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团宠五岁半,发家从种田开始 > 141.第141章
    夜里,福宝神神秘秘地拉着她爹来到宋瑜屋里。
    她跟宋瑜说服了爹爹,明早送货到镇上后,由爹爹带着她们,租车去县里逗留一夜。
    至于做什么,当然是,老神仙托梦,造福百姓啦。
    咳咳~
    正经理由,去县里看看珠宝首饰铺子咋摆放东西的,顺便买些有弹力的彩线。
    镇上没有这种线,但县里有啊。
    刘氏对这些一窍不通,但当家的说就在县里只逗留一夜,她搂着刚睡着的儿子,思索后点点头,她会看好家的。
    老徐氏这里,更好说了。
    福宝之前就告诉过奶奶,连家的库房财物,都是她跟宋瑜弄走的。
    当然了,她们绝对没动分毫不义之财。
    现在知县老爷收容了几百名逃荒的难民,想必县衙的库房吃紧。
    她跟宋瑜商量了,将在连家搬空的财宝,挑出普通的金银珠宝放到县衙之中——
    以解县衙财政赤字!
    老徐氏听了双手合十,连呼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这是好事,救人的大事,积阴德的!
    又问了孙女一些计划,她听着可行,也就松口应了下来。
    一家人通了气,啥事都能成!
    一夜好眠~
    县衙——
    后院。
    陶知县查阅着安置难民的名录,不时用朱笔圈了几笔。
    日前桃县管辖的六个镇,三十二个村,都已经领了五十到六十名的难民。
    对外,他说的是五百多名难民,实际上,真实数据是三倍不止!
    为了不造成百姓恐慌,他这命人传出去的是五六百民数目。
    如此一来,县衙的库房,岌岌可危。
    而府里的赈灾款,一再推迟,怕是,难以准时.
    眼下每个村的村长,从县衙领难民的同时,领去的粮食、银钱,除了原先的县衙库存,便是他私人的补贴。
    然,只足一个月的用度。
    若是赈灾款再不下来,村长们来县衙领赏,届时.
    “叩叩叩~”
    捕头犹豫再三,望着书房的灯光依旧,忍不住进来劝说:
    “大人,夜已深,您还是快回房安歇吧。”
    “周捕头,你也快回去安歇吧。”
    陶知县一愣,随即脸上挂了一丝笑意。
    “卑职领命。”
    周捕头作揖,确定知县大人合上了名录,准备吹灭蜡烛,这才放心离开。
    而陶知县,在确定下属离开后,继续打开名录,仔细观察难民的分配情况
    这么多大老爷们,一直靠官府养着也不成,得找点事出来。
    挖河道,还是修官道呢?
    这钱怎么来?
    他得好好想想~
    翌日——
    川哥儿昨夜醒了闹腾了一会儿,导致早上睡的正香。
    正好,福宝跟宋瑜离开的时候,没有惊动这家伙,顺利,耳根子清净。
    李小田是知道嫂夫人带着大侄女想在镇上开首饰铺子的,故而对于常发哥说带孩子们去县里买点开铺子需要的东西后,一点也没怀疑。
    今儿他的目的就是送货进货,回村后再拉那个王六,野猪之类的去镇上卖。
    然后就是夜里在瑜哥儿屋里打个地铺,守护常发哥一家老小!
    吼吼吼~
    “哞哞哞~”
    牛儿心情似乎也不错,精神气好得不得了。
    出村的时候,一些陌生人看着牛车,露出渴望又好奇的眼神。
    其中,有一对年幼的兄妹。
    福宝正好对上一个小丫头的眼神,眼神亮晶晶的,干净的很,就跟,小的眼神一样。
    宋瑜跟福宝背对着姜伯父还有李叔,又是坐在马车尾部,小动作大人看不见。
    “不许看别人。”
    啥?
    福宝眼前一黑,反应过来,被宋瑜遮目了。
    “我看那个小女孩哦。”
    “女孩也不许看。”
    宋瑜视线对上的却是一名少年,对方面容白净,虽着粗布麻衣,却难掩少年的神韵。
    恰好对方视线落在小不点未婚妻身上,莫名地,他心里有点不舒服。
    “瑜哥哥最好看了,我看你总行了吧?”
    福宝亏得是现在年岁小,要不然这么肉麻的话,她可说不出口。
    “.”
    宋瑜没说话,但是掌心却是落下了。
    福宝目光灼灼地望着宋瑜,仿佛要将对方看出个来。
    拜托,鱼目岂能与珍珠媲美?
    宋瑜是她的童养夫,是她的人,她岂会移情别恋?
    除非,宋瑜长大后,移情别恋,他不要她,她亦不会要他!
    左右还有近十年的光阴,谁也说不准未来会是如何
    牛车离开大河村后,村民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这老姜家的生意越来越好了啊。
    可不是嘛,每日都要去镇上送货,再拉一车牛肉,猪下水回来,生意能不好嘛!
    我瞧着坐在车尾的是姜家的小福宝跟她的童养夫吧?听说下个月那孩子就要去镇上读书了~
    女婿等于半个儿子,这姜常发的亲儿子才多大?
    这未来女婿要是能念出来,不也是姜家飞黄腾达!
    新来的难民家小孩听的津津有味,不约而同地羡慕起方才坐在牛车上的女孩子。
    “叶儿,回家了。”
    “恩恩,哥哥等等我。”
    兄妹二人刚去了河边摸田螺,如今是几家人合住在一个院子里,一间屋睡一家人。
    吃食都是村长安排人做好送来的,但也说了,只送一个月。
    后头的吃食,得靠他们自己想办法。
    只要他们不偷不强,村长没什么意见。
    若是犯了众怒,那就不好意思了,该怎么罚,就怎么罚,严重的赶出村,送官!
    他们一路流浪,逃荒,对现在安宁、和平、吃饱喝足,有地方安歇的日子,真的很珍惜很珍惜。
    这田螺,在水里养几天吐泥,再提到镇上叫卖,也许,也许能赚几枚铜板?
    但凡有赚钱可能的事,兄妹二人都不会放过。
    钱氏在院子里洗衣服,院子里有水井,吃水方便的很。
    洗着洗着,她鼻间就有些酸涩。
    这是当家的衣服,如今当家的没了,这衣服,她睹物思人,不如就洗洗,晒干后改一改,给儿子穿。
    “木子他娘,你那事你尽快想想,你一个妇人,想一个人带大孩子们,太难了。”
    “哎,刘婶,我知道的,我会考虑的。”
    对面房里走出一个老妇人,面对对方的善意提醒,钱氏吸了吸鼻子,笑容勉强地应了应。
    至于她心里怎么想,只有她自己知道。
    最近合肥下大雪,冻着了我,脑子不清楚,码字不行,日更还是会4000字2章,就是暂时不能及时一起发,会延迟,请姐妹们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