱标苦笑道:“儿臣听宝钞提举司的员外郎说过此事。按他的理解来说,就是.朝廷印多了宝钞!所谓,物以稀为贵,多了,自然价格就降下来了。”
    朱元璋叹口气,道:“看来,要解决问题,今年只能继续加印了!朝廷如今要练兵,还要对北元用兵,再加上水利、赈灾、发俸禄方方面面都要钱!
    哼!这些臣子也是!都做官了,为什么还要俸禄!眼里只盯着钱,以后能有什么前途?”
    朱标干笑一声。
    这话他就不好接了。
    不给官员发俸禄,白使唤么?
    元朝或许可以。
    毕竟。
    那时候实行包税制,只要交给朝廷的税收足够,随便官员怎么征收。
    那时候官员也不在意俸禄。
    不过。
    那样的后果就是,元朝立国短短九十几年,中原大地就处处燃起烽烟。
    最终埋葬了元朝。
    而大明,当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甚至。
    朝廷还吸取了元朝对百姓横征暴敛,最终激起民变的教训。
    开始变得轻徭薄赋起来。
    对农业征收的税率只有二十税一。
    对商业征收的税率更是只有区区三十税一。
    如此轻的负担,古所罕见!
    同时。
    国家还严惩贪腐。
    发现贪腐银两超过60两以上者,动辄抄家砍头,剥皮揎草!
    这也让明初官场看起来,还是相对清廉的。
    但相对应的,也让这些官员对于自己的俸禄看的极重!
    毕竟,每年居家过日子,全靠朝廷发钱呢。
    而相比于其他朝代。
    明朝对俸禄发放的抠门程度,也算是空前绝后了。
    就算是正一品,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区区1000石左右。
    这其中,还只有四成是米,其余六成,用宝钞兑现。
    比例依然是一贯宝钞代两石米。
    而实际上,在市场上,四贯宝钞才能买一石米!
    这样一算,正一品的俸禄,便是400石米,加上300贯宝钞,也就是500石米左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