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80之我的媳妇超旺夫 > 第212章 替我传个话儿
    余天简单解释一番。
    只说他和高志远刚刚认识,自己是从外地来的。
    壮汉仔仔细细又盘问两句,见问不出什么破绽,便带着人转身走了。
    余天叹了口气,暗自笑笑。
    刚到京城才两天的功夫,怎么竟碰上这打架斗殴的事儿来?
    不过好在高志远刚才提及到了老孙太太家的地址。
    又吃了几口,见高志远也不回来,他便买单离开,直奔两公里外的小胡同而去。
    老孙太太的家,住在清风胡同。
    这是一条非常古老的胡同,两旁的建筑还有不少晚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模样。
    很多人对四合院的理解,都还以为是清朝时期的产物。
    其实不然。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现。
    比如前世,余天在游览风景名胜时,曾在山西见过两处周原遗址出土的四合院遗迹。这是国内已知的最早出现的四合院实例。
    周朝过后,汉代的四合院更是有了新的发展。
    受到风水学所影响,四合院从选址到布局,甚至还产生了一套完整的五行学说影响。
    最盛行的时候是晚唐。
    那时多是一些廊院式的院落,就是院子中轴线为主体,周围为回廊连接。
    80年代的京城四合院已经算得上大杂院了,并不标准。
    但纵然如此,在21世纪,价格还是极其昂贵的。
    余天花了一些功夫,打听到了老孙太太的详细住址。
    哪知道。
    刚到门口,就发现高志远正在这儿等着呢。
    “来啦?”
    高志远起身迎接,“妈的,刚才那帮小子没找你茬儿吧?先别急着进去,我先给你讲讲规矩。你瞧见没,周围这些四合院都不行,属老孙太太家这个最好!她们家又宽敞,朝向也有讲究,最主要的是,你可以在四房小房中任选其一,价格也不贵,几万块钱左右。”
    余天要买全部。
    他赶紧解释道,“老哥,你误会了,刚才咱俩话没说完。我呀,要买一整套,我家人多,一个偏房肯定是住不下的。”
    “那也行!”
    高志远掸了掸尘土站起身,“我还忘了告诉你,老孙太太家这小院以前可是晚晴王爷住过的地儿,实不相瞒,这老太太还是正黄旗呢!你也知道,皇家人脾气都不正常,她本来姓叶赫那拉,后来为了躲避灾祸,才改了姓氏。这样吧兄弟,价格我帮你谈了,你等着我,我进去说,一会儿给你好消息成不?”
    奸诈狡猾。
    余天看得出来,这高志远是想对缝赚钱。
    这种人很常见,有便宜就占。
    想必刚才那群人要揍他,肯定也是因为这小子惹了什么事儿。
    “别了。”
    余天摆摆手,认真说道,“我劝你还是赶紧跑吧,刚才我在来路上,发现有几个小子一直跟着我呢,我感觉他们还在找你。”
    “真的假的?”
    高志远起身朝胡同口外看了几眼,骂道,“操,不就是两箱货吗,那是我应得的,至于吗!那行,你先看着,我找个地方猫起来等你。不过咱可说好了,晚上你得请我吃丰庆包子!”
    他还惦记着包子呢。
    余天点点头,让他赶紧躲开。
    高志远走后,余天缓步到了老孙太太家大门口。
    他没先进门儿,而是细细打量一番。
    这四合院的位置还真不错,青砖瓦墙,大红木门,高台阶高门槛,很有韵味,门上还挂着两个黄铜打造的门环,敲门的时候叩击便可。
    咚咚咚。
    余天敲了敲门。
    等了片刻。
    却不见有人应声。
    他又轻敲几下。
    还是无人回答。
    直至过了一会儿,才从旁边院子走出一个婶子,端着盆泼了水,好奇问道,“你要干啥?”
    余天直接说明来意。
    婶子摇头解释道,“老太太去公园遛弯了,现在不是时候,你再等晚一些吧,估摸着七八点钟能回来。”
    余天看了看手表。
    现在是四点多。
    还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他也不打算走了,就坐在台阶上等着。
    不多时。
    婶子又出来去外面上公厕。
    见得余天还在原地,她凑上前来,好言好语劝道,“我劝你呀,再去别家看看。这老太太脾气可怪着呢,讲究又多,看谁都不顺眼。别的胡同也有几个卖四合院的,不如你去那儿看看算了。”
    余天摇摇头。
    表示自己就相中这个了。
    这个院落,四四方方堂堂正正,又是过去王爷的住所,怎么看怎么舒服,可比周围的小院都要大,且规矩很多。
    “我就买房子,能有什么事儿?”
    “呵呵。”
    婶子见他不信,笑了两声道,“那你就等着吧,不怕告诉你,她这院子不少人都想买,但她就是找各种理由戏耍。反正啊,我估计着你没戏,不信就瞧着。”
    婶子又说了很多。
    重点还是老太太脾气古怪的问题。
    余天好言聊了两句方才把她劝走。
    其实他想买下这个院子,还有更深远的考虑。
    他最希望的是,先把户口弄到京城来。
    毕竟豆豆还有不到两年就要上小学了,他准备让宝贝儿子到京城来接受更好的教育,也让李婉柔能随时过来,在各个学校内没事儿逛逛,补偿一下她没上大学的遗憾。
    直至六点多。
    老孙太太还没回来。
    高志远可忍不住了。
    又跑了回来,非拉着余天出去吃包子。
    “你答应我的!”
    他摆出一副无赖的嘴脸,“我帮你了,你得回报,今天因为你我还差点儿挨揍呢,吃顿包子磨磨蹭蹭,太不地道了!”
    “吃!”
    余天想马上摆脱他,地道就地道。
    坐起身,带着他出了胡同,直奔一里地外的丰庆包子赶去。
    夕阳西斜。
    京城路上来往人群匆忙。
    这里可远比春城发展的要好得多,街上人们来来往往都骑着二八大杠,在茂密的树下穿行而过。
    举目看向四周。
    高楼林立。
    尤其是。
    京城在80年代就已经开通了地铁,这对比其他城市来说,可是要足足拉开了二三十年的发展距离。
    “吃吧。”
    进了包子铺,余天点了几笼包子。
    “嗯。”
    高志远也不含糊,几口吞下,眼珠转转,忽然想到什么一样,“哥们,还有个事儿想求你帮我办一下。我这儿有五百块钱,给你的好处费,一会儿你能不能帮我跑一趟,替我传个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