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宋之定风波 > 第七十三章 妖物现世
    “胜算?”秦桧沉吟片刻,轻笑一声道,“还是有的,只是不晓得寿王是否有这般胆识了。”
    “哦?”赵伯衍将身子向前探去,疑惑说道,“愿闻其详。”
    “寿王,这二王之争由来已久,如今也确是到了该分胜负的时候了。秦某听说庆元府的珠山乃是龙脉之地,你为何不从此处入手?”
    “珠山?”赵伯衍的眼前顿时一亮,“太师所言不错,本王以前也曾听说过这珠山之事,据说山顶有座太古庙,里面供奉的既不是神也不是仙,而是一种名唤帽妖的精怪。传说此精怪性情极为暴虐,甚爱为非作歹,故此当年被陈抟镇压到了此处。太师,不知本王说得对不对?”
    “不错,秦某也有所耳闻。至于这到底是传说还是真事,确实从未有所考证。”
    秦桧的话无疑给赵伯衍带来的希望,在对方的注视下,他迅速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多谢太师点拨,本王此番当真受教。府中还有事,本王便先行告辞了。”
    秦桧听到这话便也起身相送,来到门口后又吩咐秦仲将赵伯衍送出大门。稍倾,待赵伯衍走远,他的唇边突然现出一丝冷笑。
    数月后,原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临安城突然变得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与此同时,帽妖之事也不胫而走,无论男女老少均是谈妖色变。
    据坊间传说,有人曾在临安城外的乡道上看到一顶帽子被放到了路中央
    ,等到想要好奇走近看清楚时,谁料帽子竟突然变成一头恶狼,张开血盆大口将人瞬间吞入腹中,而今已接连有十余人命丧狼口。
    帽妖之事本就稀奇,再加上添油加醋的编排,很快便成为了一件玄之又玄的稀奇事。经过人人相传,很快就连宫中也得知了此事。
    宋高宗如今虽已将多数政事交与康王赵伯琮打理,自己乐得个清闲。然由于此事非同小可,担心江山社稷因此变得动荡,他也不得不操心过问。
    这日朝堂上,文武百官在听到圣上要他们想办法制服帽妖,瞬间噤若寒蝉,个个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你们平时不是一个个都很有主意吗?怎么如今都哑巴了?”
    赵构的目光在群臣脸上一一扫过,眼见得没人说话,登时龙颜大怒。
    “圣上,不是我们不说。”站在第一排的振武将军张俊率先打破沉默,“我等本就是行伍中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即便战死沙场又能如何?可如今这敌手属实特殊,我等这一时之间也确实没有主意。”
    众人听张俊这般言语也都七嘴八舌进行附和,一个个苦着脸,全都一副无奈的表情。
    “没有主意?”赵构见此情形更加生气,用手猛地一拍面前桌案,起身说道,“常言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朕养你们这些酒囊饭袋究竟为何?”
    群臣见此情形心中全都一惊,不敢再出声。
    赵伯衍方才一直
    没有出声,只是冷冷地看着,此刻见赵构恼怒,便拱手说道:
    “父皇,儿臣有本要奏。”
    赵构等了这半晌,好不容易才有人愿意出来,于是便也暂时压抑住了怒气,说了声“说”。
    “父皇,儿臣方才听了这半晌,看来这帽妖的确是个难缠的对手。不过即便如此,儿臣仍然认为,即便难缠也还应有其软肋,咱们只要找准脉门进行攻破也就是了。”
    赵构听到这话,脸色稍稍有所缓和,随后看向了人群中一直看着他,始终不发一言的太师秦桧。
    秦桧见圣上看向自己,心中登时会意,连忙说道:“圣上,微臣认为寿王说得在理,此事确实应该这般定夺。”
    “既然太师也这样认为,那就这么办吧。”
    赵构说到这里,又继续征求赵伯衍的意见道,
    “寿王,此事关乎大宋社稷,你觉得应该交与何人来办?”
    赵伯衍心中一阵暗喜,想不到父皇这么快便上钩了。虽是如此,表面上却仍装得很是为难。纠结半晌,方才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交由国师来办最为妥当。国师向来法力高深,相信必会斩妖除魔,保临安百姓平安。”
    赵构沉吟片刻道:“寿王说得甚有道理,国师......”
    听到圣上唤自己,身着金黄色八卦仙衣的周必立刻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双手抱拳,施礼道:
    “圣上......”
    “国师,寿王既然保举你来做此事,
    那就勿要推脱了。”赵构郑重道,“如今帽妖为祸临安,人人自危,想来也确是只有国师能够将其降服。”
    周必稍稍踌躇了下,“既然圣上信任,那微臣定当竭尽全力。”
    “好,那此事便这般定夺了。”赵构见周必答应登时大喜,笑着说道,“各位爱卿可还有本要奏,若是无事,今日便就这样了。”
    文武大臣经过这一番折腾已然心有余悸,谁也不肯再多耽搁,因此个个都表示自己没事。就这样,不过一会儿,赵构便让康履宣布散朝。
    是日晌午,康王府书房。赵哲正坐在桌案前聚精会神的批改奏折,忽然听到从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多时,唐王赵伯麟和仪王赵士程便从外面走了进来。
    “王兄,你怎地这般沉得住气?”赵伯麟一见赵哲便大声说道。
    “沉得住气?”赵哲停住手中的笔,抬起头似笑非笑的看着赵伯麟道,“此话怎讲?”
    赵伯麟见对方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气得一屁股坐到门口的凳子上,抬头看向棚顶不再说话,赵士程见此情形,也只得硬着头皮接话道:
    “兄长有所不知,今日散朝后我俩回到府中,伯麟便始终气恼,一直嚷嚷着寿王欲要加害于你。”
    “加害本王?”赵哲一怔,随后犹疑说道,“你是说帽妖之事?”
    “不错。”赵伯麟再也忍不住心中急切,蓦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就是此事。”
    “怎
    么会?他不是让周必兄帮忙除妖去了吗?”
    “除妖?”赵伯麟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愤愤的说道,“周兄不过是一介凡人,能除什么妖?这不过就是加害你的说辞罢了。这寿王果真是狼子野心,阴狠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