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傲世第一皇子 > 第402章 致仕,军团南下
    第402章 致仕,军团南下
    陈丞相是四朝老臣,在朝廷中极有人望,放眼天下也有极高的威望。
    如果自己一登基,陈丞相便主动辞官离去,岂不是说明自己不得人心,是一位暴君。
    赵炳不希望天下人有这种想法,所以极力挽留陈丞相,不允许他致仕。
    两人经过一番拉扯,陈白慕明白自己想走没那么容易。
    “陛下,臣这把老骨头,已经不能处理任何政务了,眼睛也变得浑浊不堪,就连拳头大小的文字也看不清楚。您到底如何才允许我乞骸骨归乡,就明说吧。”
    见陈白慕如此直接,赵炳也明说了。
    “为朕召郑王入京。”
    陈白慕摇了摇头。
    “郑王远在陇西,消息断绝,做不到。”
    赵炳又提出条件。
    “为朕召陈庆知入京,还有他麾下所有军队。”
    陈白慕摇了摇头。
    “庆知麾下兵马俱是大晋的军队,只要有圣旨或是兵部的公文,随时可以调遣,我却是连一兵一卒也调不动。”
    赵炳知道陈庆知是一个忠诚的人,但他没想到竟忠诚到这种地步,只听朝廷的命令,连自己老子的话也不听。
    对于陈白慕的话,赵炳还是相信的,这位老臣从不说谎。
    “既然如此,就为朕选择一继任者吧,丞相之位关乎国家能否有序运转,十分重要。”
    这一次,陈白慕迟疑了。
    赵炳看似是在征求自己的意见,实际上是希望获取自己多年来积攒的政治声望。
    如果自己挑选的继任者不合赵炳心愿,自己仍然走不了,直到赵炳对继任者满意为止。
    换句话说,用自己一辈子积攒的政治声望换取平安离京,这值得吗?
    不久,陈白慕给出答复。
    “就让韦盈德接替吧。”
    韦盈德本是东宫辅臣,品级不高,但能力尚可。可若是将他放在丞相这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上,他的能力就十分不足了。
    好在此人对赵炳十分忠心,从不自作主张,堪称一个应声虫。
    不出陈白慕所料,赵炳对这个人选很满意。
    “好,不愧是先皇的肱股之臣,果然有眼光。”
    “朕这就去寻一寻你致仕的折子。”
    离开皇城时,陈白慕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
    自己一生的时光和心血都倾注在这里,今天却要离开,很有可能此生都不会再踏入皇城了。
    陈白慕曾经幻想过,等到致仕那天,自己一定会是无事一身轻。
    可事实恰恰相反,他只觉得心脏上压了一颗万斤巨石,每走一步都会令心脏产生莫名的痛苦。
    从皇城到马车,不过百步的距离,陈白慕却觉得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
    管家阿福忍不住问了一句。
    “老爷,您没事吧。”
    阿福是陈家的家生子,从一出生就预定好了,要做陈白慕的随从,父母是陈家的奴仆,他也是陈家的奴仆,他的后代生生世世都要服务陈家。
    陈白慕读书,阿福做书童;陈白慕做官,阿福做长随;陈白慕定居京城,阿福又做管家。
    可以说阿福的一生,都用在伺候陈白慕了。
    陈白慕拍了拍阿福的肩膀,示意自己并无大碍。
    “回家吧。”
    回到丞相府后,陈白慕立即命人将府邸的牌匾收起来,又派阿福将这处宅子低价变卖。
    丞相夫人一回家,就见到家中下人在慌张地收拾物件。
    “你们在做什么!”
    丞相夫人的出现,令所有人的动作停下来,他们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直到陈白慕的到来,才令这一现象得到改变。
    “我们该回家了,女儿还等着我们照顾呢。”
    陈夫人楞了片刻。
    回家?他们的家不就在这里吗。
    突然,她意识到,丈夫口中的家,指的是陈家的老家。
    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官员致仕后,都会选择回到原籍生活,无论他们的致仕是否体面。
    陈夫人感到不解,在京城生活了几十年,陈白慕的权势稳如泰山,为何要离开。
    直到陈白慕将近来朝廷上发生的许多大事一一告知,陈夫人才恍然大悟,这京城,怕是已经变天了。
    “也好,绣儿再过几个月就要临盆了,我们也该回去好好照顾一下。”
    随着陈白慕的离开,京城中再也无人能阻挡赵炳。
    清除了朝中的反对势力后,赵炳将目光放在天下四方。
    只占据一座京城,绝对称不上是皇帝,甚至连个军阀也算不上。
    他首先昭告天下,宣布自己登基的好消息,并将自己身边的亲信派遣到各处州郡,充任处置使、观察使,接受地方各级官员的投诚。
    虽然官员们对这一消息感到惊讶,太上皇仍然健在,怎么会传位于太子。
    不过得益于赵炳将消息封锁,无人知道传位过程中的内情,因此各级官员很快就心安理得地叩拜起了这位新君。
    几乎是一瞬间,大晋二分之一的国土投入赵炳麾下,只剩下荆州、沧州、兖州等处尚未表态。
    其中最牵动赵炳心神的,自然是统领边军的陈庆知。
    赵炳没有派遣处置使、观察使,而是下了一道军令,命陈庆知挥师南下,即刻占领兖州全境。
    接到这一封命令时,陈庆知尚在巡视各处军营,监督加固防御工事。
    将领们纷纷劝说陈庆知作壁上观,等到赵炳和他的兄弟们分出胜负再南下效忠。
    即便不可,也要借着手中的大军,向朝廷索要大量军用物资。
    可陈庆知却力排众议,坚决执行命令,将所有军队集结起来,挥师南下。
    他是一个忠臣,绝不允许用任何行为挑战自己的忠诚。
    虽然在与胡人的战争中损失不小,但陈庆知目前仍有二十万军队,全都是骁勇善战的精锐。
    他们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完成集结,再用五天时间,从长城一线抵达了大河岸边,只要收集到足够多的船只,他们就能渡河抵达兖州。
    而大皇子赵岐刚刚借助追击花莲教余孽的名义占据了兖州,他绝不容许任何人侵吞自己的地盘。
    但赵岐也不希望与陈庆知开战,因为他知道,这是一只实力远胜自己的军团。
    所以赵岐一边派人将附近的船只全部烧毁,阻止陈庆知渡河,一边派出使者,与他谈判。
    如果顺利的话,赵岐很快就能打进京城,成为新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