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丑女休夫:重生不做侯府妻 > 第三百六十一章 烽火燃
    采娅看向陆曼的目光藏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轻视。
    “并不是所有人做一件事都要先去算计自己的得失的。”
    陆曼还没有明白过来,又听她道:“王妃不必再问了,我想要的,日后王妃或许能够看到,但愿到那一日时,王妃已然如你所愿,安然离开了北桑,回到你的大朔去了。”
    倘若陆曼得知,此刻远在安京的陆晚又平添了喜事,不知又要作何感想了。
    “真的?”
    沈若初甚少有如此惊喜失态的时候,此刻她的语气里全是掩饰不住的雀跃,才有了几分她这个年纪的少女应有的活泼灿烂。
    陆晚脸上带着几分羞涩的喜意,神色间不知何时多出了几分柔性的光辉。
    快要做母亲的人了,这样的神态自是不奇怪。
    “原本我是想早点告诉你的,可是那给我坐诊的刘大夫前些日子说我胎像不稳,要我在府中好生养着,不能出门。如今看着过了头三个月,胎像也稳了,我才能出来见见你们,告诉你这个消息。”
    “难怪我前几日见哥哥,就觉得他脸上一副好事发生的样子,问他却还神神秘秘地不肯说,我还以为是因为哥哥在翰林院晋升了职务的事,但想着哥哥也不是这点小事都喜形于色的,今日才知道原来是这事,也总算是理解了哥哥,这样的事换了谁能忍得住呢?”
    沈景煦由于在翰林院表现得十分优秀,翰林院的院士们一致推选下,他再度被破格提拔,如今年纪轻轻竟已是侍讲学士了,也自此成为了翰林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侍讲学士。
    如今,又听说了陆晚有了身孕的消息,于沈景煦而言实在是算得上双喜临门了。
    而一旁的温念璃也跟着起哄起来。
    “晚姐姐,你们好快啊,这才成婚没多长时间吧,这都有身孕了,那岂不是再过不久,我就要做姨母啦!”
    “哪里是再过不久,还要好几个月呢!你这丫头,净能胡诌!”陆晚宠溺地嗔怪道。
    在她眼中,温念璃就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可她忘了,温念璃日后也是要做她嫂子的人,再过一年多,待她及笄后,便要嫁给她的嫡亲哥哥陆晏了。
    而她的孩子,也要叫温念璃舅母而不是姨母了。
    “话说,若初,你和禹世子打算什么时候成婚呢?”陆晚的目光关切中带着一点担忧。
    沈若初和陆逾白迟迟不能成婚的缘由她并非一无所知,虽然不明白父皇究竟为何会对沈若初突然生出了不满,可陆晚也知道,这个时候她是帮不上任何忙的,否则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眼看着沈若初已然及笄半年有余了,早已洞悉她和陆逾白之间关系的裕明帝却迟迟没有下旨赐婚,世间越久,积在人心中的恐慌和猜疑便越重。
    沈若初笑道:“急什么?我也不过才比念璃大了一岁多一点而已,眼下才刚及笄不久,你就开始担心我嫁不出去了吗?”
    事实上,她又怎么会不清楚,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时间早晚,而是时间越久,她和陆逾白之间出现变数的可能便越大。
    只是这话谁也没办法先说出来而已。
    陆晚暗自下定决心,此次借着她有身孕的时机,一定要找时间再次进宫,恳请父皇早些为沈若初和陆逾白赐婚。
    毕竟如今她是沈若初的嫂嫂,长嫂如母,她为自己的小姑谋划婚事也说得过去。
    只是,陆晚的这个念头刚一萌生出来,便被外面急急赶过来报信的侍卫打断了。
    “公主、郡主,不好了,北桑向大朔发兵了,据说如今大军已然兵临临照城下了!”
    几人大惊失色。
    尽管沈若初在阿斯尔的来信中已然得知了北桑压境一事,却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快地发兵挑起战事。
    按常理来讲,即便是双方在互市贸易之中出现了些许龃龉,通常也是要先进行一番谈判的。
    尤其是,两国之间不久之前才刚举行完一场联姻,无论如何也断不至于到了这般地步。
    这名前来报信的侍卫是陆逾白的手下,沈若初稳了一下心神便急忙问道:“那你们世子呢,他现在在哪里?”
    侍卫道:“世子得知此事之后便急急进了宫,打发属下来提前告知郡主一声,世子此番进宫打算向皇上自请随军出征。”
    陆逾白要去战场?
    沈若初的心慌起来。
    虽说陆逾白的身手她是见识过的,可面对寻常的歹人和面对训练有素金戈铁马的将士还是不一样。
    毕竟他从未上过战场,刀枪无眼你死我活的时候,他...
    沈若初越想越心慌,甚至想要马上就见到陆逾白,就算不能改变他的决定,至少也多叮嘱他几句。
    这时的大朔皇宫中,也是一派紧张肃穆的景象。
    裕明帝脸色十分难看。
    他没想到,自己赔了一个女儿和亲换来的,不过是大朔和北桑极为短暂的一段各自安好,这才短短半年的时间,北桑便连粉饰太平都不愿意,径直出兵了!
    其实此前陆逾白在收到阿斯尔的信后,曾经提醒过裕明帝要对北桑多加戒备。
    可裕明帝却自负地认为,两国之间刚签订完和谈文书,又联了姻,且不久之前他还收到了陆曼的来信,告知他自己在北桑一切都好,很受爱戴,北桑十分珍视她这位大朔来的公主。
    故而,北桑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挥戈相向的。
    于是,裕明帝只是不轻不重地下了命令,让军机台派人前往边境一探究竟。
    皇帝的不轻不重一层一层传达下去,就变成了例行公事的轻描淡写。
    故而,一直到北桑大军层层压境之前,军机台的人都没有发现异样。
    军机台的人固然该杀。
    可眼下只忙着砍杀一两个贻误军情的人却是对整个战局毫无作用的。
    “都说说吧,如今北境守将老迈,不久之前才刚上奏自请解甲,如今单只靠他怕是难了,况且北境今冬闹了寒灾,少半将士都被冻伤冻病。眼下这仗,该怎么打?”
    裕明帝铁青着脸,目光在一众朝臣面上掠过。
    “皇上,臣认为,如今西南一带尚算安宁,且西南黔州一带距离北境也并不算远,可暂时将驻黔守将申明调拨过去,先解了北境之危。”
    一名老臣站出来道。
    “臣认为此举不妥!”
    说话的是陆逾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