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镇北王世子,带上老爹造反! > 第221章 准备彻查,贪官污吏!
    第221章 准备彻查,贪官污吏!
    极北之地。
    大周,皇宫中。
    楚峰静静地听着下方那名锦衣卫对于大卫王朝最新情况的汇报。
    “禀奏陛下,近日大卫王朝近四成百姓逃入我大周,引起大卫与我大周边境三大州府的恐慌。”
    “他们为了瞒过大卫高层,擅自私设关卡将还未来得及逃过来的百姓关押,并且以【叛敌免罪】为由,从他们身上搜刮财物,除补足那四成逃逸百姓的税务外,还大量的从中攫取利益!”
    “目前那三州百姓已然苦不堪言,却没有任何的办法,民心已然背离了大卫!”
    听完这名锦衣卫的汇报,楚峰若有所思:“没想到这群大卫官吏治理起来不怎么样,在搜刮钱财这种歪门邪道上倒是有几分功力。”
    他冷笑一声:“就让他们继续搅和下去吧,等到他们将大卫都给搅和的天翻地覆了,到时候就有意思了。”
    或许自己可以再加把火……
    想到这,他对着下方的锦衣卫吩咐道:“暗中给那些关在牢狱里或者被剥削的大卫百姓送点东西,并且让他们先忍着,届时大周出兵之时,这些人将成为我们最好的助力!”
    “是,陛下英明!”
    那名锦衣卫脸上先是一愣,旋即想到了这条计策实施后能够为大周积蓄多少民心,不得不由衷感叹楚峰的智慧。
    “臣等先行告退了,愿陛下安康。”
    正当他起身准备前去办事的时候,楚峰却又忽然叫住了他。
    “等等,还有一件事。”
    锦衣卫骤然回头,刚好对上了楚峰的眸子,但他却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因为他发现,楚峰的眼神有些阴郁,甚至有些骇人。
    没错,此时的楚峰忽然想到了一种十分可怕的可能。
    既然大卫王朝有这样的贪官污吏,那么他大周占据了这么大的极北之地,会不会也有呢?
    这个想法一经出现,便犹如野草般在他的脑海中疯狂生长起来。
    虽然知道自己治理下的大周已经是整个世界百姓生活水平最好的王朝,但是这么大一块地方,再加上前朝的那些官员余孽自己也没赶尽杀绝,指不定这些年他们就逐渐放肆了。
    若是真的存在这种情况,自己刚才的嘲笑不就变成回旋镖,打在自己的脸上了吗!
    这样的事情,楚峰绝对不允许出现在自己的大周。
    于是,他叫住了锦衣卫,又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传我旨意,暗中去查探一下大周的官员,看一下有无存在贪污现象,如果有,将名字一个个的都给我报上来!”
    咕嘟。
    一名天象境的高手气场全开,身上杀意凌然的样子有多么可怕,现在这名锦衣卫算是彻底见识到了。
    他咽了口唾沫,有些紧张地问道:“陛下,大周幅员辽阔,官员数不胜数,如果需要暗中彻查,需要对锦衣卫进行扩编,您看……”
    楚峰丝毫没有犹豫,将一枚锦衣卫转化令牌给甩了过去:“多安排一些人手,不要担心不够,此次彻查行动必须确保每一位官员都给查的干干净净!”
    得到了楚峰的全力支持,那名锦衣卫顿时直起腰杆,下了军令状:“是!臣必定完成此等重任,如若不成,愿以命赎罪!”
    看着锦衣卫逐渐远去的背影,楚峰眼中的阴郁愈来愈。
    虽然锦衣卫还没有去查,但是他心中已经有了预感,这次的彻查行动说不定真的会查出一些妖魔鬼怪出来。
    当天夜里。
    足足三万名锦衣卫从京城出发,朝着大周的四面八方赶去。
    他们犹如黑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大周每一座城池和县城村镇的角落。
    一场浩大的清查行动,在毫不知情的大周官员团体中展开……
    …………
    大周南部。
    南部地区靠近中域,水土相较于原先还是蛮荒之地的北边,这里更加的富饶。
    富饶之地,自然经济人文也更加繁荣。
    即使是一个小村镇,也是人人都筑起了高楼穿起了罗衣,生活水平可谓是吊打对面的大卫王朝。
    但俗话说得好,人的欲望往往是无底洞。
    有些人吃得好穿的好了,不但没有感到幸福和满足,相反,还觉得远远不够,心底竟然对大周都产生了一丝怨气。
    没有能力的人,有怨气也就罢了,毕竟该过还是得过。
    但如果是有能力的人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那么那片区域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罗田镇,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虽然在大周统一极北之地后,这个地方也变得更加富裕了。
    但是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却并没有提高太多,这一切都是因为当地的镇官——罗独!
    罗独,原本并不是镇长,而是镇子上一名喜欢吟诗作对的秀才。
    没错,在大魏王朝还未覆灭的时候,这家伙凭借还算过得去的才识,考了个大魏的秀才。
    他家里原本是一户贫农,但是考上了秀才后,大魏官府赏了一间屋子还有一些良田,生活倒也好了很多。
    但是这罗独啊,他读书读的人都不愿意动了,家里明明有田,他偏偏不种!
    只可怜他家的老父老母,为了供养他考取功名,刚过不惑之年便白了一半的头。
    原本以为罗独考取了功名后会好过很多,但没想到这罗独除了吟诗作对外,啥也不会。
    于是这二老只能长叹气,还是得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
    唯一的变化可能就是从原本的给地主劳作变成了为自家劳作,看起来确实是好了许多。
    但是劳作终归还是劳作,它依旧是一件比较累人的活。
    原本就因为为了给罗独读书而劳作过度的两位老人,某天中午一下子双双中暑,栽倒在田里。
    结果因为没人注意,硬生生地在田里憋死了!
    还是附近的邻居路过的时候,才发现田地里的二老,这才将两人给拉了回去。
    如果这罗独身为家中唯一的青壮劳动力,能够帮忙干点活,或者去看一眼的话,夫妻俩都不会死的这么惨。
    只能说家有不孝子,家散的也就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