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团宠五岁半,发家从种田开始 > 122.第122章 拜师学艺

122.第122章 拜师学艺

 热门推荐:
    锦绣布庄——
    后舍。
    谢锦绣爱不释手地将巨幅屏风展开,仔细检查细节的同时,忍不住惊叹:
    “鬼斧神工,哦不,巧夺天工!”
    这刺绣手艺,这技法,阵脚缜密,配色创新大胆,实乃上好的佳品啊!
    “谢掌柜的谬赞了。”
    刘氏谦虚道,听到对方夸她绣的好,这种肯定,她听着心里快活的不得了!
    “只不过,这价钱嘛,恐怕不能按照咱们之前谈的来了。”
    谢锦绣微微一笑,假装很为难的样子。
    刘氏心里一个咯噔,什么意思?
    难道谢掌柜的要出尔反尔?
    别啊,她绣了快小半年了,费的心血,那是无法估量的。
    “好啦,姐姐不逗你了,大妹子,这副屏风,姐姐我觉着不只值十两工钱,这样,姐姐给你加五两,十五两,你看如何?”
    谢锦绣掩帕笑道,她已经很久没收到过如此出色的绣品了!
    从细节上看,就知道“绣娘”得多用心。
    十两银子,不够公道。
    十五两银子,是她能拿得出手,且不亏本的价钱。
    “十五两?谢掌柜的,你真的愿意多出五两来收?”
    刘氏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啊!
    这比她原来谈的工钱,高多了!
    “大妹子,我说实话哈,你这刺绣手法,无可挑剔,又是创新了,若是在京都,那远不止这些工钱。
    只可惜咱这是小地方,能买得起这屏风的人家,自然没京都那边富有。
    故而,姐姐我,也无法再加多高的工钱了,还望见谅。”
    谢锦绣爱不释手地让人收起屏风,同时没有隐瞒,说了个大概。
    这让刘氏更加坚定了,就将刺绣交给谢掌柜的。
    这人啊,要有知足常乐,知恩图报的心。
    “谢掌柜,多谢,那就依你,十五两银子,咱们货银两迄。”
    “好,我就喜欢大妹子痛快的性子,我这就去拿十五两,哦不,十六两银子。”
    谢锦绣笑容满面,差点忘了,还有针线的押金。
    如今绣品没问题,她理应退还这押金。
    姜常发在布庄外头等了好久,浑身都是大汗淋漓。
    擦了又擦,额头的汗水仍是顺着脑门流下。
    又等了一会儿,他喝完水囊里大胆水后,终于看到媳妇儿从布庄里走了出来.
    刘氏招手,笑盈盈地喊:
    “当家的,来搭把手。”
    她买了三匹布,准备拿回家给家人做夏衫。
    “哎,来了。”
    姜常发赶忙起身,上前接下媳妇儿抱着的布匹,脸上洋溢着甘之如饴的笑。
    谢锦绣送人送到铺子门口就止步了,见刘大妹子夫妻恩爱,识趣地摆摆手作别。
    这人啊,就是不一样,这有的女人命就是好,男人不变心,从一而终
    姜常发将布匹都整齐码放在牛车上,随后扶着媳妇儿上车坐好。
    擦了擦汗后,想到难得陪媳妇儿来镇上,没孩子们羁绊,于是他说:
    “渴了吧,快上车,我带你去喝凉茶。”
    “喝什么凉茶,水囊里不还有水吗?”
    刘氏坐稳后,将油纸伞打开,试图遮些日头。
    “害,太热了,我给喝光了,走,我请客,请你喝凉茶。”
    姜常发摸了摸鼻子,他喝光了也不怕,不远处就有凉茶铺子。
    这鬼天气出门,要对自己媳妇儿好点。
    刘氏拿起水囊,晃了晃,确实没水了,不由嗔怪地望着当家的道:
    “不去接小田兄弟了吗?”
    “不接了,他啊,有正经事,忙着呢。”
    姜常发傻笑,接什么接,人家忙着相看姑娘,他们去不是坏人家事了嘛。
    “好,那说好了,喝最便宜的凉茶就好。”
    刘氏微笑,虽然家里条件好了,但钱她还不是很舍得。
    如果是给孩子们,给婆母钱,她不会节省,但在自己身上,还是能省就省吧。
    “嗯嗯。”
    知妻莫若夫,姜常发知道媳妇儿不舍得钱,但凉茶不就那几样,也不会贵哪里去的~
    凉茶摊子就在不远的地方,走几步路就到了,两口子有说有笑,点了一壶凉茶,等的过程中,忽然听到了有人在喊——
    “卖螺蛳粉咯,越臭越香咯~”
    “螺蛳粉?这不是岳父大人在做的生意吗?”
    姜常发闻言一个激灵,实在是之前有人冒充他们家卖卤味,吃坏人的肚子一系列的麻烦事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了!
    刘氏亦如是,自家卤味前不久也出了麻烦事,现在听到螺蛳粉在平安镇上叫卖,心里慌的不行。
    凉茶上了,两人都无心去喝。
    “当家的,你去打听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好,你在这等我,我去去就来~”
    姜常发东张西望了一番,凉茶铺子没什么壮汉在,都是些老弱妇孺,他离开片刻,应该无碍.
    “螺蛳粉多少钱一碗?”
    “三文钱,我这可是真宗的大溪村刘氏出品的螺蛳粉啊,这汤汁,都是每日现熬的,可没隔夜过!”
    “倒是跟桃镇上那家卖螺蛳粉的价格一样,给我来一碗,尝尝味。”
    “好嘞客官,不好吃不要钱!”
    姜常发来到摊位后,才发现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是大成哥!章大成!
    他真是糊涂了,忘性大,大成哥的声音都忘了!
    “常发?!”
    “大成哥!”
    章大成发现了姜常发,赶忙将手里的活计交给他媳妇儿还有老娘,就连九岁的大儿子也都在忙前忙后,自己则是忙碌中抽空来打声招呼——
    “好啊你小子,来了也不吭声,我还以为我眼了呢!”
    “我媳妇儿之前领了绣活,今儿来交货,这不天热,在前头喝凉茶来着。”
    姜常发自然不会说真实情况,换了说辞。
    既然是大成哥,那应该不至于是偷师学艺卖假货。
    “怪不得呢,你去喊弟妹来吃碗螺蛳粉啊,这可是二叔公传给我们家的手艺呢!”
    章大成拍了拍常发的肩膀,简单说了下自己的情况,算是交个底。
    原来,他在码头干活的时候不小心受伤了,右臂断了。
    包工头给了一笔赔偿,让他回家休养。
    但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家的情况,哪里容得了他不干活啊。
    刘家人在村里收螺蛳,收黄鳝,他就带着儿子摸螺蛳,捉黄鳝。
    一来二去,就起了拜师学艺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