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宋之定风波 > 第七十五章 勘破天机
    道人抬头看了一眼周必,用手指了指他身旁的蒲团,待周必坐下后,又拿起茶壶倒了杯茶,放在了其的面前。
    周必感激的看了一眼师叔,拿起茶杯,随后喝了口茶水。这水起初平淡得没有味道,不一会儿就变得异常甘冽。
    “师叔,这水......”
    法连道人微微一笑:“你觉得这水如何?”
    “这水甚是玄妙,初起虽毫无味道,但很快便就有所变化,当真神奇。”
    法连道人摇了摇头,耐心点拨道:“这就好比是一个人的人生,呱呱落地时虽都是稚嫩的婴儿,人生犹如一张白纸,成年后随着各自的机缘却又有着不同造化。师侄,贫道听说你如今贵为大宋朝的国师,不过还是希望你能够一如既往心静如水,勿要为虚妄所累。”
    周必听着师叔的教诲,心中满是感激,待对方说完,立刻回应道:
    “师叔放心,周必定会将您的教诲放在心中。不过......”
    法连道人见周必话锋一转,便笑着说道:“师侄有话直说无妨,不必有所顾虑。”
    “好。”周必抿了抿嘴唇,随后说道:“不瞒师叔,周必此次前来是想请您相助一人。”
    “你是说这大宋未来之主?”
    “未来之主?!”周必微微一怔,继而激动说道,“师叔,您的意思是......”
    “不错,你来之前贫道已经用龟甲推算过此人的命运。虽说其眼下命运多舛,性格刚直,
    日后却有号令天下之威能,并能做个千古明君。故此,贫道愿意相助一臂之力。”
    周必在见师叔之前心情一直极为忐忑,此刻见对方答应出山,登时激动起来,连忙起身向对方深施一礼,感谢道:
    “多谢师叔鼎力相助!师侄替康王有礼了。”
    法连道人摆了摆手,仍旧平静说道:“贫道虽说出山,然毕竟是方外之人,不应纠缠在红尘凡事之中。这样吧,我就将武当秘学凌云术传授给你。”
    在法连道人的安排下,那段日子,除了上早朝,周必一直住在太虚宫中,随其潜心修行。这凌云术确非一般功法,乃是集武学、法术、轻功、心法等于一体,广纳天地灵气的绝世武功。
    周必虽在功法方面悟性极高,加之武学功底也较为深厚,但最初接触凌云术仍难免手忙脚乱,甚至几次都在盘膝打坐时走神,险些乱了六脉神经。好在有师叔从旁相助,这才每每化险为夷,功力也随之一天天精进起来。
    这一日夜里,周必再次如往常一样随法连道人盘膝打坐,调理气息。随着思绪集中,他只觉得一股暖流由内而外直冲天灵,身上热乎乎的仿佛被一条银龙紧紧盘绕着。与此同时,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气势巍峨的大殿,里面摆放着一本硕大厚重的天书。
    “凌云术?!”
    周必惊讶的叫了一声,随后身子轻盈的向前一扑,登时来到了大殿上。随后便伸
    手翻看起了来奇怪,此番和先前都不一样,这字仿佛有了生命,呼啸着迎面而来,不停地钻入他的脑子,并且定力十足,瞬间便能够记得清清楚楚,永远都不会忘记。
    稍倾,正当周必翻看到最后一页,突然一个身着羽衣道袍的仙子从天而降,挥动手中光剑不由分说便向他砍来。周必一见慌忙躲藏,谁知脚下一滑身子竟向前直直冲了出去,险些跌倒。眼见得剑尖从头上劈来,情急之下,突然一双大手从身后伸来,将他推了出去。
    与此同时,周必惊恐地睁开双眼,但见自己此刻仍盘膝坐在蒲团之上,四周仍是卧房之景,而法连道人仍像先前那般看着他,这才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心也随之安定了下来。
    “师侄,你都看到了吧?”
    还未等周必开口,法连道人便先发制人的说道。
    “师叔,你......”
    “不错,你方才魂穿九天,只身前往凌云殿翻看了凌云术。由于身上凡人气息尚存,故此惊动了九天玄女,幸亏贫道算出有此一劫,去的及时,这才侥幸逃生。”
    “这么说那双推我出法境的手是师叔?”
    法连道人点了点头,
    “师侄,如今你已掌握了除妖之法,也该回去了。需谨记,咱们出家人无论何时都要将心放平,永远不可有一己之私,不然这反噬之术可非常人所能承受。”
    “师叔放心,师侄记住了。”周必感激道,
    “明日我便出城会那妖,若是赢了便继续帮助康王平定风波。万一输了......”
    说到这里,他的眼神突然黯淡了下来。
    “师侄无需担忧,那帽妖不过是个修炼百年的野狼精。当初因性情暴虐,被陈抟老祖封印在了径山之下,谁知机缘巧合如今竟得以逃脱。虽是如此,法力却也大不如前,故此并非你的对手。”
    “多谢师叔点拨。”
    法连道人深深叹了口气:“师侄你要记住,这世上最可怕的并非精怪野兽,而是人心。远的不说,眼下你就面对着重重危局,可一定要沉得住气啊。”
    周必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此刻师叔说话的语气和表情都像极了师傅志云道人。想当年,他还是个道童时,师傅每天不也是这般细致入微的教导,同时扮演着严师和慈父的角色?
    “你师傅倘若如今在世,看到你这样,也一定会骄傲的吧?”
    法连道人察言观色看出了对方的心思,从旁说道。
    周必抬头看向师叔,唇边泛起一丝笑容,然而看起来却是那般心酸。
    不久,临安城坊间又流传了一个新的消息,据说曾经为祸乡里害死多人的帽妖被一位仙人封印到了径山之下。传说那位乡人看起来不过弱冠之年,很是儒雅清俊,身着青色道袍,对附近百姓也是极为客气,只是姓甚名谁却无人知晓。
    与此同时,这件事也给寿王赵伯衍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眼见得
    局势不利,他干脆撕掉了兄弟间的亲情面纱,决意通过鱼死网破的方式向赵哲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