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的岳父是崇祯 > 第81章 亲兵
    凤威军此番出征,每人随身携带的弹药是三十发,另有备弹六十发,这应是周世显的全部家底了。
    新式火药产量跟不上呀。
    空有技术也不行,周世显已经在琢磨着弄一条生产线了,得尽快把新式火药的产量提上来。
    或许可以成立一家军火公司?
    一个大胆的念头,从周世显脑海中冒了出来,成立一个军工复合体如何?
    “嗯……”
    周世显琢磨着这事还是很有操作空间的,不过也得等这场仗打完了,再好好筹措,或许可以把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骆大人拉进来。
    无形之间凤威军这个军事集团,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密集的火枪齐射中,顺军扔下遍地的尸体退了下去……然而不出半个时辰,山下喊杀声又起。
    大批顺军在督战队逼迫下,又爬了上来,火枪爆鸣声再次响起。
    几轮齐射将顺军击溃,周世显抬头看了看天,天上是艳阳高照,这一天格外的漫长,很难熬。
    战至晌午顺军终于力竭,开始大规模退却,留下了两三千具尸体,横七竖八的倒毙在山坡上。
    激战暂时平息,嵩山脚下,血流成河。
    山下,顺军大营。
    刘宗敏又砍了几个败军之将的脑袋,又命人将血淋淋的脑袋挂在树枝上,老招数了,不新鲜。
    大顺朝的汝侯,此时活像一条疯狗。
    军令如山,后退者死!
    可是任他如何暴跳如雷,杀人,砍头,鞭打,从山上溃退下来的顺军已彻底崩溃。这些顺军残兵,一个个痴痴呆呆的坐在地上,任打任杀,就是不肯再发动进攻了。
    可怕,太可怕了。
    就好似山上有什么大恐怖,比死还可怕!
    刘宗敏一时无可奈何,又暗自心惊,他出动了两万兵力一股脑的冲了上去,打了一个上午,伤亡已经超过三成!
    这样的伤亡率,已经超出了顺军所能承受的极限!
    触目惊心啊!
    这股明军的兵力,他已经差不多摸透了,哪里来的十万明军?
    刘芳亮这个混蛋竟敢谎报军情!
    刘宗敏气的眼珠子发绿,几千明军把刘芳亮五万河防兵力打垮了,还包围了嵩山行宫?
    他觉得好像在做梦,可这股明军偏偏还能活蹦乱跳的,就挡在他的面前,那阵阵密集的火铳齐射声,好似在嘲笑他的愚蠢。
    渐渐的,刘宗敏冷静了下来。
    也别嘲笑刘芳亮了,他汝侯也没强到哪里去,一上午就打废了两万兵,真是活活打废了,打残了。
    这两万兵得有好一阵子上不了阵了,按照这种伤亡速度打下去,刘宗敏心里冰凉,背后直冒冷汗。
    他眼珠子转了转,猛然间换了一副面孔。
    “好了,好了。”
    刘宗敏一改凶狠的样子,踱着四方步走上前,将几个跪在地上等着砍头的败将扶起。
    他做出一副怒其不争的样子,真腕叹息:“本侯也是……哎!”
    一副怒其不争的样子。
    那几个败将磕头如捣蒜,习惯了,刘宗敏这人就是属野狗的,一张狗脸,翻脸比翻书还快。
    刘宗敏心平气和,挥挥手:“下去吧,好好休整。”
    打发走了这些败军之将,又和善道:“传我将领,军议!”
    杀头都不顶用了,看来硬的不行……那就只能来软的了。
    刘宗敏能当上大顺朝的先锋大将,一路从两湖打到京城,亲手将大明的江山覆灭,当然不是个无知莽夫。
    此人看似彪悍,实则狡诈!
    不多时,大大小小几百个顺军将领,被召集到帅营。
    “唉!”
    刘宗敏叹了口气,看了看十里外的嵩山,忧愁道:“这股明军……不一般呐!”
