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宋之定风波 > 第一百零二章 登基大典
    周必内心极为感慨,想来对方也算得上是可怜人,本来痴情一片,却又不得不将真心隐藏起来,属实委屈得很。
    “思云姑娘放心,辅佐圣上本就是周某的分内之事。”周必爽快答应,“倒是姑娘如今虽在唐王府中,却也耳目众多,凡事还应当心才是。”
    李思云没有再说话,只是对着周必翩翩下拜,随后在对方的注视下,缓步走进了暗影当中。
    从国师府回来后,赵哲非但没有困意,反倒越发兴奋。眼见得自己在龙床上翻来覆去好一阵儿,却仍无心睡眠。他干脆让侍寝宫女点燃蜡烛,挑灯夜读了起来。
    以前在现代都市,赵哲就喜欢在夜里赶稿子写文章,早已喜欢一杯茶一根烟独自度过漫漫黑夜。自从来到宋朝,为了尽快适应环境,他更是将这个习惯发挥到了极致,甚至有时兴起一读便是整夜。只是今夜和平时不同,虽然刻意的想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可最后却仍有些涣散。与此同时,思绪也随之缥缈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随着一阵风起,外面忽然下起雨来,雨水拍打着房门,一个劲儿的沙沙作响。
    赵哲放下书,随后从桌上拿起一杯茶水。随着茶水入腹,登基那日的情形突然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这日,大庆殿门前的九百九十九级台阶上红毡铺地,两侧排满了争奇斗艳的鲜花。文武大臣分立阶下,安静的等待着新君的继位大
    典。
    “圣上驾到!”
    稍倾,随着康履的一声吆喝,身着心形曲领龙袍,头戴通天冠的赵构和平常一样稳身坐在了龙椅上。左侧台阶下站着的是同样身着华服的皇太子赵伯琮。
    “众位爱卿,自朕登基以来始终励精图治,从不敢有所懈怠。如今天下一统,朝中清平,百姓安居,是时候该歇歇了。如今太子伯琮业已成年,正是实现宏图伟业之时,故此朕欲将皇位让其继承。希望你等今后能够视新君如见朕,齐心协力共保大宋长治久安。”
    “请圣上放心,我等必将殚精竭虑,万死不辞。”
    赵构话音刚落,便见站在第一排右侧的徐爻说道。
    赵构满意的点了点头,侧头对康履吩咐道:“开始吧。”
    康履甩了下手中拂尘,挺直身子道:“新君继位大典开始,请新君走上台阶,交接传国玉玺。”
    随着锣鼓班奏响乐曲,在文武大臣的注视下,赵哲沿着红毯铺成的台阶一级一级的走了上来。尽管以前也曾多次在电视剧里看到过类似的画面,然而当这一切摆在眼前的时候,他却仍难以压抑住内心的激动。
    稍倾,当赵哲来到赵构面前时,用双手撩开袍底,双膝跪倒在对方的面前。
    “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今日是你的登基大典,朕希望你继任后能够不负众望,引领臣民开创盛世江山,将我大宋基业发扬光大。”
    赵哲双手抱拳,郑重说道
    :“请父皇放心,儿臣定当披荆斩棘,做开创盛世伟业之明皇。”
    “好。”
    赵构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后看了康履一眼。康履会意,连忙用双手捧着装着玉玺的红色锦缎盒子来到赵哲的面前,笑着说道:
    “太子,接玉玺吧。”
    “多谢公公。”
    赵哲感激的向康履道了声谢,伸手接过盒子。随着盒盖开启,一块晶莹剔透的白玉玉玺登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但见玉玺通体上刻着九条龙,每一条龙都是张牙舞爪、栩栩如生,一看就是上等的玉匠所做。
    “太子,还愣着做什么?赶快给圣上磕头啊。”
    赵哲听到康履的催促顿时如梦方醒,俯下身去重重的给赵构磕了三记响头。说来奇怪,此刻原本清朗的天空突然阴沉了下来,竟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
    赵哲磕完头转身看向台阶下的文武大臣,随着他举起手臂,玉玺赫然呈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宋人性高洁,原就爱玉,尤其是这传国玉玺本身就具有着‘若见玉玺如见朕’至高无上的权利,因此当看到玉玺就在自己面前时,文武大臣们全部跪倒在地,异口同声的喊着:
    “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这震天的喊声,风雨也陡然大了许多。雨中,赵哲挺身而立,像是一座高高矗立的丰碑。
    是夜,赵构寝殿。烛光中,赵构父子相对而坐,促膝谈心。
    “伯琮,今日是朕这些年来最开心的日子。以前朕
    将治国理政的大事全部背在身上,压得整个人都好累。以后有你分担,只要尽享清闲日子也就是了。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赵构说到这里,脸上掩不住的欣慰。
    “多谢父皇的信任。”赵哲说着向前欠了欠身,不无担忧的说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事,想求得父皇的答复。”
    “哦?什么事?”
    “金主完颜亮一直对大宋虎视眈眈,如今更以金使驿馆被刺之事直接将矛盾指向我朝,想来金军大举南下已是不远。若是战争一旦起来,儿臣该如何行事?”
    赵构蹙了蹙眉头,这些年来,他一直是朝臣眼中的主和派。然而,又有谁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沉默半晌,这才说道:
    “伯琮,如今你已继位,凡事还应依心而行,勿要有所负累。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朕都会支持。”
    赵哲听到这话眼前顿时一亮,原本黯淡的脸上也瞬间现出光泽,兴奋的说道:
    “多谢父皇,既是如此,那儿臣可就真的要大显身手了。”
    “无须束缚,放手一搏便是。”
    赵构笑着鼓励道,表情却异常凝重。
    “太子,朕虽开创南宋基业,却也碍于局势用错了一些人,做错了些许事,如今却也来不及纠正,只能留待你日后慢慢努力。伯琮,你向来足智多谋,朕坚信你不会让人失望。”
    烛光摇曳,赵哲不知何时已趴在桌上沉沉睡去。外面风雨声仍未消失,仿佛将他带
    来了另一个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