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傲世第一皇子 > 第115章 马车受损,九陵郡遇难
    事实上,广南郡城的遭遇绝非孤例。
    自从南蛮起事以来,岭南大地上不知多少村镇、城池被攻破。
    生活在其中的楚人,大多都成了蛮子的战利品,头颅被割掉,用石灰腌制后收藏。
    身体被随意丢弃,或是埋进田地里,充当肥料。
    猎头是蛮族的野蛮习俗,他们喜欢将敌人的头颅割下,作为自己武力的证明。
    但在楚人的习俗里,只有身体完整的人才能保持灵魂的完整,得以轮回转世。
    楚人的传统是奴隶制度,而蛮子看来,一旦做外族的奴隶,就等同于背叛了蚩尤大神。
    死后灵魂会遭到惩罚,并且永远不能超生。
    两族风俗的不同,也加剧了两族的冲突。
    百年来双方积怨甚深,这才导致今日蛮族联合在一起,共同反抗楚国。
    但岭南发生的一切,还在行军路上的赵鼎和项敏就不得而知了。
    另有别的事情让他们头疼。
    马车。
    赵鼎、项敏一行人,足有三四万之多。
    如此庞大的一只队伍,必然携带海量的物资。
    从郢都到镇南关,这是一段漫长的距离,这些物资不可能肩挑人抗,否则哪怕是钢铁做的脚底板也要走破。
    为此,赵鼎在临行前征发、购买了大量牲畜用来拉车,其中既有马匹,也有牛,像驴子、骡子这样的大牲口自然也少不了。
    行军速度并不快,一日只走四十里路,以这些大牲口的耐力完全吃得消。
    可他们拉的车却先扛不住了。
    出了郢都,几乎每走一段路,就会有一批木板车的轮子出问题。
    这既要归功于楚国糟糕的交通条件,质量最好的官道也不过是在土路上铺了一层碎石子。
    更要归功于这个时代落后的科技,马车的轮子没有设计任何减震、避震装置。
    行驶过程中遇上任何颠簸,车辆没有办法应对,只有硬抗。
    这些车子不是什么皇家御用品,质量非常一般,行驶的路程一长,要么是车轮被震坏,要么就是车轴被震坏。
    至于车上的货物,能不被颠下来就算谢天谢地了。
    为此,邹静云特意带上工匠营的几位匠师找到赵鼎。
    “殿下,咱们不能再走下去了。”
    “照这样行军,咱们队伍中的马车会越来越少,工匠营的工匠们根本来不及修理。”
    邹静云说完这话,几位工匠连忙跟着点头。
    邹静云此言非虚,队伍每日行军四十里,几乎整个白天都要赶路。
    等队伍安营扎寨,已经是日暮时分了。
    工匠营既要安营扎寨,又要派人收拢沿路坏掉的马车,还要连夜维修,整个工匠营早已不堪重负。
    毕竟维修马车,可不是打个板凳、桌子那么简单,是个人就能上。
    这种情况,赵鼎早有所耳闻。
    他本以为靠着队伍中数量庞大的劳动力、牲畜,还有沿途官府的帮助,这种情况可以忍受。
    但他没想到,这个问题竟严重到令邹静云不得不亲自找上自己。
    赵鼎沉思片刻,想出了
    个治标的法子。
    “邹长史,前面十里就是九陵郡城,你随我一同前去,找郡守帮忙筹措一批车子、驮马、驴骡。”
    身为户部右侍郎,又是南征军的后勤负责人,赵鼎有这个资格命令地方官府帮忙。
    何况,赵鼎又不让人白帮忙。
    等大战结束,这些地方官府做出的贡献,全都会折算成功勋,令这些官员们升迁更加容易。
    邹静云自然不会反对,于是换上便装,骑了一匹快马,和赵鼎进了九陵郡城。
    说来也巧,他二人进入城中后,刚好到了关城门,执行宵禁的时间。
    按照大楚律例,宵禁之后百姓必须尽快回家,不得随意外出。
    不然的话,轻则被衙役捕快拘捕,勒索银两。重则被关进监牢,挑个好日子流放八百里。
    但法律也是讲人情的,无论晋楚两国,都允许百姓在宵禁开始后的两刻钟内在街道上走动,给百姓一个回家的时间。
    可赵鼎两人今天却碰上一个不讲理,也不讲人情的家伙。
    今日负责在宵禁时间段巡逻的是九陵郡的班头徐明。
    站在城门楼上,徐明一身酒气,见街道上有两人骑马行走,勃然大怒。
    “如今宵禁,竟敢随意走动,简直不把老子放在眼里。”
    “来人哪,给我把这两个大胆狂徒拿下。”
    一个年长些的衙役见赵鼎二人骑马,心知定不是普通人,上前拉了拉徐明的衣袖。
    “徐哥,这二人恐怕不是凡人,咱们还是不要惹
    事的好。”
    放在平常,徐明定能听得进劝。
    可今日,徐明在表弟的婚宴上喝多了酒,脑子糊里糊涂的,怎么会听一个老衙役的话。
    就算郡守站在面前,他徐明也敢说九陵郡是他的。
    在徐明的命令下,十几名衙役手持水火棍、快刀,将赵鼎两人围了起来。
    “站住,尔等触犯了宵禁制度,还不速速下马受擒。”
    赵鼎皱紧眉头,他没想到一进入九陵郡城就遇到这样的事。
    这九陵郡郡守是怎么当官的,难道他不知自己已经带着大军来到了郡城外?
    “你们这是做什么,我们是来见郡守的。”
    邹静云企图厉声喝退这些人。
    徐明站了出来,打了个酒嗝。
    “见官?官不就在你眼前吗。”
    “想说什么就快说吧,等会儿把你们关进监牢里,大老爷我可就没心情听了。”
    见徐明身穿衙役的衣服,却自称是官老爷,赵鼎忍不住哈哈大笑。
    “你一个小吏,一辈子也做不了官,却敢自称官老爷。”
    “若是让真的官老爷见了,只怕将你抽筋剥皮还算轻的。”
    楚国的官吏制度泾渭分明。
    无论是读书科举做官,还是花钱捐官,甚至是受父辈的余荫做了官,只要踏上了仕途,一朝是官,就永远是官。
    而吏则是世袭的,父辈为吏,子子孙孙便要永远为吏。
    对于小吏们而言,做官这念头,那是想都不能想。
    没有任何官员会容忍卑贱的小吏成为他们的同僚。
    听到赵
    鼎这番话,徐明的酒非但没醒,反而怒火中烧。
    “大胆狂贼,竟敢嘲笑本官。”
    “给我把他押进大牢,明天就问斩!”
    一众衙役受限于等级差别,虽然对徐明有所不满,却也只能听命行事,将赵鼎二人押进九陵郡衙门的大牢之中。
    至于明日问斩这话,衙役们只当是耳旁风。
    他徐明又不是郡守老爷,即便是,也无权这么快就处斩犯人。
    但不管怎么说,片刻功夫过去,赵鼎和邹静云竟进了监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