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为官二十年:从副镇长到省委书记 > 第591章 全省大发展!
    第591章 全省大发展!
    聘任制公务员的顶层设计方案一出来,就开始了招聘程序,省委组织部从源头上拦住了萝卜坑的情况。
    同时在后面的面试考察环节也是省委组织部来做!
    一时间,许多的专业人才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首先,年薪普遍在在二十万以上,最高可以到六十万。
    这个水平的薪酬其实很有吸引力了,毕竟一些传统企业的高管也就是几十万的年薪罢了,对于互联网高科技的行业从业人员也有吸引力。
    毕竟拿到百万年薪的永远是少数!
    因为私企的考核更加严苛,而在政府的考核之中,大概是到不了那种程度的,而且来应聘的基本都是三十岁之后的人才,在这里工作三年,也容易躲过三十五岁的危机。
    而且,有了政府部门的从业经历,加上之前的私企从业经历,这会极大的增强他们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这个聘任制公务员很有吸引力。
    周阳的想法就是,让全国的人才尽可能的集中到中原。
    虽然他们 之前也有各种人才引进制度,但是不如这一次的针对性强。
    .....
    四月底不知不觉就到了,周阳也要回一趟京海,和家里人过节。
    四月三十号这天下午,周阳坐车到了高铁站。
    很顺利,车子没有晚点,晚上将近八点的时候到了京海高铁站。
    弟弟还是老规矩,开车来等他了。
    上了车之后,周军就打开了话匣子:“老哥,我都想去你们那当公务员了!”
    “为什么?”
    “你们给人开五六十万的年薪,谁不心动啊!”
    弟弟周军如此说道。
    “哈哈,你要是想来,就给你们的省领导提建议,也这么搞!”
    “其实这边也有这个政策,但是搞的范围不大,中原那边倒是声势浩大,不怕出事?”
    “怕出什么事?我们做决策的一定不是仅考虑政策带来的消极后果,也要看到好的一面,只要利大于弊,就没有问题!”
    周阳如此说道,同时也给了周军很多的启发,正如他老哥说的一样,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再好的政策也有缺点,只要利大于弊就行了。
    “嗯,老岳丈今天也回来了!比你先还先到家!”
    周军如此说道。
    “嗯!”
    周阳不知道老师回来干嘛,不出意外应该是有事找他。
    “对了,我那个大侄子今年不是提前高考吗,他也同时通过了学校的专门搞的测评,只要是高于一本线六十分,就能够录取到清北!不得不说,大侄子的这智商真高!”
    周军口中的大侄子,就是周阳的儿子,算是按照天才的路子走了,要不是他们压着,估计初三毕业就直接进入少年班了。
    不过,他和妻子商量决定,还是不要这样,毕竟孩子需要成长,太早的接触大学的知识,进入成年人的世界不是一件好事。
    多少少年天才最后成了伤仲永,这些都是因为为人父母的太过于揠苗助长。
    所以,才决定在这个时候进入大学,已经是接近成年人的身体素质和心智,这样进入大学他们才放心。
    “现在他自由了!”
    周阳也是感慨,那个每年除夕都在写作业的学生,今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了。
    “嗯,确实自由了,听说你给他买了个手机?”
    “这你也知道了?”
    “当然,他把手机藏书桌的小阁子里面,嫂子打扫房间发现了,差点就打起来了。”
    “差点打起来,这么严重?我怎么一点消息都没听到?”
    周阳问道。
    “还不是嫂子怕影响你工作,本以为是这个小子拿压岁钱偷买的,我们还教育了一顿!”
    “最后怎么知道是我买的?”
    周阳笑着问道。
    “还不是因为嫂子要赶他离家出走,因为大侄子的的压岁钱都被嫂子提前收走了,大侄子没有钱买手机的,以为是他偷的或者借钱买的,因此吵架冷战,也是通过学校的测评之后,大侄子才说是你买的!”
    周军说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无奈的看着自己的老哥。
    “哈哈,我儿子不错,放在民国时期,适合到地下工作!”
    周阳对于儿子这种不轻易出卖队友的行为很是赞同,虽然有些时候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能保守住秘密是一个很好的品质。
    “哈哈,嫂子也是这么说的!不过老师也安慰我们,说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受到影响,嫂子也就不管了!也就是昨天,他们才重归于好!”
    “嗯,本来就没多大事!”
    周阳不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他相信自己的儿子有这个自制力,不会因为手机而荒废学业。
    “哈哈,你晚上好好承受嫂子的怒火吧!”
    弟弟周军笑道。
    周阳也是笑了笑,开始期待如何和老婆解释自己这一行为的合理性!
    .......
    不多久,他们就到了财大小区。
    上了楼,看到一家人都在,都知道他要回来,所以也都到了。
    儿子还在做最后的冲锋,毕竟高考只有三十多天了!
    “吃饭了!”
    看到周阳回来了,苏婉仪也宣布晚餐开始了。
    吃过饭,周阳和老师在一旁喝茶。
    “你们搞的那个公务员聘任制招收的人不少啊?”
    姜万年之所以这么问,并不是因为这是一个新政策,相反南月很早就有这个政策了,但是搞这么大的规模的只有中原。
    “嗯,我们中所以这么干,是因为很多公务人员从学校出来就进入体制,不了解老百姓的生活也不了解产业的发展,让他们来做事,往往达不到预计的效果!说句不好听的,一个大型私企的中层干部相当于十个公职干部,但是我们给的薪资却不到对方的十倍!”
    周阳如此说道。
    “哎,你说的也有道理,最忙的如法院这样的部门,法官从年头忙到年尾没有休息,但是占据大部分人编制的后勤以及办公室人员的比例却从年头闲到年尾,如医院学校这类的单位也有类似的情况,忙的忙死,但是很多人还是太清闲了!”
    姜万年虽然是级别很高,但也是从基层上来的,知道一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