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抄家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 第179章 王家请柬,白琉璃贺礼

第179章 王家请柬,白琉璃贺礼

 热门推荐:
    李季兰苏醒的时候,发现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
    简陋的一个房间,没有什么精致的家具和摆设。
    她艰难的从床上爬起来,穿上了床下的缀珠云头绣花鞋,打开窗户。
    天色已经微亮。
    “季兰姑娘,你醒了。”桃笙发现了她。
    “这里是……”
    “这是杜家,昨晚你被少爷带回来了,受了很重的伤。”
    李季兰反应过来:“是杜公子?”
    桃笙点了点头,又上前扶着她:“你现在伤势未愈,还得继续休养。”重新扶她在房间里的月牙凳坐下。
    “你等一等,我把蓝神医给你叫来。”
    桃笙迅速去找蓝布衣。
    昨晚蓝布衣被杜蘅请到家中,就一直住在杜家。
    这时杜蘅也醒了。
    跟着蓝布衣去了李季兰房间。
    “杜公子,多谢救命之恩。”李季兰起身要对杜蘅行礼。
    杜蘅笑了笑,让她先行坐下。
    蓝布衣站在身边,给她诊了诊脉,捏着颌下的胡须微笑。
    “哈哈,现在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了。”
    “不过元气没有完全恢复,我再开一些补血益气的方子,调养几日就能痊愈了。”
    李季兰感激的道:“谢谢你神医。”
    “我老头子拿钱办事,要谢就谢杜公子吧。”
    说罢,蓝布衣让桃笙把纸笔拿来,写了一个药方。
    杜蘅让赵管家去抓药。
    ……
    李季兰被云照临死之前,最后一下震出了内伤。
    经过蓝布衣调养几日,渐渐好转。
    在她很小的时候,一家一十三口就被云照所杀,之后就被云照收养。
    如今云照已死,绮门楼也不在了,杜蘅见她无处可去,就让她暂时留在杜家,帮忙打理一些家务。
    毕竟桃笙现在打理红药酒楼的生意,不能两头顾,家里的事她便很难插手。
    让杜蘅没想到的是,李季兰竟然拥有一手精湛的厨艺。
    为了感谢杜家手里,这一天她亲自去市场买菜,做了满满一桌佳肴。
    桃笙身在酒楼,没有回来吃饭。
    家里只有杜仲、赵管家、杜蘅以及给李季兰调养的蓝布衣。
    “老将军,杜公子,你们尝尝,这是秋天的鲈鱼,最是肥美。”李季兰拿着筷子,给杜仲和杜蘅夹了最肥的鱼肉。
    杜蘅尝了一口,笑道:“嗯,这鱼确实鲜美,季兰,没想到你手艺这么好。”
    “全靠你的味精,否则做不出这么鲜。”
    蓝布衣咧嘴笑着:“呵呵,老头子今天是沾了你们的福,竟然吃上味精菜了。”
    “蓝神医千万别这么说,多亏了你的医术救了我,季兰敬你一杯。”李季兰端起酒杯。
    杜蘅问道:“蓝神医,李姑娘现在可以饮酒吗?”
    “少饮一些无妨。”蓝布衣道。
    杜蘅随即也端起酒杯:“那大伙儿一起喝一杯。”
    而在这时,厅堂外面传来敲门的声音。
    赵管家放下碗筷,起身过去开门。
    接着就见他带着一个老汉。
    “太爷,姑苏王氏那边派来的人。”赵管家介绍。
    老汉对着杜仲长身一揖:“小人王德发,王家的家仆,见过杜老将军。”
    杜仲有个妹妹,也就是杜蘅姑婆,年轻的时候嫁到了姑苏王家,那个时候杜仲尚未发迹,因此妹妹嫁的人家也不算太好。
    只是普通的商贾之家。
    “哦,王家来的啊,有什么事吗?”
    “老将军,喜事啊。”王德发忙从袖中,掏出一张大红的请柬,“我家二少爷,这个月廿五日成亲,请老将军去喝杯喜酒。”
    “是王雄那孩子吗?”
    王德发拱手笑道:“想不到老将军竟然记得。”
    “我妹妹她身体好吗?”
    “好,就是一直念着老将军,这么多年未曾一见,老夫人只能日夜念佛,保佑老将军身体康健,长命百岁。”
    杜仲点了点头,让赵管家先送王德发下去休息。
    给他准备一个房间。
    随即又把杜蘅叫去了书房,让他代替自己走一趟。
    杜蘅没有异议,毕竟他也担心非常之时,杜仲长途跋涉,前去姑苏,会不会遇到北齐的暗杀。
    北齐绣衣楼的间谍和杀手,已经渗透大梁的土地,他们一心想要除去杜仲。
    而花神使司抓获的那些龟奴,迪丽娜扎经过严刑拷打,什么也问不出来,或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多少事情。
    所以杜蘅并不知道,外面还有多少北齐的势力。
    ……
    次日一早,杜蘅便让赵管家准备两坛的白琉璃,一坛十斤。
    如今白琉璃一两百钱,这两坛酒价值三万二千钱,总要是姑苏现在没得卖,这酒就显得更珍贵了。
    连同王德发三人,一起走水路去姑苏。
    ……
    姑苏,王家。
    张灯结彩,正好就是王家二少爷王雄结婚当日。
    宾客云集。
    王家老爷和夫人正在门口迎着宾客。
    “老爷,夫人,这位是杜公子。”王德发上前介绍。
    杜蘅除了小的时候,见过一次他的姑婆,之后再没见过。
    毕竟古代交通并不发达,亲人如果分隔两地,想要见一次面,并未一件易事。
    至于王老爷和王夫人,则是杜蘅的表叔和表婶,杜蘅一次都没见过。
    “不是让你请老将军吗?”王老爷质问王德发。
    杜蘅代为解释:“爷爷年事已高,我怕他舟车劳顿,路途辛苦,我代他来了。”
    “哟,就送两坛酒啊?”王夫人看着赵管家提着两坛白琉璃,神色不由鄙夷起来,“看来杜家被抄家了之后,实力确实大不如前。”
    王老爷也很不满,但杜蘅既然来了,大喜之日,也不能将他赶走,挥了挥手:“行了行了,带他进去吧。”
    王德发前面带路,带着杜蘅和赵管家走进王家。
    大厅已经摆上酒席,一条一条的大圆桌,坐满了人,看着十分热闹。
    “发叔,谁呀?”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走了上来,穿着锦衣华服。
    王德发介绍道:“广陵杜家的少爷,也是老将军的嫡长孙。杜公子,这是我们大少爷,王英。”
    杜蘅招呼赵管家,将白琉璃交给王德发。
    王英淡淡瞥了一眼,招呼身边的仆人,耳语了两句,接着转身就走了。
    仆人招呼杜蘅和赵管家找了其中一张酒席,空余的两个末位:“二位,请吧。”
    “你让我们坐末席?”赵管家脾气瞬间就上来了,拳头已然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