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到古代遇天灾 > 第90章 郓城
    太阳已落下,月亮高高升起。明亮的月色下,郓城外哀鸿遍野,一片凄惨景象。
    一阵风吹过,发酸发臭发霉等各种味道夹杂在一起,令人作呕。
    江月压紧口罩,站在车上,往城门方向看去。
    高大的城门紧闭,城门楼上不少士兵严阵以待,神情紧张又严肃。不知道是不是收到了隔壁府城被流民攻破的消息。
    人数上看着比顺天府城要多,士兵也更精壮。
    数不清的流民在城外安营扎寨,有能力的铺个垫子,没能力的倒地便睡。
    多数都是一家子围坐在一起,要么护着仅剩的救命粮,要么护着小孩。瘦骨嶙峋、面容凄苦。
    听到车声,不少人惊坐而起,不善的目光射向他们。
    但更多的人,是以垂涎的目光看着拉车的骡子。
    骡子仿佛感觉到危险,开始焦躁不安地来回踏着蹄子。
    江年安抚性地摸摸骡子后背,并把带血的尖刀摆在身前。
    那些不怀好意的目光纷纷散去。
    两人找了一处石头,停在上风处,远离人群集中的地方。
    白日里休息过,此时还不算困。他们便靠坐在车门旁等着天亮。
    “吱——”一声踩踏干叶子的轻响,江年往右前方看去。
    一个蹑手蹑脚的男人,弯腰要从一个睡着的妇人怀里抱走孩子。
    透过月光,江年看得更清楚。
    若说是孩子的父亲,可他穿得破烂,脸颊凹陷。妇人怀中的孩子虽然也瘦小,但穿着棉布衣衫,只有脸上是脏的。
    江年下车,随手捡起一块小石子,朝右前方击打,精准击中男人的手肘。
    他吃痛,喊了一声,手臂酸软下便把孩子松了手。他惊恐地回头,却看不出来是谁砸的石子。
    孩子从半空掉下,砸在妇人身上,此时母子俩都惊醒过来。
    看到眼前有个男人,半开着双手,显然是要偷孩子。她脸色一变,赶忙叫人,“相公,有人要偷孩子!”
    这尖利的叫声,瞬间惊醒一大片人,有孩子的纷纷把孩子抱紧。没孩子的也要把粮食给藏好。
    那男人见状不妙,趁乱赶紧跑了。
    那妇人的男人身强体壮,面露凶相,想跑去追,被身旁的爹拉住了。“这会儿就别追了,守在孩子身边。万一他们有同伙就不好了。”
    闻言,两人后怕地把孩子抱得更紧。
    没过一会儿,惊醒的人又开始半眯着眼休息。这样的事情每天都要发生个三五回,已经不稀奇。
    天光微亮,城门打开,流民们早已蓄势待发,想要一拥而入。
    可士兵们排成两排,拉起木头护栏围挡,长枪对准流民。
    “站住!谁再靠近,杀无赦!”
    流民们流着泪,面露惊恐。
    又听到守卫说,“非本城百姓不得入内!违者杀!”
    流民们瘫坐在地,嚎啕大哭。千里迢迢从家乡逃难,以为到了新地方会有救,结果还是一样。
    有人上前咒骂,当头士兵一杆长枪穿胸而过,冷漠地说,“谁有不服,再往前试试!”
    流民们纷纷后退,回到原地,议论纷纷。
    有人说不如回去家乡,死也要死在家里。有人则想着往南,也许会有水。有人则要死守在这,等到城里大人发善心的那一天......
    又过了半个时辰,天色大亮,从城里出来一些看似富贵的人。
    他们穿着棉布或丝绸,面容不似普通百姓的蜡黄,反而泛着油光,显然日子过得不错。
    他们走到有孩子的人家面前,精心挑选后觉得满意的话,就问孩子父母是否要送孩子跟着他们进城去享福。
    至于不管是做丫鬟小厮还是别的什么营生,那就不归他们管了。
    如果同意,当下便可给十个杂粮饼,然后他们带走孩子。
    十个!他们每天能啃上两口就能活,十个够撑一个月时间了!
    有孩子的蠢蠢欲动,没有孩子的人也都快要流出口水,眼里满是算计。
    “不!不要把我的孩子带走!这是我的孩子啊——”有些母亲舍不得,哭着抱住孩子,却被父亲强行拉走。
    “我们都半截身子入了土,救我们干啥?”一个须发皆白的六旬老人拍拍儿子的手。
    那是想舍了孩子去救年迈的父母,可对方却觉得不值的。
    一时之间,哭声此起彼伏,却被那穿金带银的富贵人喝止,当心惹了官兵们不满。
    江月冷眼看着,这时候的人口买卖可真是肆无忌惮。
    其实也足够让旁观者心惊于天灾的无情与威力,以及生命的廉价,竟只要10个小小的杂粮饼便可以拿走一条生命。
    没一会儿,那些富贵人满载而归,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们一人牵着两个孩子走进城内。孩子流着泪回头看家人,而家里人却争抢起手里的饼子,看都没再看他们最后一眼。
    路过守卫时,那些富贵人不知往他们手里塞了什么东西,守卫连拦人的意思都没有。
    其实也能想得到,无非就是金银或者粮食。
    她靠在江年耳边,声音透过口罩,有点发闷,“我们现在继续往东走吗?”
    江年点头,“嗯。”
    两人的话被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听见了,他凑过来,双手挡在嘴巴前,小声道,“你们现在要往东走的话,穿过这座城是最快的。如果要绕路,得多走十天。”
    他看了看这头高大的骡子,“就算你们有骡子,也得多跑5天的路。”
    这男子中等身材,穿着不起眼的深色衣裳,连长相也是平平无奇,毫无特点。江月怀疑这人专门干些见不得人的事,肯定没人记得他。
    两人对视一眼,随后问他,“你有办法让我们进城?”
    那男子得意洋洋地说,“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