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团宠五岁半,发家从种田开始 > 116.第116章 嘴甜的孩子,有糖吃
    隔天上午,老村长顶着烈日来了。
    这回,带来两个消息。
    一个是,经过他的打探后,村里许多养蚌珠的人家都表示,只要谁家出钱高,就卖给谁家。
    另外一个消息是,用不了多久,村里会来十一户难民,大概五十六口人。
    收容这些难民,对大河村有税收上的好处,可以免税收三年。
    其次每户可领一两银子补贴,半年后,若安稳落户在大河村,县衙奖励一户一两银子。
    除了实在的好处外,若是难民在村里犯事,村长可自行处置,生死不论。
    所以的所以,村长经过慎重考虑后,也就领了十一户难民,五十六口人。
    这些人来村里,少不得得住吧?
    村里空置的屋子也不少,倒是可以捣鼓出来,然后安排难民入住。
    这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姜家现在今非昔比,他此行目的,也是提前提醒,卖个好。
    “正好,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行个方便。”
    老徐氏听懂了村长的弦外之意,心想真是只老狐狸。
    不过,眼下小田的事还需要对方搭把手。
    “何事?”
    老村长没敢直接应承,先搞清楚是什么事。
    “小田这孩子实在可怜,都这么大的小伙子了,还没个媳妇热炕头。”
    “谁说不是呢。”
    老村长附和,这事他看着也难受。
    好好的小子,熬了这么多年,结果还是孤家寡人。
    他要是早点捅破小田不是李家人,会不会现在小田早就娶着媳妇了?
    “翠娘,茶好了吗?”
    “好了,这就端来。”
    在厨房里的刘氏听到婆母询问,很快应了一声。
    接着将烧开的水,倒入放了茶叶的水壶里,茶香四溢。
    老徐氏等儿媳妇端来茶后,示意村长尝尝,接着说:
    “实不相瞒,我家卖卤味,确实挣了点小钱。”
    这事也瞒不住,与其让村里人继续瞎猜,生出事端,不如就坦诚点。
    “徐嫂子好魄力~”
    老村长竖起大拇指,活这么久还是头一回听人如此坦诚。
    “都是幸苦钱,猪下水多臭不用我说了吧?为了洗干净,劳民伤财,就不提了。”
    老徐氏苦笑道,话中真假掺半。
    铺垫好后,她继续道:
    “小田在帮我家干事,我跟常发两口子商量了,预支两年的工钱给小田盖房子,这地皮,让小田在挑,挑好后,这地契啊,起房子啊,找人,买东西都需要你帮着操心操心”
    村长听了,心里说不惊讶是不可能。
    预支两年的工钱,盖房子啊,哪怕两间,少不得六两,这小田,因祸得福,否极泰来了啊!
    “小田是我看着长大的,他是个好孩子,放心吧徐嫂子,若是他看好地了,跟我知会一声,我来帮他安排”
    有了村长的表态,老徐氏也就心安了。
    “喝茶,这茶是芙蓉酒楼掌柜的送的,说是什么龙井茶,我们也不懂好不好,等会我让翠娘都给你带走。”
    “使不得使不得,这是好茶,徐嫂子你留着自己喝。”
    “我哪里会喝茶,我们一家子都喝不惯茶,还是白开水适合咱家人喝。”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对了,说到白开水,我听说大溪村有小孩不注意,喝了生水,肚子里长了好多虫子.”
    “那可真遭罪啊。”
    “可不是嘛。”
    “翠娘听见了吧?记着,咱家以后的水,都要烧开了喝。”
    “嗯嗯,听清楚了。”
    东边屋里——
    姐弟二人斗智斗勇累了,纷纷躺在席子上乘凉。
    球球就站在小茶几上,昏昏欲睡。
    屋里虽然阴凉,但还是有些闷热。
    于是,福宝推开窗户,让凉风灌入。
    乍然听到虫子,立马就联想到前世在孤儿院的时候。
    孤儿院孤儿太多了,院长舍不得请护工,压根就照顾不过来。
    很多时候,她们喝的就是生水。
    也就是那时候,她跟小伙伴们,肚子里都长过蛔虫。
    蛔虫喜水,半夜渴的不行后,就到处钻。
    肚子疼是常态,更恶心的是,也许是拉大号的时候拉出来生龙活虎的白色蛔虫。
    要么是半夜口渴,喉咙犯恶心,伸手去捞,掏出蛔虫也是常态。
    恶心啊,但是又能怎么办?
    不喝水就要渴死,肚子饿,没有食物,只能喝水充饥。
    后来,有公益活动,捐赠了一批打虫药,吃下后,肚子里的蛔虫死了,拉出来就没事了。
    热水的问题,后来是有个好心人,捐赠了一套设备。
    后来的几年里,她跟小伙伴们,再也没有因为喝生水而闹肚子,生虫子了.
    收——
    从思绪里走了出来,一抬头,村长爷爷已经离开了一会儿了。
    刘氏清扫桌面的时候,发现闺女趴在婆母屋子的窗台上,不忘吓唬道:
    “福宝,刚刚你村长爷爷说的话记下了,不能喝生水,喝了肚子里长虫子哦。”
    “嗯嗯,知道了娘。”
    福宝一头黑线,她又不是臭弟弟,她可不敢喝生水!
    “好了,快回去,别摔下了,等会娘将井下的西瓜捞出来,开了给你们分了吃。”
    知女莫若母,刘氏对闺女十分了解,轻松拿捏命门。
    “嗯嗯。”
    福宝一听有冰镇的西瓜,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
    不是西瓜多稀有,而是在井水里待过的西瓜,吃起来贼爽!
    不仅仅是消暑神器,还是炎炎夏日的救星!
    也许有人要问她,怎么不知道硝石制冰?
    知道啊,但是在这个时代,硝石是被严格管控的物质,平民老百姓,压根买不到!
    厕所旁的硝,咳咳,茅坑臭就算了,乡下的茅坑有几家是用砖头砌的?
    有空弄这点硝,不如多画几张图纸!
    今年是来不及了,等明年吧。
    冬日时,她带宋瑜,一定多储存冰块!
    “娘,我想吃凉皮了,你给我做好不好?”
    福宝撒娇,热腾腾的饭菜,她现在没有任何胃口。
    “这玩意多费面粉啊,你啊,真是嘴刁。”
    刘氏闻言叹气,闺女说的凉皮,她做过一次,费了好多的面粉,才得巴掌大的面筋
    “嘻嘻,娘,今儿做多点吧,咱全家都管够~”
    “怕了你了,看好你弟,我跟你奶商量商量再做。”
    “嗯嗯,娘最好了~”
    “小马屁精~”
    嘴甜的孩子,有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