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宋之定风波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交来访
    “当真神奇。”周必叹服的说道,“不瞒圣上,周某以前也曾听说过北海,却不知其竟有如此典故,看来所学也不过是皮毛罢了。”
    “唉,此话不可乱讲。”赵哲笑着摆了摆手,“朕也不过就是一知半解,让周兄见笑了。”
    “非也,非也。”周必连忙笑道,“圣上过谦了。只是周必还有一事想请教?”
    “周兄请讲。”
    周必提起茶壶在二人的杯子里续上茶,边将茶盏递给赵哲边说道:“圣上莫非是想将主战派当成狗鱼,以便能够让那些中立派尽快采取行动?”
    “是。”赵哲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也不是。”
    “哦?”周必疑问道,“此话怎讲?”
    赵哲将茶一饮而尽,随后起身背着双手缓步来到廊前,默然站立了好一会儿,才缓言说道:
    “如今朝中文武百官虽看似貌合,实则却神离。主战派、主和派、中立派泾渭分明,任何一方都无法打破其他人心底的芥蒂。若是一直这样下去,必将对朝政不利。不过,朕也晓得,和那些天天喊着与金人和解的人不同,中立派都是一些内心纯良的官员,只是为了自保,才不敢与主和派对抗。因此,正如周兄所言,朕的确是想通过改变律制的法子使其转化,成为主战派。”
    周必赞许笑道:“这倒也合了圣上之前在朝堂上所说的那个英国律制。”
    赵哲转身看了一眼周必:“庸者下能者上
    本就符合自然规律,此事确是没有什么不妥。”
    周必点了点头:“确实,不过圣上方才说的不是又指的是什么?”
    “朕说不是,是因为这只是朕的一方面想法。”
    赵哲边说边回到原位坐下,此刻,他的唇边泛起一丝坏笑,就像是正在筹谋着随时搞恶作剧的孩子一般。
    “如今朝廷突然改变做法,想来那些主和派定然沉不住气,肯定会写信到金人那里去求和。若是那金人采取行动,咱们便正好可以顺势而为,也说不定一鼓作气将其彻底击败,那不正合了心思?”
    “圣上这般说,倒也在理。”
    周必想了想,从袖筒中摸出了一个用针线缝制的锦囊,用双手拿着递到了赵哲的面前,
    “这个锦囊是当年师父给我的,说是日后遇到贵人,便代其转送。一旦遇到风雨莫测之时再打开。如今圣上既是周某的贵人,那这锦囊自然该收下。”
    赵哲低头看着锦囊,他以前曾听父皇说过,周必的师父志云道人道行极其了得,是个半人半仙的存在,不仅能够观星占卜,甚至就连数千年后的事情也能预测得一清二楚,堪比大唐的袁天罡、李淳风。以前他曾觉得这话不过是少见多怪的无稽之谈,如今看来倒还当真有些道理。尽管如此,他还是想进一步再问个明白。
    “周兄,志云道人除了这个锦囊,还有没有留下其他什么?譬如......”
    赵哲说到这
    里突然有些语塞,在转身看了一眼被夜风吹着泛起涟漪的湖面后,才又继续说道,
    “譬如说这大宋未来会怎样?大宋江山的统治者......?”
    “圣上是想问我师父是如何谈论你的吧?”
    周必的这句话顿时让赵哲措手不及,错愕半晌,才又点头道:“正是。”
    周必微微一笑道:“不瞒圣上,师父在多年前便已算出周某有朝一日会将家仇放在一旁,出山相帮于你。他说此人应从来处来,去处去,凡事都应发心而行。”
    “来处来?去处去?发心而行?”赵哲喃喃重复道。
    稍倾,他的心忽然一动。暗自叹道,这志云道人当真神人也,虽素昧平生,却已然将自己的来历看得这般清楚。
    周必见赵哲呆呆的看着自己,心知对方想法,便又一笑道:“不过,师父他老人家当初也只说对了一半。周某之所以愿意出山,不仅因为圣上是我的贵人,同时也是我的朋友。”
    “朋友?!”
    赵哲心中登时一暖。由于性格爽直,他本来有很多朋友,各个年龄、各个阶层的都有。可自从来了大宋,尤其是登上皇位,却不得不将心事深藏,除了平日信任的那几个人以外,再难有人打开心扉。故此,虽早知答案,但此刻乍听到这两个字,却仍难免心湖荡漾。
    “不错,可无话不谈、性命相托的朋友。”周必笑着说道,“圣上,此刻夜风正寒,还应早些
    回宫歇息,后日一早咱们一道前往越州。”
    “好。”
    不知是茶水让人欢欣,还是友谊让人沉醉。总之,赵哲原本心中的郁闷此刻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满心的欢悦。在与周必又短暂的交谈了数句,他便在对方的相送下出府,趁着夜色独自骑马返回宫中。
    陌上行歌日正长,吴蚕捉绩麦登场。兰亭酒美逢人醉,花坞茶新满市香。
    数日后越州天香阁,这日黄昏李思云正独自坐在二楼楼梯旁的雅间里品茶,小二匆匆来报,说是一楼的暖阁里来了四位年轻公子,个个衣着华丽,气宇不凡。其中一位刚一落座后便点了一出《楼台会》的折子戏,不仅如此,还直言要让老板亲自下厨用运河鲤鱼做一道鱼皮冻。
    “念姐,若说其他菜,厨下里倒是都会做。只是这道鱼皮冻却是闻所未闻。”
    说完事情的缘由,小二又继续苦着脸补充道。
    李思云听到这里脸色忽然一变,在小二的注视下,她俯身向下看去,果然在一楼舞台对面的暖阁里相对坐着四个人,由于门口用珠帘挡着,她无法看不清楚那些人的长相,但单凭身高与气质,她也能够确定来人的身份。此刻坐在左上首的不是旁人,正是自己日思夜想之人。见此情形,李思云的心登时跳得有些慌乱。
    稍稍犹豫片刻,李思云对小二吩咐道:“李兴,你莫慌,这四位公子是我的故交,只
    是眼下有事不能与其一见。这样吧,我把这道菜的做法告知与你,你转告厨下做了便是。”
    说完,李思云便将菜的配料与烹饪方法一字不漏的说给小二。小二虽身份低微,为人却也很是聪慧,在用心记了片刻后,点头道:
    “念姐放心,我记下了,这便跟厨下说,叫他们赶快做出这道菜来。”
    说着,他便转身快步走出雅间,只独留李思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