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乾读书人 > 第九十三章 结识了太子太傅
    丞相大人来到此处倒也是并不叫人意外,此处到底也是丞相府的府邸,虽说现如今赠予宋如盈居住可是他来到此处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听见了这样的一番话之后他们一同走了出去,只见到丞相大人此时此刻已经坐在了前厅喝着茶水,府上伺候的一些丫鬟婆子皆是从丞相府调来的下人,自然是懂的如何伺候人。
    只是今日并非许丞相大人一人将来遇到了前来的人,此刻坐在另外一把椅子上喝着茶水,瞧着他一副仁慈的模样,想来应当是位先生。
    教书育人的先生身上总是散发着慈爱与博学的气质,仅仅是看了一眼之后便笃定此人必定是教书育人的先生,而且能够与丞相的人平起平坐想来应该是个身份非凡之人,可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夫妻二人却不得而知。
    此人的气质不凡,一看便是博学多才之人,当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手中拿着茶杯却没有一丝驼背,平淡的目光并非是瞧不起人,而是对于这世间任何的事情都不感兴趣。
    “这位是太子太傅,多年来在内阁教太子殿下念书,今日来见见盈儿,说起来他也是看着盈儿出生,如今知晓被找回来虽然是想来看看。”
    丞相介绍着身边的先生,原来是太子太傅,怪不得看着便是一副大气而又博古通今的模样,身上的气质也是温文尔雅。
    只不过这位太子太傅宋如盈的确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原来
    也是她走失了近二十年,从前走丢的时候还是孩童,哪里记得了那么多的事情呢?
    不过看着这位太子太子太傅应该不是为了看她吧,此时此刻他的目光一直落在沈清平的身上,想来此番前来应该是为了其他的事情了。
    他的目光一直都落在沈清平的身上,可见这次并非是为了宋如盈被找回来这件事情而来,而是为了沈清平而来,心想到这里也是难为了丞相大人的一番苦心了。
    “倒是劳烦伯伯一直挂念了,这些年以来我在外一直都好,如今回来了。”
    瞧着年纪应当是比丞相大人要年长几岁,叫伯伯自然是不会出错,宋如盈是个嘴甜的你鼻子,在说着话的时候嘴角带着笑,虎牙露出来更是显得可爱几分。
    倒也的确是个嘴甜的丫头,太傅听了很是满意,到:“听说盈儿的这位夫婿在青山书院念书,你可知晓青山书院的先生乃是我同门师弟,听闻盈儿夫婿的文采斐然,今日老头子要见识见识了。”
    他说话倒也是格外的和蔼可亲没有任何架子,如今说着这番话的时候也的确是一翻玩趣的意思,却也的确想要摸摸清楚沈清平的文化功底。
    看来今日丞相带着太傅前来的确是为了沈清平了。
    沈清平听到太傅突然喊到了自己,带着疑惑的眼神看了一眼,随后赶紧说到:“多谢先生抬爱,在青山书院也是学习了许多,先生教书有方。”
    他倒是
    个谦虚之人,在说话之时也是带着几分客气的意思,毕竟面对的人乃是太子太傅。
    太傅和沈清平聊着学术问题随后便往书房的方向去了,想来应该是有什么话要说。
    书房的门关上了,沈清平不解的眼神看着太傅,并不清楚太傅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突然之间将他带进书房之中了呢?
    “早些日子听说了沈公子的名声,听说你在罗县也算得上是有名的人物,不知对于这句话你怎么理解呢?”
    说着太傅在宣纸上写下了诗句,沈清平的目光落在太傅的字上,果真是字如其人,苍劲有力且藏着锋芒,果真像是太傅嫩个写得出来的字。
    为官多年,早已经将锋芒藏了起来,但是仔细看着他写的字还是能看得出来。
    “先生,您为官多年应该早就忘却了从前征战沙场的日子了吧,不曾想先生惦念着的还是从目前军营中的日子,先生这么多年辅佐太子也是辛苦了。”
    沈清平看着太子太傅写下“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诗句,看着太傅之时也多了几分惋惜,翘着他虎口上厚重的一层茧子,应该是多年以来握长剑所导致,可是如今却变成了太子太傅,一个毫无实权的文官。
    想来太傅心中很是不满 ,可奈何不了这是圣上的意思,若不是为了聊表忠心谁又会真的一辈子在太傅这个位置上待着呢?
    若不是为了全家老小的性命,太傅也不
    会这样做。
    “怪不得我那位同门师弟说,沈公子是个聪明之人,这都能看得出来,听闻沈公子想走科考这一条路,沈公子可知晓每年这条道上究竟有多少人?”
    太子太傅对于每年参加科考的人数究竟有多少自然是清楚的,很他负责统计每年科举考试报名之人,一层一层上来,能到京城考试之人少之又少,而殿试便只有三位。
    听到了太傅的这番话,沈清平点了点头又不知小科考,这一条路究竟有多难走,又怎会不知晓每年参加科考的人数究竟有多少呢?
    便是因为知晓这一切,才想要在这条路上闯一闯。
    “知道大人今日这样一问,是出于丞相府的面子,但是大人既然与先生是同门师兄弟,想必对于我的才情也是知晓,并非是我自负,青山书院之中比我更负盛情之人恐怕是找不到了。”
    沈清平的话说的自以为是却又带着几分自信。然而他所言的确是真,青山书院之中比沈清平更有才情才华更为厚重之人的确是找不到第二人。
    虽说青山书院乃是整个京城最好的书院,可是在青山书院的更多的还是豪门贵族的纨绔公子哥,自然是不指望走科举这一条路。
    左右在青山书院之中,不过就是为了应付家中的长辈罢了,这等纨绔又怎会正儿八经的念书呢?
    相反沈清平乃是为了在青山书院好好的学到一身本领。
    听着他这一番自以为是的话太
    傅倒是颇为欣赏的点了点头,后生之辈有这样的勇气自然是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