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256章 一马平川贼兵来,君臣齐心御敌寇(加更)
    “关内侯,你太疯狂了!”
    大将军何进终于忍不住了:
    “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
    “你居然敢让陛下亲征,还以陛下做诱饵?”
    “你就是有天大的道理,那也不行!”
    “这但凡有一点闪失,则大汉倾覆就在这旦夕之间啊!”
    然而,就在他说完之后,何进突然发现袁术看自己的表情有些古怪。
    转瞬间,何进也回过神来。
    以八千亲兵对十万敌太离谱了。
    但.若是陛下真的被鼓动,送掉了呢?
    何进咽了下口水.
    袁术这小子不会在想这个吧?
    这是何等的自信啊。
    大汉朝,御驾亲征,那是只有高祖和世祖才干过的事情!
    一边是皇帝亲征送掉,他那坐在洛阳城中的好大侄的皇位就是板上钉钉。
    不不不,陛下有个闪失,他们自己也很难保全啊!
    何进混乱了。
    数量对比太悬殊了。
    在这天下愈加纷乱的当下,若是他真的御驾亲征,讨伐叛贼,然后赢了的话???
    在献俘典礼后,再来上一场御驾亲征的胜利
    但是若是失败了,那后果也不堪设想啊.
    豪赌,真是一场豪赌啊!
    但另一边,他身为随驾重臣,又不可能在混乱中逃得性命
    就在何进心中混乱,心情忽明忽暗的时候。
    然而,苏曜的话只有八個字:
    付出的风险太大!
    他们输不起。
    这个前景让何进的心咚咚打鼓。
    乃至于皇帝和很多大臣在此刻竟然被感染一番,感觉此事能行?
    苏曜可谓是一句话把全场都给干沉默了。
    “关内侯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吗?”
    死寂。
    “你可有必胜的把握吗?”
    “.”
    皇帝刘宏却在震惊过后,好似突然被点起了一把火。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但,马上,他们的理智就告诉自己,这不是光靠信心就能成的。
    刘宏死死的盯着苏曜,希望听到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
    刘宏的心跳的仿佛要冲出嗓子眼。
    一时间,场面僵持住了。
    然而,就这时.
    ——“报!
    紧急军情!”
    传令兵冲了进来,也顾不上场合了:
    “周围发现不明骑兵,恐是叛贼探骑!”
    “什么?!”
    “怎么会?”
    “这么快?!”
    在这全场哗然,众人届时大惊失色的当下,唯有苏曜握拳笑道:
    “来得好啊!”
    “确定是皇帝的旗帜?”
    黑夜中,火把下,乌桓峭王——苏仆延,骑在马上身体微微前倾,压着那马上刚刚掳来的女子。
    “千真万确,探骑已经看清楚了!”
    “跟邸报上的人数差不多,不满万人,还有大量的车队和官员!”
    苏仆延听得哈哈大笑三声,大喝道:
    “快,传令全军,加速,务必不能跑了这个天子!”
    一声令下,深夜中,成群结队打着火把的骑手们开始了奔驰。
    苏仆延太激动了。
    身处塞内,久居汉地的他基本汉化,深知大汉昔日高祖白登之围的故事。
    此番本来他只是喊了一众族人和杂胡跟着丘力居和张纯等人抢掠一番。
    没料到,竟然有机会捕获那大汉天子!
    若是干成了此事,他将名震天下啊!
    激动,兴奋之情难以言表,怀里的女人都不香了,瞬间只见他一用力,马背上的汉女就被他丢弃,扔在道旁,在一声惊呼中被众马践踏而过,很快没了声息。
    苏仆延毫不在意,一挥马鞭,领着大军疾驰奔行,直冲那探骑报来的位置,那皇帝北巡的行营!
    而就在苏仆延的乌桓联军开始行动的时候,北巡营地却才刚刚从混乱中恢复,真是一片狼藉。
    在发现了乌桓探骑后,亲征与否的争论暂时已经没有意义。
    皇帝与众位大臣怎么都没想到,那些乌桓人竟然如此快!
    这便是那公孙瓒送给乌桓人的情报的功劳了。
    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上,他们的探骑沿着官道,仅仅比大汉的传讯驿骑晚了一个时辰,便找到了他们。
    “两万左右乌桓和杂胡的联军,最迟明日就到。”
    听着苏曜从抓来探骑口中拷问到的情报,众人算是一下子慌了神。
    他们现在可是在平原郡的野外,哪怕是连夜移动,想要进入最近的县城,那也需要两日的时间。
    这一刻,乌桓骑兵的机动优势尽显无疑。
    失去了屏障和公孙瓒的机动力量阻挡,他们在大汉的国土上如入无人之境!
    为今之计
    “陛下,请陛下先行快马撤离!”张让扯着嗓子尖叫道。
    “是啊,陛下万乘之尊,请赶快趁夜撤离!”不少大臣们都跟着起哄。
    但,关心皇帝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皇帝不走,他们也没法跑啊!
    刘宏深吸了一口气,目光扫过众人。
    “陛下,快马撤离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一位老臣声泪俱下地劝道。
    “是啊,陛下,您的安危关乎整个大汉的国运,不可轻忽!”另一位大臣也急切地附和。
    张让更是尖叫着:“陛下,快走吧!这些乌桓贼子凶残无比,万一有个闪失,如何是好?”
    大营中一片混乱,大臣们争相劝说皇帝撤离,仿佛皇帝的离开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然而,在这混乱的声音中,有两个声音显得格外坚定和清晰。
    “言陛下先走者,该斩!”
    苏曜抱拳道:
    “陛下乃是天下之旗帜,明日一旦军中不见陛下,军心必将大乱,到时候我军就将会不战自溃”
    “届时乌桓人一路追击,才是真有天下倾覆之忧!”
    卢植也紧随其后,沉声说道:
    “关内侯所言不错,陛下,您是大汉的天子,是我军之的灵魂。
    昔日高祖刘邦白登之围撤离时夏侯婴便以此劝之,最后全军一同行动,果然稳稳离开。”
    听得二人的话,刘宏终于长出口气,缓缓点头:
    “你们说的对,朕不能撤!”
    “朕与各位同进退!”
    皇帝话音一落,大营内顿时响起一片惊呼。
    大臣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地看着皇帝,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坚定的决定。
    紧接着,皇帝便下令道:
    “卢尚书,朕命你复任北中郎将一职,与虎贲中郎将苏曜一同整顿军纪,安抚军心,确保队伍能安全回到平原!”
    “喏!”苏曜卢植抱拳道。
    很快,深夜中,队伍开始拔营。
    在苏曜和卢植的指挥下,一匹匹骑士沿路飞驰而出,前往各地号召勤王。
    紧接着,军中的强弩手也被全部集中在两翼,各装双箭,引满向外,以全面防御的姿态平稳移动,向着平原撤退。
    每个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他们都很清楚,明日,必将有一场战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