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野村桃花朵朵开 > 第157章 博士后爹
    怪不得他跟做贼似的,感情这是带着老婆孩子出去躲计划生育排查。
    超生游击队啊!
    “富贵哥,咱身体好了,也不能可劲儿生啊,种地还得休耕呢,你这......”.
    王富贵三年抱俩还都是男孩,这可让他在村里扬眉吐气了,谁知道有了儿子还想要女儿。
    “再生个闺女,就不要了,老了总得有个人洗洗涮涮吧,儿媳妇可指望不上,到时候还得靠闺女。”
    齐沙笑着摇了摇头,农村人的思想,总是奔着最现实考虑的。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齐沙叮嘱了一句,便不说话了。
    王富贵“嘿嘿”地笑着,在门口等张玉芬。
    从老房子里出来,齐沙便要上山去农场。
    “豆子,你看博士后爹来了!”王富贵一脸幸灾乐祸地说。
    齐沙不明所以地看着王富贵,“那不是王大波吗?”
    “是啊,现在村里人都叫他博士后爹!”
    “为什么?”
    “你还不知道吧?王伟都读博士后了,人留在了上海,听说还在那找了个媳妇。”
    “一开始,大家叫王大波博士爹,现在就叫博士后爹了!哈哈哈!”
    齐沙这才明白过来,这话一语双关,村里人都知道王伟的亲生父亲是王淮,不过这些人这也真损!
    “你们可真够可以的!”
    王大波一开始因为别人叫他博士爹,还挺开心,毕竟村里的孩子能考上大学的都凤毛麟角,王伟怎么说名义上还是自己儿子。
    这么有出息的孩子,考上博士了能不开心吗?
    后来王伟又考上博士后,人们变叫他“博士后爹”,一开始他没咋摸过来味儿,后来再有人这么叫他就恼了。
    为此还跟人干了一架。
    可还是挡不住人们背后这么调侃他们家的事儿。
    “行了,大老爷们嘴也这么碎?该走了”
    这时候,张玉芬挺着大肚子从院子里出来了,“是豆子啊,你看这,早知道就不让你给他看病了,一个接一个,累的还不是俺?”
    “嫂子你慢点!”
    张玉芬一边抱怨一边坐上了门口的三轮车,齐沙见状上前帮着拿了一下行李,放到了车斗里。
    王富贵把两个孩子也抱上了车,这才去摇开了车,一屁股跨坐到了驾驶座上,开着车绝尘而去。
    王大波躲在了路边,看着王富贵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接着又看到了齐沙。
    “豆子回来了?”
    “哦,回来看看大家,看看农场,顺便上上坟!”
    齐沙面露同情地看着王大波,心想真是个忠厚善良的人啊!
    现在刘栋替他管理着农场,虽然没什么重大创新和突破,但是胜在日常琐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齐沙也不指望农场挣大钱。
    但这份工作对于狼窝村的村民来说,却是一份难得的保障。
    当初刘栋身患绝症,还差点离婚收场,因为媳妇是相亲认识的,在农村大部分人的婚姻,都是没有感情基础的。
    只有在一起生活几年,有个孩子,细水长流,没有重大变故,他们一般也能白头偕老。
    齐沙这次来,刘栋两口子显然已经磨合好了,夫唱妇随地招待他。
    “这是咱们农场刚摘下的樱桃,你尝尝!”
    “嗯!”齐沙接过他们递过来的果子,送入了口中,“有没有想过嫁接一些新品种试试?”
    “这个得问问农业局的专家,看看有没有好的品种,咱们这小地方怕是接触不到!”
    “这个交给我,我在省里咨询一下!如果有新品种,省城可能会比县城先获得资源!”
    齐沙吃便走,看着他们四年前亲手栽下的果树苗,现在已经硕果累累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我们还在那边的新种了些猕猴桃,都挂上果了,今年八月十五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到时候让人给你送几箱子,也给省城的亲朋好友尝尝鲜。”
    “好,要提前调查一下市场行情,然后再定价格,不然定高了卖不出去,定低了不赚钱。”
    “这......”刘栋有些犯难了,让他种地、养殖他在行,一说到市场行情,他就头大了。
    “这还不简单,到市场上看看,有卖同样产品的就问问价格,多问几家,咱们定个中间价就行。不要有压力,大不了咱们卖不出去的给员工发福利了!”
    “不过咱们的野猪肉和笨蛋倒是很受欢迎,而且都城里人买,也不问价格。”
    刘栋说起这些,就变得健谈起来。
    “别人家也没有啊,咱们是独一份,根本不用咱们亲自出去卖,都是那些商店和超市抢着从咱们这里进货,来得晚了还没有了!”
    生意太好了,刘栋也有些苦恼,“只能按先来后到了,农场就这大产量,咱们又凭空变不出来东西。”
    “上次那个老主顾,因为点事来晚了,货让别人抢走了,还差点跟我闹掰了!谁让你来得晚呢?你说,卖给谁,不卖给谁?”
    齐沙沉思片刻,就给出了指示。
    “你这样,以后限量卖给那些采购商,让他们觉得咱们一视同仁,谁也不得罪,还能吊住他们的胃口,这叫饥饿营销!”
    “哎呀!这个主意好!”
    刘栋眼睛一亮,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说,“要不说你能当老板呢,我咋就没想到这个点子上呢?”
    销售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刘栋便带着齐沙去了奶牛车间。
    经过三四年的繁衍和每年不断地采购新的牛犊子,原来的十头牛,现在成了几百头牛的大基地了。
    生出的公牛优胜劣汰,只留下最强壮的做种牛,其他的长到一定体重后,就送到了屠宰场。
    直接失去活着的权利,就更别提繁衍后代的权利了。
    倒是这些牛在农场吃野草长大,在山上奔走,标准的雪花肉,肉质特别鲜美,所以一听说农场宰牛,县里的有钱人就提前预定完了。
    “咱们的牛肉,也很抢手。”刘栋越说越兴奋,“前两天还有个有钱人,他老婆刚生了孩子没奶,说要在咱们农场买头奶牛,专门给孩子挤奶喝呢!”
    “买奶粉不就行了?他自己能养牛啊?”齐沙不解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