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宋之定风波 > 第九十章 良师益友
    “太子,你这是做什么?”
    “父皇,那女子虽出身寒微,却是儿臣心爱之人。除了她,儿臣心中再也容不进其他人。”赵哲立起身子,苦苦哀求道,“如今她既然走了,儿臣便只想把心思全都放到理政上,还请父皇收回成命,不要让儿臣再娶其他女子。”
    “胡闹!”
    赵构向来金口玉言,自从登基就再没人这般肆意妄为的顶撞过他,故此一见儿子违逆自己,登时气不打一处来,猛地起身上前就是一脚,赵哲猝不及防瞬间被踢翻在地。
    “赵伯琮,朕早就跟你说过,你如今身为太子,每一个决定都关乎大宋的将来,就连娶妻生子亦是如此,怎可这般肆意妄为?倘若你执意胡闹下去,不仅辜负了朕的期待,更对不起这满朝文武和全体百姓,朕又怎能放心将这江山交付于你,何去何从,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说完,他不等赵哲解释,便一拂衣袖转身气咻咻的离开了。
    赵哲愣怔的看着赵构的背影,好半天才缓过神来,唇角也随之泛起一丝自嘲的笑。以前在现代社会生活时,他偶尔在喝醉酒后会和死党兄弟吹牛,说等将来有钱了就在外面包个小三,再生养一堆儿子,争取来个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虽然嘴上这么说,可却也知道这不过就是喝醉了的酒话,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可如今呢,自己却因为不想多娶妻妾而被责罚,这其
    中的变化还当真荒谬至极。
    想到这里,赵哲忍不住放声大笑。或许是因为夹杂了情绪,这笑声听起来也格外酸楚。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突然传来,很快便在他身后不远处停下。赵哲讶异的转过头去,只见周必正站在身后,一脸关切的看着自己。
    “你......”
    赵哲刚说了个你字,忽然像是想起什么,又将话收了回去。在周必的注视下,他径直向前走去,很快便与对方擦肩而过,消失在了花园小径的尽头。
    是日黄昏,桐庐酒家。虽是临安城内最著名的酒店,但由于偏安一隅,故此此刻店内除了掌柜和一个坐在门口板凳上靠着墙打盹的跑堂,店内只有一名酒客。
    店内,赵哲坐在里面靠墙的位置独自喝着闷酒,随着酒水一杯接一杯的下肚,此时视线已变得迷离。然而,心痛的感觉却丝毫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强烈。
    自从现代来到南宋,赵哲就像是穿越了时空门的机器猫,时时刻刻都在有着不同以往的新鲜体验。可扪心自问,整日围绕在自己身边的除了徐爻、周必、赵伯麟、赵士程和郑儿,就是李思云了。为此,在他心里,这些人也像是一道道微光一般,必须亲尽全力紧紧抓住。也正因此,如今李思云走了,他才会这般痛楚。就像是之前在现代,亲眼见证其穿着婚纱走进婚姻,新郎却不是自己一样。
    唉,疯婆子,天上地
    下何其广阔,可我为何只能一次次看着你走远?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宿命?
    就在赵哲拿着酒杯冥思苦想却得不到结果时,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赵哲讶异地抬起头来,但见来人正是周必,脸上的表情又转而变得淡然。
    “你?.......周神仙,你这一次次的跟着我,烦不烦啊?”
    尽管对方用了不屑的语气,周必却并没有因此恼怒,微微一笑,边坐到赵哲对面的木凳上边说道:
    “唐王和仪王已经找了你好久了,周某是听郑儿说你喜欢独自来桐庐酒家喝酒,这才来此碰碰运气,想不到还真的不虚此行。”
    赵哲心中倏然一暖,表面却仍发出一声冷哼,继而拿起酒杯,继续喝起酒来。
    “周某晓得你心中难受,如今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可即便如此,伯琮兄却仍是周某的知己,有些话该说还是要说的。”
    周必起先拦着赵哲不让其喝酒,后来见实在拦不住,便也只能放弃,自顾自的说着。
    赵哲透过杯口的缝隙看了周必一眼,却并不答话。
    “伯琮兄不是向来爱听野史杂谈,那我便为你讲个故事吧。”
    “哦?”赵哲放下杯子,一脸好奇的说道,“说来听听。”
    周必见对方着了自己的道,心中登时一阵暗喜,表面却不动声色。
    “你晓得徐爻先生出身官家,徐家虽是文官,可也是世代忠良,尤其是唐初的徐世勣更是青史留名,被
    世代所敬仰。”
    赵哲皱了皱眉头,他只晓得先生出身名门,却不晓得竟是这般的来历。
    周必见赵哲如此表现心中登时暗喜,表面却仍不动声色的说道:“咱们不说旁的,就说徐先生。想当年他还没有满二十岁就陪先皇一道前往北国受辱,以白衣之身屡次保护两位先皇免受责难,更是有了雪落会宁的传说。”
    雪落会宁的传说,赵哲刚来宋朝就曾听李思云说起过,据说徽钦二宗在流落北国后屡次遭受金主完颜宗翰的欺辱,有一次甚至当众要将人皮剥下做鼓。情急之下,多亏一名来自宋朝的白衣秀士使出十步一杀的剑术绝技,这才吓退了金人,保了二帝的周全。如今虽说二帝仍身在北国,然金人对其却也只是供养,再次残害,想不到那位因超绝剑术而名震北国的书生居然就是自己的老师,想到这里,赵哲心中自是震惊不已。
    “伯琮,徐先生不满二十岁就可以奉家父之命前往北国,这是因为其心中有着家国情怀。你作为他的弟子,如今却被情所困,几欲耽误大事,想来即使先生不说心中也定会极为失望。”
    周必眼见得时机成熟,便突然加重语气劝说道,
    “可能你会说这没什么,即便如此,那大宋子民的安危也要被视而不顾吗?就像圣上所说,你若一意孤行,日后定会坏了大事。伯琮兄,伤心难过终有尽时,是时候该醒了。”
    赵
    哲心中一阵赧颜,可仍继续求证道:
    “周兄,你为何这般坚定的认为我就是那个天选之人。”
    “因为你有一颗仁善之心,日后也定会是一位仁主明君。伯琮,此刻周某可以任由你继续沉浸情绪当中,不过等从此处出去,你就必须变换心情,成一番大业,这才不辜负全体大宋子民的期待。”周必郑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