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汴京诡案录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忠(5)
    僖皇子几乎是第一时间得知柳素鳞要审李忠,他只觉得不可思议。李忠可是柳冰的故交,既是柳素鳞的长辈,也是他现在的上官,怎么就直接把人抓了?这才过了多久?
    而僖皇子现在既然在吏部,那就不能坐视不理,立刻入宫禀报。然而到了皇宫,却见皇帝正在批阅奏折,表情甚是平静。
    “父皇……”僖皇子看不出皇帝是不是知道此事,只能上前一步:“鱼儿要审李忠。”
    “现在吏部归你管,审案时,你到场看着即可。”皇帝眉头锁了起来,柳素鳞居然找到了大内侍卫,带来了一份奏折,居然要调用长生门掌门的卷宗。
    此事让皇帝的心中极为不悦,但那奏折理由充分,李忠与长生门内乱有关,如果不审会导致皇帝失去对长生门的控制,而一旦失去了长生门,风月楼也就失了制衡。
    皇帝手下掌控着两大江湖势力,其一自然是长生门,另一个就是风月楼。而风月楼不同于宋土的门派,而是奉了西夏帝王之命前来相助,他们非宋人,自然也没有绝对忠心,可又在后周年间就已经在宋土耕耘,树大根深,极难控制。
    若是轻易对风月楼下手,势必得罪西夏,而西夏到时候是否协辽攻宋,就很难说了。因此让长生门牵制风月楼就尤为重要。
    年关时,长生门掌门发疯,被弟子徐长仙打死。之后皇帝想派大内高手掌管长生门,然而门中
    武林高手尽数失踪,只有杀了掌门的徐长仙竟然也出现了疯症,大内高手只能将他带离长生门,秘密关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之后,就这么查到现在,一点线索都没有。他们用尽了方法,也不明白徐长仙究竟为何要杀掌门。
    僖皇子领了旨,但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皇帝放下手中笔墨,抬头看了僖皇子,突然道:“僖儿,朕去见了秀玉真人,他说了个故事,你帮朕想想,究竟是什么意思。”
    僖皇子不解,只能道:“秀玉真人乃得道之人,儿臣不过是个学童,怕不能胜任。”
    皇帝却只是笑了:“怎么,上次去见秀玉,他又说奇怪话了?”
    僖皇子只能将秀玉真人说的故事如实相告:“真人说,西海之外,有个岛名无涯,有独眼族居住,此族一旦碰水就会化为青烟消散。独眼之王靠名为‘钤’和‘芄’两件法宝统治无涯。据说此二宝,钤能架虹桥,可带独眼族登天,芄能呼风唤雨,震慑全族。真人问我,但有一日,独眼王却突然用芄,招来风雨,将自己化为青烟,这是何故。”
    皇帝点了点头:“秀玉问我的,也是这个故事。你参出什么了?”
    僖皇子恍惚,他是不是该说呢?
    本应用“钤”登天的独眼王,却错用了“芄”,结果青天难上,最后烟消云散。但既然是掌管法器的独眼王,到底是怎么用错法器的?
    皇帝见僖皇子游移不
    定,温言道:“下次来见父皇,若是参透了就跟朕说说,李忠若是有罪,且与长生门有关,你只需记住,当断则断。”
    僖皇子琢磨着皇帝的话,长生门到底怎么了。
    柳素鳞坐在书案前,盯着妆台上的乌纱帽,他记得,柳冰当大理寺卿时,有四个最重要的帮手,分别是梅落风、辛吉、李忠还有一位叫宁千文的长辈。
    梅落风在家破人亡后,离开了官场,在天竺山的道观里修行。柳素鳞八岁时,宁千文将他送回临安,他则去了应天,之后杳无音讯。
    柳素鳞父母失踪后,辛叔只是当了个三法司捕头,默默无闻,李忠则选择了留在官场,一直成了大理寺卿。
    李忠为何要留下?
    “素鳞哥哥!”翠微的声音突然传来,柳素鳞从思索中回神,见到了匆匆跑来的女孩子。
    翠微有些局促,她也听说柳素鳞把李忠抓起来了。翠微上一次见李忠,是柳素鳞受伤,李忠带走万正奇那天。那天,她看得出来,柳素鳞是把李忠当成了长辈。
    以她对柳素鳞的了解,抓李忠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微儿?”柳素鳞抬头,只见翠微匆忙将手里的盒子放下:“我给你带了点心!那个……素鳞哥哥,你先吃点再去上堂吧!或者带去大理寺也可以。”
    翠微知道,审大理寺卿这样的官员,必须慎之又慎,都不知道要审到什么时候。
    “是你自己做的?”柳素鳞的目光落在
    翠微缠了丝带的手,起身走到一旁,拿出伤药以及绷带。
    翠微急忙把手藏在身后:“你看错了!这是……这是汴梁最近流行的手妆,叫……叫……”
    叫什么?翠微急得一时竟然想不起那个名字。
    柳素鳞却抓过翠微的手,拆开匆忙缠上的丝带,只见一道血口,因为丝带的乱缠,那伤口现在看起来并不好,不由得心中微痛,重新撒药,并用干净的纱布包扎:“叫‘君应怜’,是我爹当年临时编的。”
    翠微的脸顿时通红。
    她都忘了,当年姑姑给姑父下厨,却因不懂庖厨,伤了手,又怕被姑父看见,徒惹担心,只好把手藏在袖中。谁知却被姑父一眼就看见了。
    那时候,姑父也是这么温柔地为姑姑上药,而且还对姑姑说,就叫这是“君应怜”的新妆好了。
    翠微见绷带缠好,急忙把手抽了回来:“素鳞哥哥,你若是有什么要帮忙的,就告诉我,别看我这样,其实我在汴京还是有些朋友的,他们都很厉害,一定可以帮上忙的。”
    翠微混迹民间,又因千岁灯之故,帮过不少人,这些人一直不知该怎么报答这位郡主,若是翠微真的有什么请求,是会出手相助的。
    柳素鳞迟疑了一下,突然问道:“微儿可有如意郎君了?”
    翠微茫然地看着柳素鳞,不是马上要上堂吗,这时候问儿女私事,不会打扰办案吗?
    而柳素鳞看着翠微的表情,心中更不
    是滋味,翠微,终究不过是个十九岁的女儿家,明明,也不过是个少女,怎么就要嫁给一个不认识的人为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