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团宠五岁半,发家从种田开始 > 144.第144章 听得进劝,吃得饱饭
    翌日——
    八月的日头越发炙热,卖早点的人家不再固定在摊位上叫卖,而是挑着胆子走街串坊。
    “吱呀~”
    姜常发推开客栈卧房的东边窗户,然后探头喊道:
    “店家等等,我要买早点,马上下来!”
    “好嘞客官~”
    片刻后,姜常发提着几包吃食上了楼,关上房间的同时,也能听见在说:
    “闺女醒醒,起来吃好吃早点咯~”
    “瑜哥儿快尝尝,这是豆浆,甜口的,还有这麻薯,好香,一定好吃~”
    走廊上路过的跑堂的,听到动静,会心一笑。
    这位客官还真是个疼儿女的好父亲啊,照顾孩子无微不至~
    福宝睡的是小床,昨晚回来前,她在空间洗了个澡,回来后就直接躺下呼呼大睡了。
    宋瑜则是跟姜伯父同床共枕了一夜,说时候,姜伯父的打呼声,吵得他一夜也没睡舒坦过。
    天刚亮,他就起来去了楼下洗漱。
    再有这种事,他一定要说服伯父,开两间屋子。
    “爹,吃完后我们收拾下行李,乘早逛一逛县城,买点东西后就找车回家吧。”
    福宝醒了,洗漱后过来吃早点。
    还别说,味道是比镇上卖的早点好吃一点点。
    “恩,成。”
    姜常发让孩子们先挑着吃,剩下的自己包圆。
    吃饱喝足后,一家三口,拿了行李,去一楼退房.
    县衙——
    后院。
    陶知县醒来后,发现枕边多了一一张纸条。
    “上善若水,天佑尔等。
    赠白银万两,解尔困境。
    临渊居士。”
    字迹磅礴,行云流水。
    陶知县脑子瞬间清醒,后怕不已。
    这人如何进入他的卧室?
    这是何意?
    就当他百思不得其解时,外间传来主簿的急呼声——
    “大人~”
    “大人~”
    “库房出大问题了!”
    片刻后——
    陶知县衣衫不整地来到了库房外头,打开库房后,看到了此生最最最不能忘怀之事!
    满了,库房被成箱的白银,给堆积满了!
    “大人,早上卑职拿钥匙打开库房,库房,库房就变成这样了!”
    主簿又惊又喜,胡子都被自己扯断了一截!
    这不是神仙手段啊!
    这么多箱白银,少数得万两啊!
    谁能这么大手笔,无声无息地送进库房?!
    “此、此事,不得声张。”
    陶知县心头一跳,莫名心悸。
    这,这跟他枕头下的字条内容,完全符合!
    临渊居士嘛,能人也!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任何云彩的临渊居士们,买了许多镇上不曾出现的玩意,大包小包,包车,打道回府。
    等到了镇上啊,自然有李叔接她们!
    而李小田,昨儿忙碌了三回,往返村里与镇上六趟后就没舍得继续驱策牛儿了。
    王六等人也理解,卖了三头野猪,野兔野鸡全都卖了,大赚了一笔。
    剩下两头野猪,说好了今日让李兄弟送到酒楼卖掉。
    一上午的时间,野猪都卖了,李小田也收三百枚铜钱车费,心满意足。
    王六带着打猎的人,一起分了卖野物的六十多两。
    每个汉子,分了五两银子,剩下的零头,王六做主,在镇上买了两壶好酒,一些糕点,带着汉子们前往村长家,作为收留看顾他们的答谢。
    这村长大人虽然是官府的县太爷下令收容他们,但礼多人不怪,以后他们想在这个村子长久待下去,村长大人必须交好!
    这是人情世故,马虎不得。
    老村长是人精了,这点道理还是琢磨的清楚的。
    想到这些汉子打猎的势头,他觉着外来人跟村里人融合融合,以后没准村子更加繁荣昌盛。
    外乡人都以王六为首,王六又很倚重他,未尝不可交好。
    于是收下了谢礼,同时与王六说了村里的情况,没耕田可种,只有后上开荒。
    要么就是在河滩租块水域,然后养珠蚌。
    前者离不开大山,后者来钱慢,暂时也没空闲的水域了。
    还有一条路子,就是在镇上的招工墙上,找活计干。
    只要人不懒,不少胳膊断腿,几乎都能找到活计。
    王六点头,听进去了。
    他在李小田兄弟那儿也得知了这个情况,基本跟村长说的没差。
    既然如此,活着的人不会被尿憋死!
    他回去跟大家伙商量,老弱妇孺留下,将现在的住所修修补补,种点菜吃。
    男人们,大小伙子,随他出去找活做!
    王六走后,村长摸了摸胡子。
    听得进劝,吃得饱饭!
    最怕遇见的是那种听不进去劝,还妄想吃的饱饭的人!
    话说,中午能不能让儿媳妇给他炸点生米?
    他好久没喝酒了,想喝几口啊。
    姜家——
    前院。
    老徐氏昨夜没睡好觉,现在有些犯困,就躺在躺椅上打盹。
    川哥儿搂着小黑,扒拉着爪子,似乎在思考为何自己的手手跟小黑的为什么不一样。
    刘氏在浆洗衣服,尽量让动静小点,不想吵醒了婆母。
    算算时辰,小田兄弟该接着当家的跟闺女她们了吧。
    洗完衣服,她该做午饭了。
    哎,这个天气,热的慌。
    饭菜烧起来又累,家里人也没啥胃口。
    还是下冷面吧,切些黄瓜丝,焯水一边萝卜丝,配上辣椒糊,鲜香的不得了。
    “叩叩叩~”
    “有人在家吗?”
    “可否讨杯水喝?”
    听口音,是外地的,刘氏不想开,也就没动静。
    “汪汪汪~”
    小黄嗅到陌生人的气味,不喜地狂吠,挠门。
    “哎呦~”
    “咋有狗在家,吓死了,快走~”
    屋外传来一声惊呼,随后是脚步声消失。
    老徐氏不知道何时醒了,揉了揉太阳穴,慈爱地揉了揉脚边上的小孙子脑袋。
    好孩子,不哭不闹,省事。
    刘氏挤干净衣裳上的水,甩了甩,铺在竹竿上晾晒着。
    转头看到婆母醒了,后知后觉道:
    “娘,吵醒您了吧?”
    “无碍,不开门,是对的。”
    老徐氏摇头,眯了一会儿,脑子没那么难受了。
    方才敲门的人,听口音就不是这里的,若是翠娘方才开门了,少不得提防。
    她们婆媳两个柔弱女流,哪怕加上两只狗崽子,也不是有心之人的对手。
    “娘,我好似听见了好几个人的脚步声,会不会出事啊。”
    刘氏叹气,头一回遇见这种情况,家里没男人,她不后悔不开门。
    “不打紧,村里最近来了不少人,若是真有事,少不得出力的。”
    老徐氏摇头,安抚了儿媳妇。
    刘氏点头,听婆母的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