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宋之定风波 > 第一百三十章 隆兴之治
    赵哲轻叹一声,在众人的注视下起身来到窗前。凭窗远眺,只见此刻虽然天越来越黑,街道却仍极为热闹。沉默半晌,他才背对着大家幽幽的说道:
    “我原以为只要做好该做的事情,便能够与心爱之人长相厮守岁月静好。谁知如今获得了所有,却偏偏失去了她。上次在兵营见面时,她眼里的幽怨便让人很是心惊,就像是阴天时被乌云遮住的星星。如今想来,若是那时朕的态度能够再坚决一些,或许结果就会和如今不一样了。”
    周必摇了摇头:“思云姑娘那般霁月清风,又怎会是说逼就能逼得了的?如今既已如此,圣上又何必自苦?依周某看,不妨也学的洒脱一些,凡事随心,结局自会不同。”
    “会吗?”
    赵哲明白周必是在故意宽慰自己,心中却也极为安慰,方才黯淡的眸子,此刻又再次亮了起来,转身对众人笑道,
    “周兄说得在理,此事就到此吧。实际上,朕今日邀你三人前来,还要一事商议。”
    周必和赵家兄弟互看一眼,随后又一道看向赵哲。赵哲微微一笑,在来到桌前坐下后,先拿起桌上的杯子喝了口茶,随后说道:
    “朕如今登基快一年了,也是时候该有个独立年号了。今日想听听三位的建议,这年号该怎么取较好?”
    赵伯麟和赵士程听到这话,登时喜出望外,尤其是赵伯麟更是抢先说道:
    “哎呀,本王就说嘛,
    王兄自打登基后内改朝政,外抗金军,这大宋朝被治理得井井有条,与太上皇在位时早就不能同日而语。若是还继续沿用之前的年号肯定是不行的,怎么样?还当真照这话来了。”
    赵士程看了一眼赵伯麟,探问道:“不知王兄可否对年号有何想法?”
    赵哲略略思索片刻道:“朕去年在风雨飘摇之中登基,原以为朝廷乌云蔽日,定是极难治理,幸得祖宗庇佑,这一年里方才得以外抗金军,内理朝政。那秦桧虽说有些手段,碍于种种也并未与朕抗衡,另外还喜获张浚、虞允文、黄洽、肃浩等一批主战派官员将领,如今就连大宋市集也变得越加繁华。”
    说到这里,他的唇边浮现出一丝开心的笑容,目光也随之变得明亮了起来。
    “自打朕登基以来别无他想,只愿我大宋能够日渐昌盛,山河万里。”
    “隆兴。”
    周必低头说道,此刻他的手里拿着茶杯,不停的把玩着。在用余光发现其他三人看向自己,他抬起头来笑道,
    “圣上这一年虽国事繁忙,不过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振兴大宋。依周某看,不如此年号定为隆兴如何?”
    “隆兴?”赵哲沉吟片刻,忽然他的表情变得灵动起来,“振兴大宋,日渐昌隆。周兄此名当真极妙,好,此年号就唤隆兴。”
    众人正笑着,小二忽然推门进来,但见他手中拿着一个木盘,上面放着一盘蒸鱼和四碟鲜
    美开胃的小菜。见屋中四人看向自己,便笑着说道:
    “我家厨房管事让小的先将这蒸鱼和小菜拿给客官,说是老板曾经有过吩咐,权作赠礼。”
    小二边说边将菜依次放到桌上,赵哲双眼紧紧盯着菜盘,脸上的表情也随之变得异样。
    “王兄,你怎么......?”
    赵士程察言观色,看出对方内心的变化。然而,还未等他将了字说出来,赵哲便猛地起身,用手抓住小二的衣袖,急急问道:
    “小二,你家老板姓什么?何方人士?原先是做什么的?”
    小二猛然吃了一惊,瞠目结舌了好半天,才结结巴巴的说道:
    “客......客官,我家老板姓李,临安人士,以前曾是大运河上的船娘。”
    “姓李?船娘?!”
    赵哲闻言先是一怔,随即表情变得激动起来。果真是天可怜他的这份痴心,先前派人四处查访心上人的下落都毫无结果,没想到今日却歪打误撞的在这里遇到了。然而,不知是因为近情情怯还是什么原因,此刻他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呆呆的盯着小二看。
    赵伯麟见此情形,不禁叹了口气,为了不让小二生疑,便也起身在一旁帮腔道。
    “小二,你不晓得你们老板是咱们这位爷一位许久不曾谋面的故人,不知此刻可否请她出来一见?”
    “这.....”小二为难的说道,“这怕是不行。客官们有所不知,我们老板平日里
    都在越州总店,咱们这家店只不过是家分店罢了。”
    越州?!......疯婆子,怪不得翻遍了临安城也找不到你的下落,原来竟躲到越州去了。也罢,既是如此,明日朕便前往越州,这次说什么也要把你抓进宫来,无论怎样都不会再放手。
    想到这里,赵哲瞬间平静了下来,对小二歉意笑道:
    “对不住,小二,方才是我太激动了,你先下去吧。”
    小二狐疑的看了他一眼,转身退了出去。待包间的门关上,赵士程立刻关切的问道:
    “王兄,如今你既已知晓李姑娘的下落,接下来有何打算?”
    周必和赵伯麟也对视一眼,不约而同露出一副等待吃瓜的模样,似乎马上就会有一场好戏看。
    “还能怎样?”赵哲耸了耸肩,一脸无奈的说道,“当然是要去越州了。”
    “越州?!”
    其他三人异口同声的重复道。
    “没错,说起来,自打伯衍前往越州,虽隔三差五就有奏折和家信,但却从未见过面,也是时候该去拜望下这位王兄了。况且王嫂又是疯婆子的师姐,二人向来相处得比亲姐妹还要好,想来这段时间她一定是暂居在越王府中。既是如此,那朕顺便也可将疯婆子带回宫来。”
    顺便?!......周必三人听到这两个字,全都觉得极为好笑。好一个顺便,想来这应该才是正题。不过毕竟君臣有别,圣上要这样说,他们也只得装糊
    涂。
    “圣上打算几时动身?”周必关切问道。
    赵哲稍稍思索,肯定答复道:“后日吧,明日朕在处理一日国事,后日一早便让王继恩传旨各处,就说朕偶患风寒,需要静养几日,这段时间暂且不便被人打扰。”
    赵家兄弟互看一眼,齐声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