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傲世第一皇子 > 第67章 正阳剑法,驸马的礼物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身手竟然如此敏捷,赵鼎身边的护卫不禁暗自咂舌,他们练武真是白练了。
    “请说。”赵鼎临危不乱,丝毫不担心一阳道人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举动。
    “我道号一阳子,师门是中原正阳观,从正阳祖师创立道观,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
    “奈何本门弟子一代不如一代,既不能将祖师爷的正阳剑法发扬光大,又不能令本门壮大,以至于如今全观上下仅有六人。正阳观几乎有就此覆灭的危机。”
    “如果九殿下能助我正阳观传承,令我正阳观枝繁叶茂,香火旺盛。贫道甘愿终生为殿下说驱使。”一阳道人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他说忧虑和担心的,无非是正阳观。
    身为正阳观当代馆主,无论如何,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正阳观走向下坡路。
    这也是为何,他武功如此高强,却愿意为赵山效命的缘故。
    听了一阳道人的要求,赵鼎很是意外。
    并非觉得一阳道人的价码太高,而是惊讶于他如此之低的要求。
    像赵鼎这样的王子皇孙,府邸面积极大,动辄数亩,十数亩。为了使府邸不显得太过空荡,往往会请僧道来府中建造家庙。
    一座六人的道观,从规模上讲,连王府的家庙都不如。
    “道长放心,只要本王还活着,一定保你正阳观香火连绵不断。”
    “自今日起,为本王效命而死者,全都可以在正阳观留下一尊牌位,由正阳观
    诵经祈祷,以求来生大富大贵。”
    赵鼎的承诺很实惠,却又不含铜臭味。
    连一阳道长也忍不住在心中感激。
    若是这些人的牌位都留在正阳观,他们的家人前来祭拜,自然要多多少少的,为正阳观捐赠香火钱。
    如此一来,道观里不仅有了钱,也有了名气,将来无论将来收徒还是出去做水陆法事,都会大为便利。
    赵鼎这一承诺还惠及到了他麾下所有人。
    僧道这一群体,诵经念佛,祈祷超度。平日里只有贵族官僚可以享用。
    “殿下仁义,我们今后就追随殿下了,不管前面是刀山还是火海。”
    “能让道士们给老子日夜诵经祈祷,让老子来世转生到富贵人家,就算为九殿下拼了这条命也值得。”
    “九殿下果真厚待下属,不是赵山那混账能比的。”
    赵山留下的门客们无不感激涕零。
    而一阳道人,更是决定给赵鼎送一份厚礼。
    “殿下,贫道无以为报,只能用师门传承的正阳剑法偿还您万分之一的恩情,还望您不要推辞。”
    看一阳道人在对战之时,从来不落下风,一身轻功更如同小说中的武林高手,赵鼎早就对他的功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岂会矫揉造作,再三推辞。
    “那就多谢道长了。”
    为了避免被人偷学,一阳道人将赵鼎请进船舱。
    船队再次启航,赵鼎的武力也像被风吹起的船帆一阳迅速膨胀。
    很快,船队靠岸,见到了前来迎接的楚
    国官兵。
    赵鼎也从船舱里走了出来。
    此刻,他心中充满震撼。
    这个世界的武力上限,远比自己想象的要搞,一阳道人竟能通过传功的办法,将部分功力送给赵鼎。
    虽然此方世界的功力只能稍微增强人的体格,并不能变成内力、真气之类神奇的能量。
    但这一点点额外的增强,再配上精妙的招式,已经足以令人在厮杀对决之间掌握巨大的优势了。
    经过盛装打扮后,项敏来到赵鼎的身边,一边并肩下船,一边聊起了一阳道人。
    “这传功的秘法我只在皇宫的藏书阁里见到过,没想到大晋竟有这样的高人,会这门秘法。”
    “经过传功后,你的资质会改善许多,若是勤学苦练三五载,怕是就能赶上我的武功水平了。”
    传功虽然神异,却不能抵消习武之人,经年累月的锻炼。
    “你说,这门秘法能不能推广开来,然后以此培训更多高手。”赵鼎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项敏毫不留情的打破了赵鼎的念想。
    “别白日做梦了。”
    “传功秘法对传功者要求极高,还需要有冠绝当世的资质、功力。最关键的,一个人,一生只能传功一次。”
    “若是你的想法可以实现,只怕晋楚两国着就用这门秘法来量产高手了。”
    一个身着华丽盔甲的男子骑着高头大马,领着上百名鲜衣怒马的骑士,极为隆重地前来迎接项敏二人。
    远远地见到项敏二人下船,他们便翻
    身下马,单膝跪地。
    “参加凤灵公主。”
    随后又有数量马车,载着沉重的货物来到赵鼎二人面前。
    “这些是陛下赐予公主和驸马的礼物,请公主、驸马亲自验收。”
    项敏毕竟是楚国公主,认出了那身穿华丽盔甲的男子,正是刚刚继承平南侯爵位的魏胜军。
    “魏侯爷不必多礼,且平身吧。”项敏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甚至不屑与这些人平视。
    并非是她与魏胜军有仇怨,而是她在楚国一向如此。
    身为楚皇最宠爱的公主,除了帝后,所有臣民只能仰视。
    但随着赵鼎踏上楚国的陆地,在楚国,能够平视凤灵公主的人多了一个。
    走到这一列马车前,一位礼部来的官员拿起长长的单子,报起了礼物的名字。
    “东珠一百颗、龙涎香十斤、南海珊瑚十株、鲛人泪十颗、大红宝石十颗、大绿宝石十颗、象牙犀角各十根…………”
    楚皇不愧是坐拥南国的皇者,手笔之大,连赵鼎听了也不禁咂舌。
    这些东西若是贩卖到晋国的京师,只怕能换来二三十万两银子,足够上万卫所兵一年的军费。
    现在竟毫无条件地送给自己。
    正好自己现在手下多了一大批人要养活,每天一张眼就得支出几百两银子的伙食费。
    此外,自己还要花费海量银子在郢都打点人脉,获取情报,完成父皇的交代。打听到赤华真人的行踪,帮大舅子得到他的兵法。
    这无不需要海量银
    子的支持。
    楚皇这老丈人真是贴心,简直是瞌睡来了就送枕头。
    可正当赵鼎打算在礼物单上盖上私人印章,方便这位礼部官员回去交差,平南侯魏胜军忽然拦住了他。
    “慢着。”
    “这份礼物是陛下赐予楚国新驸马的,你如何证明自己是我楚国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