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隋:我被爹坑成逍遥王 > 第338章 回临武
    “哈哈……没那么严重,我只是想要几个靠山而已,然后舒心的当个富家翁。”王青山笑道。
    “1州总管没那么好当的,你以为每天就像你这样做事就能行了?”杨素提点道。“你之所以能当1州总管,是因为需要给你个身份办事而已!”
    “你若真想扶持你姑父给你当靠山,我建议把他安排到永州总管府,然后再慢慢图谋。这样对你的帮助也大1点,毕竟你的地盘是在临武。”
    “多谢楚国公提点!”王青山躬身谢道。
    道理他都懂,只是想着刚好自己卸任,那里有空缺才生出这种想法而已!
    再说,以他现在的人脉,也无需刻意去找靠山了。
    好歹,他现在是个临武县公了,在临武地界守住自己的家业完全没问题。
    而且有岭南势力与他攻守相望,1般人闲得蛋疼才会找他麻烦。
    “不用多礼!”杨素摆摆手。
    两人再度闲聊了1会,王青山就告辞退去。
    现在发生这种事,原定行程肯定要耽误了。
    他再怎么不管事,有些事情该安排的还是要安排1下。
    这1安排,就是45天,经过再3考虑,他把他姑父留下来替他主持大局。
    这也是对对方的1种磨砺!
    有了这份经验打底,以后回永州总管府工作,谋夺永州总管的官位,就要方便许多。
    临行前,他语重心长的说道:
    “好好干,您要把自己当1个总管去干,不要学我专事专干呵!”
    “但是……我主抓的几个大方向,您也不要懈怠了,这个可以说是未来的大隋发展方向。只要做得好,对您以后的升迁有好处。”
    闻言,陶县尉若有所思。
    王丽感觉不对劲,问道:
    “青山,你什么意思?”
    “哈哈……就是字面意思。”王青山没有过多解释。
    毕竟扶1个总管出来,他没什么把握,所以不好表态。
    但只要真的能跟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走,起飞也不是问题。
    前提是,自己不要太差!
    “切!”王丽不满的翻了个白眼,随后叮嘱道:“你过完年过来,可要带多点土特产过来,不然饶不了你。”
    “这个……您让商队送给您就好了,随吃随送。”王青山回道。“至于我……都不知道啥时候过来。”
    “你个没良心的,不会1直让老陶帮你打理总管府吧!”王丽有些不满。
    她之前虽说对老家没什么概念,但好歹同在1个县城,在怎么说也能听到乡音,所以没多少思乡之情。
    但是远在扬州,还1连两年都没回去,而且身边的亲人和老乡1下都走了,她还是想跟着回去的。
    “放心吧!不会!”王青山笑道。“就算我想,也做不到啊!”
    “不聊了,我们先走了呵!”
    等他走后,王丽问道:
    “老陶,我咋感觉青山怪怪的,他不会不来扬州了吧?”
    “而且,前几好1起回去的,现在突然把我们留下,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发生什么事我不清楚,但他可能不来扬州了吧!”陶县尉沉吟道。
    最有力的证据,杨素跟着离开了。
    堂堂1个楚国公,没理由1天跟着瞎逛,肯定是要干什么事的。
    “那把你留在这干嘛,难道让你接手扬州总管?”王丽说到这,连自己都吓到了。
    她前些年可都是以参加总管宴席为荣,若是现在就成了总管夫人,那还真的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
    不过……
    她还是挺希望这是真的。
    “总管哪能那么好当?”陶县尉摇摇头。
    “我看青山也没做什么啊!特别是当永州总管那会,不是玩就是在玩的路上。”王丽说道。
    陶县尉不想反驳,他认为王青山在当永州总管时,洽洽是合格的。
    因为,永州总管府存在的意义就是看着岭南,不然在实行郡县制时就撤掉了。
    而王青山不但看住了岭南,而且还把岭南的僚人同化了。
    不但如此,对辖区内的经济、教育、民生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建树。
    对方看起来不干正事,实则在没当官之前就打好了基础,所以才看起来比较清闲。
    但是……
    在扬州就不1样了,完全就是不干正事的态度了。
    不过,他发现杨素也在后,结合王青山所干的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或许,人家就不是个正儿8经的来当总管的,而是带着其它目的而来。
    现在目的已经达成,又或有其它任务了,自然而然就撤了。
    …………
    王青山1路杀过去,到了临武已经十2月中下旬了。
    就这,扬州境内,大慨也才清理了1大半。
    不是他偷懒,实在是扬州太大了,有4十个郡左右。
    而永州就不同了,所割的也就是几个郡而已!
    回来后,王兴宗夫妇就忙着办酒席的事宜。
    之前婚礼只请了3家的嫡系,回来后肯定要补办,只要沾亲带故的都要请到。
    这不是为财,纯粹是为了把大家聚1起乐呵乐呵。顺便对大家正式宣告结婚的事情而已!
    以他们家现在的财力和实力,如果摆酒还奔着钱财而去,就有点落了下乘了。
    毕竟,真要捞钱,有大把放法捞钱,而且还比摆酒捞钱快。
    比如:抄家灭族。
    值得朝廷抄家灭族的家族,无不是家大业大的存在。
    随便从中捞点,也比在穷亲戚身上捞钱强。
    所以,完全没必要干这种有损名声的事。
    到了摆酒那天,园林是摆满了的。
    临武县的人来了大半,还有那些工人什么的,加上1些近的客户和合作伙伴,1些原本的下属。
    拢拢总总,上千桌。
    具体多少,王青山就没有去统计了。
    反正,厨师加上能干师傅就有两千人。
    然后桌椅板凳啥的,差不多借了半个县城的人家,把杨素看得连连摇头。
    “你小子也真是的,好歹是1个县公和总管,摆个酒席还要去百姓家借桌椅板凳,这像什么话?”
    “借这些还情有可原,但锅碗瓢盆还去借,那就太有失身份了。又不是啥珍贵的东西,能花几个钱?”
    “哈哈……您老可以把我当个乡野匹夫看待,大家都这样,很正常呵!”王青山笑着解释道。“又不是经常摆这样大的酒席,买那么多东西囤家里不浪费吗?”
    “你缺这点钱?”杨素还是不太习惯这样。
    他在家都是用金、银、象牙等器具,就算用陶瓷制品,那也是做工精致的艺术品。
    虽然出门在外没那么请究,可他只要想到这些东西不知道从哪家借来的,总感觉丢不起这脸。
    王青山似乎猜到他心中所想,解释道:
    “您老放心,我们这边这几桌的碗筷都是我自家的,其它人家为了区分,也是怕弄丢,都各自打了记号的。”
    听到这,杨素抵触情绪减少了几分,不过表示很奇怪,问道:
    “有必要这样吗?”
    “在你我看来,当然没必要。因为我们身份地位摆在那,这些小东小西丢了也就丢了,只要人还在就有无限可能。”王青山解释道。“但是这些百姓就不1样了,他们能力有限,丢1点点小东西,那也是自己的血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