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 第12章 尹绍归心!
    第12章 尹绍归心!
    老朱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宝钞的发行数量要以白银或其他硬通货为依据。
    肆意发行宝钞的后果,就是整个大明无法承受这么大的货币量,最终导致贬值!
    从洪武初年到洪武十五年,宝钞价格已经跌到了只有真实价格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尹绍现在领到的宝钞数额虽然不变,但实际购买力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
    好在老朱也要脸,知道如果都用宝钞来发俸禄的话,只怕要把手底下的官儿都饿死。
    所以,现在给朝廷官员的俸禄当中,禄米和宝钞的占比大概是6:4,虽然也让大家吃了亏,但还不至于饿死人。
    后世到了永乐朝开始,就更过分了。
    甚至还用胡椒、娟、丝绸等奢侈品当俸禄。
    用这些东西折成禄米,又叫折色。
    而折色怎么折,折成多少,都是朝廷说了算。
    所以,后世大明的官员俸禄会更可怜一点。
    而现在,如果按朱檀提的法子发俸禄,可就太损了!
    俸禄都发宝钞,等于将大家的俸禄再次削减一大块。
    到时候只怕鲁王府的官儿真的要被饿死。
    尹绍想到这里,心里对鲁王早就骂开了!
    尹绍忍不住道:“王爷,如今米贵钞贱,若是这么发俸禄可是要饿死人的,到时候只怕王府的人都要来找您的.”
    朱檀笑道:“你不是王府左长使吗?发俸禄的事当然是你负责!”
    尹绍:
    这时候他才纳过闷来。
    王爷这是坑他呢!
    尹绍苦笑道:“王爷,下官哪里得罪您了,您只管说.别坑下官啊!”
    朱檀笑笑,道:“尹绍,你是陛下的人,还是本王的人?”
    尹绍听到这话,心里一激灵!
    自己是谁的人?
    当然是陛下的人!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王府长使都是陛下的人!
    起码现在大部分都是洪武皇帝派的。
    各地藩王是有对王府长使及以下官员的任免权的,有必要的话,还是可以换的。
    比如燕王朱棣,就任命了自己的王府长使金忠。
    不过。
    现在鲁王爷刚刚就藩,所以,用的人都是朝廷给他配的。
    可是。
    这件事,是能明说的吗?
    难道自己要对鲁王说,王爷,下官是皇上派来专门监视你的?
    不过。
    尹绍心里清楚。
    王爷这个人,看起来糊涂,甚至之前还表现的很昏庸。
    但实际上。
    他精明着呢!
    起码从最近的一系列事情看来,鲁王爷绝非善类!
    既然问出这句话,就一定是想要让自己表态了。
    可是
    这个态怎么表?
    难道日后只唯你鲁王之命是从,而不理会朝廷?
    事实上。
    有些藩王的长史确实是如此做的。
    譬如燕王、宁王、乃至于秦王、晋王的长史。
    这些边塞王府相对于内陆王府,面临北元的威胁更大,职责和权力也相应扩大。
    所以。
    他们的王爷会更嚣张一些,王府一般也打造的水泄不通。
    长史作为王府核心,自然更加是这些王爷的自己人。
    但是。
    你鲁王爷真的值得我如此追随吗?
    尹绍忍不住心中质疑起来。
    朱檀忽然笑笑,道:“尹绍,你是洪武四年的进士,因为当初卷面字迹稍稍凌乱,殿试的时候,只考到了第三十七名!可惜了毕竟,前三十六名才能被选为庶吉士!
    你的同僚里,郭翀当年就被任了广德府知府,后来更是做了三品四川布政使!吴公达如今更是做到了二品刑部尚书!
    跟他们比,你这个区区五品的鲁王府左长史,绝对算是官场失意了吧?”
    尹绍苦笑一声。
    这是他一生的痛!
    科举考试,一考定终身!
    自己技不如人,卷面脏污,也是没法子的事。
    尹绍叹口气,道:“难得王爷竟然还记得下官的陈年旧事!”
    朱檀笑道;“不记得,前几天刚命人查的。”
    尹绍:.
    朱檀笑道:“尹绍,论地位,你只是一个长史,不是尚书。
    论才华,你就算当年卷面工整,也不是状元之才,本王不可能在你身上下太多的功夫!
    老实说,你也不配!
    现在本王只是给你一个机会!
    要么,从此追随本王,前途无量!
    要么,继续做朝廷的眼线.呵呵!”
    尹绍听到朱檀笑声中的威胁,心里一寒。
    他忽然想起了阉割、想起了小锤
    下一秒。
    尹绍结结实实跪在地上。
    “尹绍从今天起,只对王爷效忠!”
    朱檀点点头,笑道:“接下来怎么办,需要本王教吗?”
    尹绍摇摇头,道:“王爷放心,鲁王府一切如常!朝廷不会得到任何有用信息!”
    朱檀点点头,道:“除了朝廷,鲁王府也要铁板一块!”
    尹绍凛然道:“下官遵命!”
    朱檀满意道:“这样本王再怎么炼丹修仙,父皇都不会知道了!”
    尹绍:.
    一时间。
    他也不知道这位王爷说的是真是假。
    反正,现在一条命是卖给王爷了。
    尹绍立刻道:“王爷,那庆隆钱庄的掌柜既然勾结倭寇,下官建议,您可以审一审.万一还有收获,报给朝廷,也是大功一件!
    下官听说,最近倭寇在东南沿海又有所动作!
    信国公已奉陛下命令,去巡查沿海边防了。
    曹国公也向陛下建议,增设35个沿海卫所,抵御倭寇!”
    朱檀摆手道:“本王要大功有什么用!还能当太子不成?看我父皇那个忙碌劲儿,这储君给本王,本王也不要!”
    尹绍听到这话,不由苦笑连连。
    殿下说的没错。
    太子朱标的地位在大明朝稳如泰山,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天底下,也没有敢跟他争储的王爷。
    不过。
    眼前这位爷,也是坦诚的吓人!
    竟然说的如此随意!
    随便哪一句若是落入皇上耳朵里,都是大逆不道啊!
    尹绍心中暗暗无奈。
    殿下真是不拿自己当外人!
    可是,也别太不拿自己当外人了吧.
    什么话都说!
    没准到时候,说者无罪,自己这个听话的人,反而九族升天了!
    谁让他老朱家护短呢?
    尹绍对朱檀问道:“这样的话,咱们就将那庆隆钱庄的一干人犯移交朝廷?”
    朱檀眉毛一扬,道:“你是不是傻?本王虽然不关心倭寇,但是,本王要银子啊!抄他的家都能得到这么多银子,抄倭寇的家,岂不是能拿到更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