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汴京诡案录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尸中线索(5)
    “我知道了,还有别的吗?”柳素鳞问。
    花辞镜没了,把目光看向金市东。
    金市东则挠了挠头道:“我按照大人你的配方跑遍汴京所有地方。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问题。”
    总之就是那些东西有些缺货。
    汴京的商人无法从产地进到货,现在都急着找别的地方替代。
    “这是那些东西的产地。”金市东将单子递给柳素鳞,然后道:“查到这些,天就黑了。于是我回公主府,正好撞上江公子装鬼跟阿镜打了起来,还把郡主给吓得差点晕过去。”
    江舟刻一个激灵跳了起来,柳素鳞脸色瞬间就阴沉下来:“江舟刻!”
    “我想起有事,一会儿回来!”江舟刻说着就往外跑,柳素鳞已经追了出去,随手拿过下人手里的鸡毛掸子,一边打一边骂道:“站住!原来微儿是被你吓的!”
    江舟刻跳屋檐上:“你别冤枉人啊,弟妹明明就是有喜了。”
    柳素鳞发现自己上不去屋顶,气得拿起东西就砸过去:“以微儿的身体,要不是你作怪,她至于一夜睡不好吗!”
    “你小子简直重色轻友!”江舟刻轻松接下所有东西:“老金为了当铺的事估计忙了一夜,你公事也不办了?”
    “你!”柳素鳞咬牙,突然发现,没了武功确实不方便,比如收拾江舟刻就是。换作以往,这混蛋早被他摁在地上摩擦了。
    柳素鳞冷静了片刻,转头问金市东:“当铺怎么回事?”
    “江公子带我们去救你,结果去了个当铺,伙计都被杀了,之后我就去大理寺,把叶大人找了过去。”金市东挠头:“叶大人说,我本来应该找开封府或者刑部的。”
    “当铺伙计被杀,应该是金九阁灭口或者操控的幕后灭口。”柳素鳞担心的事,还是来了:“你们继续查。”
    说完,柳素鳞也没追着江舟刻打,而是回了他和翠微的院子。
    到了门口,见房门关着,停下脚步,一时竟不知该不该进去。也不知微儿在干什么,要是休息了,岂不是打扰?
    “我不在屋里。”翠微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柳素鳞转头,只见翠微抱着衣衫站在门口:“素鳞哥哥,还是把这身衣衫换了,重新梳洗一下吧。”
    柳素鳞露出了温柔的笑容,伸手接过衣衫,推开门,牵着翠微,两人推门进屋。
    翠微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柳素鳞重新梳洗完毕,看着坐在窗边等他的翠微,阳光透过窗框落在翠微身上,染出淡淡的金。睫毛投下的光影,在翠微脸上照出芝兰的形状。
    真是好美……好喜欢……
    翠微转头,发现柳素鳞盯着自己发呆,立刻羞红了脸,低下头,也不知该说什么:“我头发上有东西吗?”
    “不……不是。”柳素鳞也急忙收回目光:“我只是想起了……临安。”
    翠微想起,柳冰本就是临安人,而柳素鳞也在临安生活了十二年,于是道:“陆鸿轩曾说临
    安‘悬崖有轴长生画,瀑响无弦成古乐。风摇竹影有声图 ,雪打梅花无字书’。素鳞哥哥一定很怀念在竹隐观清修的日子吧?”
    柳素鳞露出无奈的笑容:“其实……竹隐观虽然清净,跟陆鸿轩说的一样,可我却看不出他说的那些神韵。”
    “怎么可能。”翠微也露出了笑意:“要是无心,你如何染上诗中的云霞之气?”
    “因为云霞里才有鸿雁啊。”柳素鳞握紧了翠微的手,他在临安时思念汴京,因为所爱之人在此,而在汴京,又思念临安,因为那里可以让所爱远离危险。
    他此刻终于明了,当年父母是用怎样的心情送他离开。
    越是所爱,越不敢留在身边。
    “我以前都不知道素鳞哥哥心思居然这么多。”翠微偷偷摸了摸脸,真的生病也没这么烫。
    柳素鳞却佯装不知:“能有什么心思?”
    “拿我寻开心,这就是心思啊。”翠微佯装不开心,扭过头,回到窗前,假装看院中景色,又忍不住偷偷看身后的柳素鳞。
    谁知柳素鳞就站在那里,眼神温柔地看着她。
    翠微发现自己装不下去,只能又走回柳素鳞身边道:“这样好不好,过几天我陪你去临安,去天竺山过中秋,这样你就不会在汴京想着临安的好,又在临安想着汴京的人了吧?”
    柳素鳞点头:“好啊,这可是你说的,一言为定,不许反悔。”
    “幼稚!”翠微娇嗔地瞪了柳素鳞一
    眼:“当然不反悔,我都不知道素鳞哥哥还有这一面。”
    “微儿……”柳素鳞还想说什么,翠微却推着柳素鳞往外走:“有什么事还不赶快去办,要是耽误了临安的行程,可别怨我。”
    “怎么会,对了——”柳素鳞还没说完,翠微已经关上门:“微儿。”
    “快去。”翠微道:“人家,没有生你的气。”
    “嗯,我一定回来。”柳素鳞点头。
    凝碧宫,贤妃头戴珠翠,挽着明艳的发髻,一颦一笑别具风情。虽说她嫁入皇家,已经过去二十七个年头,僖皇子的第一个孩子,都已经七岁,但岁月除了为贤妃平添风韵气度,丝毫无法磨灭她的风采。
    甚至,比之当年初为人妇,贤妃更加成熟干练。
    自古帝王的后宫,佳丽三千,而贤妃却一直是官家的最爱。
    只因这女人如酒,岁月越深,滋味就越浓郁。
    官家握着贤妃的手,感叹道:“爱妃啊,你说要是僖儿成长得再快些,朕把肩上的担子给他,岂不是可以跟你有更多相处的时间?”
    贤妃笑了,都说帝王心深似海,她在后宫这么多年,就算官家是真心的,这话传出去对她对僖皇子也不利。于是温柔地道:“僖儿终究是个孩子,不管他做了什么,都是官家的功劳,我平素对他严加管教,生怕惹出事端。”
    贤妃的话让官家心情愉悦,这个后宫中,也就只有到了凝碧宫,他才能真正地舒心与放心
    。
    毕竟这可是后宫中,唯一真正全心全意为他的女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