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汴京诡案录 > 第十七章 女扮男装花辞镜(2)
    金市东念得有些吃力,着实没想过不过一张祠部牒,居然如此拮据敖牙,虽然念得磕磕绊绊,但柳素鳞听着,却并没有什么毛病。
    这张祠部牒当然是真的。
    柳素鳞皱眉,莫非自己真的看走了眼?
    “右给付道士……”金市东念到名字时愣了一下,这名字有点熟悉啊!下意识就忘了念。
    柳素鳞看了金市东一眼,发现他表情奇怪,于是道:“怎么不念了?”
    “这名字好奇怪……”金市东犹豫了一下,他听说柳素鳞在出任司直之前,在临安天竺山修行……
    柳素鳞转头看向小道士,只见小道士眼底一抹狡黠,似乎发现了什么,脸上露出得意:“本道长的名字可是师父所赐,哪儿奇怪了!念!”
    “大人……”金市东总觉得念出来不好,但柳素鳞知道,都念到这里了,也停不下来,于是道:“念。”
    金市东只能清了清嗓子,然后道:“右给付道士柳鱼儿收执准此。”
    柳鱼儿?!
    柳素鳞转头看向金市东,金市东将祠部牒翻向柳素鳞:“大人,真的叫柳鱼儿,不信你看。”
    柳素鳞抓过祠部牒,仔细看那名字,还真是柳鱼儿!
    而且横看竖看,这张东西都特别眼熟!
    “怎么,人家师父喜欢,不行吗?”小道士得意洋洋地伸手:“这祠部牒可是真的,不信咱们去查!”
    柳素鳞的表情就很精彩了:“临安天竺山竹隐观的那个老东西跟你什么关系?
    ”
    这下轮到小道士傻眼,这小道士小心翼翼地看了柳素鳞这才道:“是我师父呀……对了!不准叫我师父老东西!信不信我揍你!”
    师父?看着小道士张牙舞爪的样子,柳素鳞不禁冷哼一声,天竺山竹隐观就两个道士,一个是柳素鳞,另一个当然是柳素鳞的便宜师父。
    当年老家伙收他为徒,特意去官府给他办了祠部牒,也不知道老东西出于什么心思,竟没有用他本名柳素鳞,而是用他父母取的小名鱼儿。他本来想,不过一张废纸罢了,写什么就是什么。
    何况后来他来汴梁担任司直,照理算是还俗了,这祠部牒就该撤销,怎么会落到这个小道士的手里?
    金市东、小道士、孙厨子都发现柳素鳞不太对,不仅脸阴沉得都快拧出水来,满身都是杀气,不正常啊!
    当然不正常了!
    一个陌生的小道士手里拿着他的祠部牒在汴梁招摇撞骗,还给正主遇上!这也就算了,依柳素鳞对他便宜师父的了解,这度牒绝非无意遗失或是被偷,只可能是老东西手头紧,随手就卖了!
    他算是知道当年便宜师父为什么非要在祠部牒上写柳鱼儿,而不是柳素鳞,原来是料到他麻烦缠身,迟早还俗,这样空出个位置,就能把这张祠部牒卖了,多赚一笔!
    简直!为老不尊!
    “这度牒,那老道士卖给你的?”柳素鳞拿着度牒,再次询问。
    小道士脑海却顿时警铃
    大作!然而……这事儿绝对不能认!一跺脚一咬牙:“把祠部牒还来!否则这就去开封府理论!大不了我将师父请来当堂对峙!让我师父亲自告诉你,我到底是不是九岁就跟着他修道至今!”
    金市东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门道,不过看柳素鳞这表情,就知道有事。
    当然有事,便宜师父不仅把他的度牒卖了,还把他修行的过去也卖了!小道士柳鱼儿,就这么被另一个人完全取代了!
    这种感觉简直糟糕透顶!
    “大人,大人?”金市东捏着鼻子,凑到柳素鳞身边:“问题真的出在柳鱼儿这个名字上?”
    “是他整个人的问题!”柳素鳞转头对金市东道:“孙厨子,他是不是胡乱做法,害你没法做菜?”
    孙厨子也不明白是怎么了,转头看向金市东,金市东急忙给孙厨子使眼色,让他点头就是了。
    于是孙厨子立刻点头如捣蒜:“是的!这小子一路这么乱撒东西,街上的人可都看见了。”
    “很好,你,跟我去开封府。”柳素鳞看向小道士。
    小道士眼神里难得闪过一丝慌乱,往后退了几步,转身就想逃,谁知刚转身跑了没几步,满身是血,散发着异味的柳素鳞像鬼魅一样出现在他眼前。
    柳素鳞就知道这小道士要逃跑,但他怎么能把人放了。
    方才的比划,柳素鳞知道这假道士的武功不差,但想要从他手里逃脱,想得美。柳素鳞不管小道士往
    哪个方向逃,他都轻松追上去。
    这可真是难为了这个小道士,他自恃武功不低,一般的公子哥早被他甩了,奈何身后这个被血糊了一身的混账,像个背后灵那样,他往哪逃,就堵哪儿,很恐怖的!
    金市东也一路跟在后面,不由地感叹。
    柳大人不愧是真的在山上修过道的,这一身血配合他那身法,说他是个冤死鬼没人不信。这一路堵着小道士,满大街的人看了都说,这是白天闹鬼了。
    小道士被他追得头晕眼花,以至于没发现,柳素鳞这明显就是逼着小道士自己往开封府跑。
    看来有句话得记上,宁得罪君子,勿得罪柳大人啊。
    开封府的差役打了个哈欠,等着换班,他已经在这里站了很久,神经一直紧绷,不敢出半点岔子,现在终于可以稍微偷个懒了。
    开封府与大理寺不同,官家当年还是亲王的时候,受太祖之命,担任开封府府尹,依照太祖朝的规矩,但凡亲王、皇子,一旦入了开封府,那就是皇储的待遇。
    当年官家坐镇开封府,勤政爱民,现在的权知开封府尹苏明道更是当年官家身边的得力干将,从不讲私情,御下极严,容不得他们有丝毫懈怠。
    以至于他们这些小吏,竟然羡慕起三法司那些捕快来了。虽说近来官家和朝臣们对大理寺看得很紧,那也只是外紧内松,出了事找个替罪羊即可,否则何大捕头怎么能做大做强,以
    至于现在才翻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