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丑女休夫:重生不做侯府妻 > 第三百五十九章 过往如云烟
    “那你说的这人当初犯下的错,可曾对另外那个人造成了永久的、难以磨灭的伤害?”
    可曾造成了伤害?
    沈若初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了。
    皇后当年让稚芸在毫无直觉和选择余地的情况下成了聿亲王的人,并怀了他的孩子,不能说对她没有造成伤害吧。
    可,若非皇后此举,稚芸或许不会留在聿亲王身边,以当时裕明帝身边环绕那些女人的虎视眈眈,或许稚芸也早就为她们所害。
    并且从种种迹象来看,稚芸后来最终从心底里接纳了聿亲王,和他产生了感情,并打算要和他共度一生的,若非佟家人的暗害,或许她本是可以与聿亲王携手白头。
    虽说这一假设并不能成为皇后脱罪的托词,可终究这伤害是否是难以弥补的,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我不知道,痛苦欢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旁人实在无从知晓,那伤害于她而言,究竟算不算是难以弥补的。”沈若初实话实说。
    陆逾白看了她一晌,道:“既是如此,那么旁人便也无从替她决定是不是要原谅那个人对她做过的事和造成的伤害了。既然她自己都已经选择了原谅,那么想必在她的心里,这件事和这个人,便都是值得原谅的,其余的人,便谁也没有理由再替她恨下去,便是她的子女亦是不能。故而,你也不必庸人自扰,为了要不要将这样的事再告诉那另一个本就没有必然权力要知道的人而烦恼。”
    沈若初顿住了。
    陆逾白这话,分明是很清楚她想要说的是什么事了吧。
    陆逾白向来是多敏锐聪慧的人呢。
    自从上次他们一道从那梅庄出来后,她无意间提起涂掌柜佩戴的那只耳环应该是皇后娘娘的,陆逾白应该便已经猜到了。
    又加上她今日先是出城,回程之后又第一时间赶进了宫。
    陆逾白只要想查,轻而易举便能知道她今日出城去了何处,进宫又去了哪个宫。
    要将这一切联想到一起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
    他自然也就会知道,自己今日所说的这番言论,究竟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陆逾白并没有派人去调查沈若初的去向。
    他深知沈若初做事向来有自己的主张,除了忧及她安全之外,他不会主动地去干涉探听她任何不主动告知他的动向。
    但是,他对于沈若初的话却还是听懂了。
    确切地说,从那一日他们从梅庄出来,他就已经隐隐猜到了事实的真相。
    之所以没有去查,正是因为如他所说,这桩早已尘封了的陈年旧事,事实如何似乎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尤其是,当他听闻就连自己的母亲也已经都原谅了皇后的时候,他心底最后的一丝挣扎也放下了。
    “你不用这样看着我,你问我的是一个故事,我回答你的,也是故事。至于故事的结局如何,你我都并非是那故事里的主角,不该由我们来谱写,就交给那些故事里的人吧。”
    那些故事里的人,虽说有些已然远去,可至今留在故事里的也有许多。
    故事的最后,是宽宥的皆大欢喜,还是恩怨交织的痴缠下去,他们谁也决定不了。
    沈若初用力地点点头,“你说得对,他们有他们的故事,而我们,只需要写好我们自己的故事,便足够了。”
    沈若初进宫两日之后,宫里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皇后董曦儿,忽然一改此前贤淑识大体的性情,脱簪赤足在皇上的勤政殿长跪不起,求皇上废后。
    裕明帝震惊之后先是大恼,后是无奈,最后竟然半是妥协半是降罪地将皇后软禁于宫中的佛堂之中,命她日日抄经反省,却始终未提及废后之事。
    恰逢宁妃大病初愈,裕明帝便同时又下了一道谕旨,宁妃晋为宁贵妃,将后宫大权尽数交于宁贵妃手中。
    一时间,朝中文武百官无不议论纷纷。
    谁都知道,前朝后宫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息息相关。
    如今宁贵妃得势,她的儿子陆晏便必然跟着得到皇上青眼。
    原本陆晏在众多皇子中间已经是出类拔萃的存在,如今宁贵妃又位同副后,几乎所有人都已经看得明白,陆晏未来必定会是朝廷立储的不二之选了。
    就连陆逾白,这些年来一直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落下了一大半。
    当初他看出聿亲王有心谋划大事,便早早地就对皇室中各个皇子做了详尽透彻的调查,就是为了要从中选择一位堪当大任的皇子出来,辅佐他早日承担起大朔继承人的责任,也能打消自己父王的那份野心。
    他选中了陆晏。
    并不单单是因为陆晏天资聪颖学业优异有治世之能,更重要的是,他能看得出来陆晏心底的仁厚。
    有经天纬地之才和勃勃野心的皇子或许有很多,可生在尔虞我诈相互倾轧成为常态的皇家之中却仍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太过稀有。
    陆晏的人品端方性情温良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内心仁爱宽厚的体现而已。
    这样的人,不仅仅能做一位明君,更会是一位仁君。
    可陆逾白也知道,他从选定陆逾白的那时候,就已经注定踏上了一条没有退路不能回头的路。
    皇室手足不同寻常百姓家,他们的相争往往伴随的,都是你死我活的厮杀。
    倘若陆晏失败,那他所在的整个聿亲王府也必然不得善终。
    为了保护他,聿亲王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谁也不知道。
    所以一直以来,陆逾白都知道,陆晏只能赢,不能输。
    只是没想到,到了最后,帮着陆晏稳稳地加重了砝码的人,却是皇后。
    也可以说,是他母亲和皇后她们之间的那一段往事。
    如此看来,真可谓是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数了。
    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忧愁。
    身在废怡王府的陆廉此刻便正如万箭穿心一般坐立不安着。
    他怎么会甘心,自己步步为营处处算计,到了最后却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他的父皇终究还是把一切都给了陆晏!
    可是凭什么?
    怡王的眼中迸出浓烈的恨意。
    “父皇,既然你不仁,那就休怪我这个做儿子的不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