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隋:我被爹坑成逍遥王 > 第18章 人间百态
    1行人进入县衙大门,刘县丞带头往东侧走去,经过1间像迎宾室1样的小房子,前面出现1道门。
    进去后,是1个院子,两侧是1排排门户相对的房子。
    王青山还是第1次进衙门,好奇的打量着。时不时看到有人拿着文书在这些房子中穿梭,他猜测这里应该是3班6房的办公场所。
    陡然,迎面看见王峥从面前的房子出来。只见他双手托住1叠半米厚的文书,文书上面则用下巴顶着,那缩着脖子的样子有点像缩头乌龟。
    王青山“噗嗤!”1声笑出来,他发现自己有‘喜欢看熟人出糗’的癖好。
    “青山哥,你也来当衙役了?”王峥悄声问道。
    这话提醒王青山了,连忙止住笑声,拜托道:
    “兄弟,去找我姑父,说我被刘县丞抓进来了。”
    闻言,王峥话也没回,迅速转身回到屋内,飞奔着出来时已经空着手了。
    同时,屋内追出1个骂骂咧咧的老者。
    王青山也没想到用来急姑父的话,倒是先把王峥给急了。瞥了眼老者,他摇摇头跟上前面的人。
    不1会,几人来到1间公房。刘县丞交待同行的衙役几句,又匆匆离去。
    约莫1盏茶的功夫,刘县丞和陶县尉1同前来。
    “你跟我出来1趟。”
    丢下这句话,陶县尉往门外走去,王青山耸拉着脑袋跟上。
    “这件事到此为止,捅出去对谁都没有好处。”来到1处僻静处,陶县尉吩咐道。“唐掌柜等下也会回去。”
    王青山怀疑短时间内,暗中有利益交换了,但他没有证据。可唐掌柜平白蒙冤,他也忙活半天,就这样轻飘飘放下,他有些不甘心。
    似是看出他心中所想,陶县尉陈述道:
    “如果没有我,你今天出不了县衙大门,信不信?”
    “没您,我也不会进来啊!”王青山弱弱的回道。
    “那又怎样?你能走出县城?”
    听到这冷冷的话语,王青山算是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残酷和黑暗。回去的路上,那话还在脑海中回荡,挥之不去。
    浑浑噩噩的回到家,在王丽的招呼下,小桃和厨娘也1起进厨房帮忙。
    差不多的时辰,他又推着板车来到老地方。过来时,有几个眼熟的人已经等在那了。等他的车停稳,还帮着搬汤和饭下来。
    客套几句后,1个3十几岁的汉子手捧着1个陶罐,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
    “小兄弟,我能不能只要汤不要饭?”
    这?
    这话让王青山有些为难,分开卖没事,关键不好定价。如果汤、饭各卖5枚钱每份的话,汤的纯利比会比1起卖要高点。
    可开了这个先河,带饭的人就会变多。那么在客户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他的实际所得就会变少,这就是捆绑销售和分开销售的区别。
    因为古人再能吃,平均下来也没到1斤的饭量,多少还能从中赚1两枚钱每斤。
    至于抬高单价?他不忍心也不现实。他们之所以带饭,无非是想着能省就省点。叹口气,说道:
    “可以,5枚钱1份。”
    “那个……我不要骨头,能不能再少点?”汉子说着说着,声音快低不可闻了。
    迎着汉子那羞涩中带点殷切的目光,王青山实在不好回答。他终于知道啥叫无奸不商了,因为古代人大多数都太苦,有良心的人与这类人打交道是种煎熬。
    这时,旁边有人劝道:
    ”老甘,小兄弟也不容易,你也让他多少赚点呵!”
    “就是,把他吓跑了,我们每天来回吃饭要耽误不少时间。”
    “哎!老甘有1大家子要养,现在婆姨也病了。”
    “……”
    听着周围人或公道、或慷他人之慨、或自私、或有恻隐之心等言论,王青山犹如红尘炼心般5味陈杂。
    “甘老哥,把陶罐递过来,钱你看着给呵!”
    “谢谢小兄弟。”老甘感激的递过陶罐并递了4枚钱。
    今天的汤放了黄豆,王青山给老甘舀了不少。骨头没有舀,不是舍不得,而是出于尊重。钱也接了,这是生意也是尊重。
    “甘老哥,你愿意给人洗碗吗?”
    “愿……愿意。”老甘有所猜测。
    “不介意的话,待会有空就过来帮我洗碗,每天5枚钱。”竟然老甘肯做,王青山不介意帮衬点,抑或是各取所需。
    老甘又要道谢,可王青山已经没空搭理了,旁边的人开始催促,他不得不忙起来。
    1阵忙碌,他刚想歇会。就有1个人凑了过来,把手中的碗递出,然后又指了指旁边人的碗,抱怨道:
    “小老板,你这有些不厚道啊!你看别人碗里的黄豆那么多,我的就只有这么点。”
    得了,王青山也懒得与之争辩。其实他完全不用放黄豆的,该吃的人还是会吃。因为昨天本就没有放,已经给人营造出1种本该如此的心理作用,今天放不放都不会有人说什么。
    只是他想着利润还算可观,让人寡汤下饭终究有些于心不忍,才加大1点成本进去。
    “我退你1枚钱可以了吧?”
    “可以,可以。”那人接过钱喜笑颜开的走开。
    这时,走来1个黝黑、壮食的小伙,瞅着那人蹲至1边的身影,忍不住打抱不平道:
    “食不起,就不要食啦!”
    作为老板,王青山不好跟着给予置评,只是冲这个略带岭南口音的小伙笑笑。
    “兄嘚,比我1份汤饭,再称两斤豚头肉包好。”小伙豪气的挥手。
    这是大客户呵!王青山麻利的打好饭递过去,就去切肉。临了,等小伙加饭时,他从菜板上把多切出的1点肉放其碗里。
    迎着小伙不解的目光,他解释道:
    “放心,这是另外送你的。”
    “嘿嘿……多谢兄嘚,你是个实在银。”小伙憨厚的笑道。
    趁着现在没人,王青山好奇的问道:
    “大兄弟,听口音你是岭南人吧!来这边做什么买卖?”
    “系吖!我系韶州银。”小伙指着武溪。“这条河直通韶州,有商船过去,我就做佐随船纤夫。”
    “岭南不是很乱吗?怎么还有商船敢进岭南。”王青山更好奇了。他可是听说过岭南僚人的事迹,难道朝廷借助冼夫人彻底恩服岭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