    他露出几分苦笑:“该说了的也说了,本侯也不愿强人所难,既如此,大家散伙吧,我去找皇上请罪,我砍头,你们……散伙回家种地。”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来人。”
    刘宗敏将帽盔摘了下来,低低道:“卸甲。”
    他一副要卸甲归田的样子,顺军大小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下子知道事态严重了。
    大家伙扯旗造反,打下了诺大地盘,作威作福都习惯了,还真的能回家种地不成?
    当年的纯真,回不去了呀。
    请将不如激将,刘宗敏这人不认字,可是喜欢听书,说书先生都是这么说的……
    果然一个个顺军将领不敢再怠慢,赶忙走过来劝阻:“侯爷言重了,言重了。”
    “我等,愿效死力!”
    刘宗敏一看部将们情绪起来了,又赶忙将帽盔戴上了。
    “那就,继续攻?”
    他咬了咬牙,却装作不动声色:“本侯出一千亲兵,大家伙凑一凑吧。”
    凑什么呐,凑亲兵,凑家丁。
    汝侯把戏都演到这份上了,自己还拿出了一千亲兵当本钱,顺军大小军头们也得领情,也不敢再保存实力了。
    “我出八十。”
    “我出两百。”
    打仗成了凑份子,这也算是明末乱世的写照。
    于是乎,从汝侯刘宗敏以下,顺军将领开始从亲兵家丁里抽调精锐,将棺材本都拿了出来。
    很快凑起了一支两千多人的亲兵家丁队!
    可不要小看这两千多人,明末这个时代的亲兵也好,家丁也罢,都是极为凶悍的存在。
    家丁亲兵制,是大明中后期财政窘迫,卫所制崩溃之后,被迫采取的精兵制,以少量精兵对付蒙古人的威胁。
    卫所崩溃,财政不足,朝廷没钱养兵,只能让边关将领自己想办法弄银子,想办法养兵。
    于是乎,从大明嘉靖年间开始,家丁制度便应运而生了,逐渐的,边军精锐成了九边将领的私人武装。
    这样做的好处是朝廷省了军费,又能保证边境安全。
    可坏处是……最后演变成了军阀割据!
    到了明末,各地明军将领,总兵蓄养的家丁亲兵几乎就代表着两个字,凶悍!
    凶悍到什么程度,远的如李成梁,祖大寿不说。
    就说崇祯三年,吴三桂的老爹吴襄,在宁远城外被清军重兵包围了,祖大寿不敢救。
    一看老爹被围,吴三桂可就急眼了,率领二十多名吴家家丁私开城门,活生生将清军八旗碾了过去,把老爹救出去了。
    二十多骑,将清军八旗碾过去了,碾过去了……可以知道吴三桂的家丁,是一帮什么样的铁骑,用银子砸出来的披甲重骑!
    这是多强悍的战斗力?
    吴三桂一战成名。
    到了崇祯十六年,他麾下的家丁铁骑已经发展到了几千人,便是传说中的关宁铁骑。
    这股强大的力量,是连满清八旗也不敢惹的!
    后来满清把关宁军这帮祖宗,一直从山海关供到云南,到了康熙年间才彻底消灭,这是何等强悍?
    抛开人品不谈,明末的家丁还是很凶悍的。
    而大顺军,继承了明军的亲兵家丁制,精兵都是将领的私人武装。
    午后,战又起。
    周世显举着千里镜,一打眼,就觉察到了不妥。
    午后攻山的顺军非同一般。
    这伙顺军都是重装,一个个膀大腰圆,穿着重甲,在山路上扔健步如飞,并且将进攻线拉的很开。
    只有区区一千多人,却整整拉出了两里长的进攻线!
    在两里长的进攻线上,顺军三五人一伙,目标极小,躲躲闪闪的往山上攀爬着。
    目标小,排枪火力难以施展。
    一次齐射又能打死几个?
    “坏了!”
    周世显心中咯噔一下,这是刘宗敏把家底亮出来了,对这个时代的精兵,家丁他不敢有丝毫轻视。
    “散兵线?”
    刘宗敏的精兵,竟然在他面前摆开了散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