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极品驸马爷 > 第二百九十九章 辉煌牌炉灶
    虽然自己今天又趟了趟浑水,不过好在也让陈坤暂时先忘记要带他去见太上皇的事儿。
    等陈坤反应过来正事还没办时,天都已经黑了。
    在凤鸾殿和皇后一阵亲密讨教之后,陈坤目光柔和的搂着怀中的女人,言语间却有种说不出的疲惫感:
    “玉娇,今天镇国公夫人突然入宫,与你说的可是婚约之事?”
    皇后依偎在他怀里,神色间却有些惋惜。
    轻轻叹了口气,无可奈何道:“唉,确实是婚约之事,只可惜是拒绝。”
    陈坤有些意外:“莫非是镇国公的意思?”
    “陛下莫急,这件事情……”
    她将孙月娘的说词转述给陈坤,亲也不由哀叹一声:“将门之女到底性子刚烈,那丫头宁死也不愿嫁给胜儿。
    既非为良配,我想着也无需强人所难。”
    陈坤若有所思:“是不想强人所难,还是想顺水推舟,去成全老六?”
    被看穿了心思,皇后微微一笑,“陛下,珏儿也已经到适婚年龄,如今又封王赏了封地,总不能一直孤寡一人啊。”
    “所以,你打算撮合他和李家那丫头?”
    “郎有情,妾有意,为人父母不也应该成全儿女吗?”
    话是这么说,可陈坤也有自己的顾虑。
    李家的女儿尤其是寻常人物?
    如今镇国公手握兵权,在军中威望颇深。
    他的脑袋偏向谁,那谁就多了一笔强大助力。
    陈坤哪不明白陈珏的心思,他想要去争,可那个位置在他心里只
    能是太子的。
    陈珏屡获功劳,若给了他这样一座靠山,又让太子如何自处?
    “为何偏偏是那李家姑娘,若是别家的,朕又怎会棒打鸳鸯?
    这件事,还是需要慎重考虑。”
    “陛下……”
    “玉奴,你最是体贴,也该理解朕的良苦用心。”
    皇后垂下眼眸,无可奈何:“臣妾心中了然,可那孩子平日老实……嗯嗯,应当不会有多余的心思。”
    陈坤心里烦,也不想因这件事与皇后争辩,索性转移话题:
    “是你我之间就别提那些烦心事了,当时听说最近太子居然开始吃家里佛,你可知晓?”
    皇后愣了愣,“只是听说他找了个小和尚带在身边,说是想要礼佛让自己心静。”
    陈坤苦笑道:“有那心思,倒不如多读几本书,多为民生考虑一下。”
    “总不能大难不死,就打算皈依佛门了吧?”
    公孙皇后赶忙惶恐道:“陛下,这其中肯定是有缘由的。”
    “无论什么缘由,朕还听说他对自己的太子妃非打即骂?”
    皇后愣神片刻,只能道:想必是最近压力大了,臣妾明示就去东宫看看,稍微开导一下。”
    陈坤不屑道:“他大难不死还是庆幸,那还能有什么压力?
    如今还只是太子,若诸多小事都难以承受,日后又如何堪当大任?”
    虽然陈坤只是吐槽一下,公孙皇后却记起来了。
    她心知肚明,这话虽说的轻描淡写,却隐约透露着几分失望。
    陈坤能走到
    今日,经历了不少。
    他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坐稳这个位置,我绝不是性格软弱的退切之辈。
    这样的人,别说是治理天下,便是满朝文武恐怕都难以镇压。
    时间清缓而过,烛火燃尽,房间逐渐昏暗下来。
    一番风云后的陈坤精疲力竭,很快陷入酣睡,却唯有皇后辗转难眠。
    直至清晨,天光破晓。
    寒冬里出太阳,就算天气再冷,也能让人感觉到久违的温暖。
    只是除了宫里走道上特意清扫的积雪,花园两旁堆积的厚厚雪花仍旧没有消融的痕迹。
    最勤奋的自然是满朝大臣,天蒙蒙亮就要赶早起床,换衣入宫。
    直至天再亮一些,才是老百姓忙碌的时候。
    整个清晨在太阳彻底跳出地平线时,就已经充满了人潮声。
    无论是今日的艳阳天,还是什么阴晴不定的坏天气,只要到了点,京城永远都是最繁华热闹的地界。
    人潮来往,忙忙碌碌都有自己的活。
    只是不同寻常的事,街头巷尾突然涌出了另一批劳作者。
    行几个人打伙着推着一辆装满大铁桶的四轮车,铁桶里面则称其码放着一堆堆蜂窝煤。
    从街头沿着巷尾,他们分工明确,有人推车,有人叫喊。
    “卖灶炉喽,荣耀牌灶炉,省钱省心又省力,关键还给力!
    一个煤球可持续燃烧,三四个时辰进去,每日仅需三个煤球就可满足生活所需。
    四文钱一个,一天十二文,减轻柴火负担,不满足全家
    需求!”
    这段广告词被循环叫喊着,不少人都被吸引过来。
    家家户户谁不得天天烧柴?
    这是京城,又不是乡野山间,他们的柴都是樵夫上山砍的,然后拿来售卖。
    光是一天的需求,那也得好几十文钱,如今有了个十二文就能解决一天所需,怎能不吸引人?
    “你们说的真的假的,这炉灶当然真这么好用?”
    不少人围绕着将他们包围起来,揣着好奇心打辆车上的炉灶。
    “童叟无欺,也是虚假宣传可曝光!”
    在前面牵马的人拍着胸脯十分自信:“这可是夏家庄生产出的卤子啊,夏家装你们总信得过吧?
    京城大户人家都在用的壁炉,也都是出自夏家庄。
    那里面可都聚集了挺好的铁匠,巧夺天工,做出来的东西不仅实用,还耐用!”
    也不用去过多介绍炉灶,光是听着“夏家庄”三个字,就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别看夏家庄里面都是手脚不便的残疾人,可人家整活厉害着呢。
    有人眼睛发亮,好奇询问:“你们这个炉灶怎么卖呀?”
    杜大春憨傻着抓脑袋:“不贵,也就三两银子,一台炉灶带回家!”
    抢劫吧!
    有人直接惊呼,“就这破铁皮疙瘩居然要三两银子,真是想钱想疯了!”
    刚才询问的人几乎没有犹豫,嫌弃的掉头就走。
    其余人也纷纷退避三舍,多少有些数落:“三两银子,一个月的柴火费都够了!”
    夏成安早料到他们会是
    这种反应,也给他们支了招。
    张大春清河两声,提高了嗓门:“各位先别激动,不妨听一下脚步,等我与你们算笔账,到时候你们就知划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