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为官二十年:从副镇长到省委书记 > 第588章 聘任制公务员!
    第588章 聘任制公务员!
    这个场景让周阳想到了当年自己对着宪法宣誓的场景,当时一同宣誓的还有省高检的汪文华,不过对方不久之后就被拿下。
    事实证明,对着宪法宣誓的不一定是好人,一些干部虽然对着宪法高歌,但内在又是另一回事。
    他只希望这个秦国盛能够不一样,毕竟也还不到五十岁就上了正部级,前途光明!
    宣誓结束之后,秦国盛正式担任省长!
    会议结束之后,周阳主动上前恭贺。
    “恭喜省长了,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大展光芒了!”
    周阳笑着说道。
    “这一切离不开书记您的指导,相信在您的领导下, 我们的工作一定会有新的成果的!”
    “嗯,我也相信!”
    周阳和这位聊了几句,随后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省人大今天审议的两个议题其实都是走个过场,比如他的新政,在三月初就开始正式的实施了。
    现在周阳在等结果!
    周阳的新政在开始之后,各地级市也是充满了热情,毕竟周阳允诺了一个省委常委的名额,大家都想上去!
    孙大伟一批商人也在圈内传达中原新政,所有的商人都对这个政策感兴趣。
    为了招商引资,地级市也是各项政策不断,以前很多政策没办法实施是因为省里面管着,现在不用担心那么多了,他们就拥有省级的审批权限。
    周阳没有给这些地级市划定太多的红线,除非似乎一些具有严重污染并且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减轻的项目,他都是原则上允许建设的。
    他这么做,自然是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但是他觉得自己有必要这么干,也只有这么干,才能激发中原的活力。
    之前的中原看起来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前五,但他很清楚,一个亿的人口一平均就是全国倒数。
    但是中原确实全国世纪失业率最高的的地方之一,彩礼最高的地方之一,房地产烂尾最多的地方之一,人口流出数量最高的地方之一,遭受歧视最高的地方之一。
    这么多第一,全都是负面的第一,这说明这里的情况不如想象之中的好。
    他接下来的几年就是要彻底的扭转这一个局面,在中原打下持续向好发展的基础。
    ......
    三月在不知不觉之中过去了,接下来到了四月份,中原的天气愈发的温暖了,各项建设也开始了。
    中原的建设也是愈发的快速,房地产的建设在高标准的要求下,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加速的趋势。
    之前,中原房地产开发商经常挪用资金,后来他强制要求补充足够的资金,不服就行政处罚,这样做确实客观上导致去年的房地产开发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资金快速到位而加速了开发。
    但是长期来讲,肯定是不利于地产商对中原地产业的信心。
    但是今年开始,房地产市场的信心逐渐的恢复,哪怕高标准,高要求,他们也愿意来开发。
    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原的营商环境大大的变好。
    周阳的政策似乎法无禁止即可为,而且是任由地级市去判断一样业务的好坏。
    但是缺点就是,他们需要大量专业的人才,尤其是产业人才!
    这天,叶长亭来找到周阳,讲起了这件事。
    “书记,这个产业人才确实匮乏,体制内根本就凑不齐这个人手,导致一些产业无法及时落地!”
    听到叶长亭这么说,周阳也点点头:“我们可以搞聘任制公务员,从社会上招具有复合背景的产业人才!”
    “聘任制公务员有些地方倒是开始搞了,一般都会给与较高的薪酬待遇!签订有聘用期限的合同!”
    “嗯,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按照市场化的要求给予优渥的薪酬,首次签订三年期的合同,每年阶段性考核,三年之后总体考核,复合要求的可以继续续聘,或者转为正常的公务员,不符合要求的解聘!”
    周阳如此说道,他是比较支持的。
    中原地区的公务员薪酬待遇不高,对高端产业人才没有吸引力。
    所以才搞聘任制!
    目前只有开发区经开区的工作人员薪酬待遇可以,他们大部分也不是公务员,但开发区经开区的数量有限,不能囊括足够数量的高端产业人才,而且薪酬待遇也不是太具有吸引力。
    “嗯,书记您的建议戳中要点,具体的薪酬水平就让各地级市自己去决定,您看如何?”
    叶长亭问道。
    “嗯,我们只给总体思想,具体的情况让他们自己决定吧!”
    周阳也觉得,还是好干预为好,毕竟每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工资的多少是他们自己根据自身情况要决定的事情!
    “好的书记,我去拟一个总体思路框架给您和省长看看!”
    “嗯,好!辛苦了!”
    周阳点点头。
    周阳其实有一个很大胆的想法,那么就是希望中原地区,非核心安全以及涉密部门,尤其是针对商务或者需要一定专业水准的部门推行聘任制。
    这样的话,他们就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干部队伍的水平问题。
    毫不客气的说,当前进入干部队伍的大部分人是什么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招收他们的目的其实就是写材料,而不是真的干实事。
    但是,实际的工作中,如涉及到各类产业,就需要各种专业人才,虽然部分专业确实对口,但这些人都是大学生刚毕业,缺乏产业经验。
    开发区确实招收了一部分有产业经验的,但他们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身份,收入也不是很高。
    他的想法是让工程师进入政府,用理工科的思维来解决政府工作之中的问题。
    他觉得可以从这个聘任制公务员开始,让地方去尝试,看看效果。
    前世虽然也有这种形式的公务员,但是参与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家没有动力去推动这个东西。
    ......
    叶长亭的工作效率很快,当然下面有政策研究室有秘书,一个星期就出来了一个框架。
    他首先是找了省长秦国盛,让对方看看这个思路是否可行!
    但是秦国盛在拿到了这个框架之后,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