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11章 朱元璋忌日结束,三兄弟顺利离京
    三兄弟住处。
    杨轩和三兄弟叙了会儿旧,这才问起了正事。
    “你们来之前,你们父亲的情况怎么样了?”
    听到这话,三兄弟的情绪也低落了下来。
    “师叔,我们来之前,父亲的情况就已经很不好了。”
    “连人都不认识了。”
    “有一天晚上,我都看到娘哭了。”
    朱高炽低声说道。
    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也沉默了起来。
    朱老四啊朱老四,你可真能装的…杨轩在心里一阵腹诽。
    不过从亲儿子都没有发现端倪的情况来看,朝廷也不可能发现。
    杨轩也没有告诉三兄弟真相的打算。
    且不说他们会不会暴露,单就造反而言,现在还处于准备阶段。
    当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杨轩拍着朱高炽的肩膀,说了几句安慰的话。
    随后表示:“我这次过来,就是看看你们三个的情况。”
    “现在看完了,我也放心了。”
    “时间不早了,我就先走了。”
    “师叔,我送送你。”
    “不用,你们还是早点休息吧!”
    在三兄弟的目光当中,杨轩的身影隐入黑暗当中,很快就消失不见。
    “大哥,师叔可真厉害啊!”朱高燧收回目光,感叹道。
    “那是当然,只是师叔喜欢低调罢了。”朱高煦看了自家小老三一眼,淡淡道。
    “行了,都别说了,小心隔墙有耳。”
    “你俩也别在这儿待着了,赶紧回房休息。”
    老大朱高炽道。
    “哦。”
    “知道了。”
    ……
    时间很快就到了老朱忌日的这天。
    朱允炆带领文武百官,还有在京的皇子公主,以及皇孙等皇亲国戚。
    因为今天这个日子特殊,杨轩也被允许离开府邸。
    今天这个活动主要是由礼部负责组织,流程也是他们制定的。
    当然,最累的人也是他们。
    整个活动从早上开始,到下午才结束。
    期间一口吃的都没有,很多上了年纪的官员,只能早早就准备好参片,以备不时之需。
    好在,过程当中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也是,如此浩大的活动,安保措施肯定是做到了极致。
    毕竟,皇帝,朝中大臣都在,可以说整个大明的中枢都汇聚在了一起。
    这要是被一锅端了,远在北平的朱棣怕不是得乐疯。
    活动结束,杨轩也再次被圈禁在了家里。
    不过杨轩并没有什么反应,反正这事儿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影响。
    他想出门了,随时都可以。
    ……
    夜。
    杨轩再次来到了三兄弟这里。
    现在老朱的忌日已经过去了,三兄弟该想办法回北平了。
    若是继续留在这里,北平那边就会有所顾忌。
    “师叔!”
    “你们想好要怎么回去了吗?”杨轩开门见山。
    “师叔放心吧,我已经有办法了。”朱高炽笑道。
    杨轩知道他聪明,便想听听他的想法。
    “师叔,我是这样想的。”
    “现在父亲那个样子,王府上下全靠娘一个人撑着。”
    “身为儿子,我们肯定得在父亲膝前尽孝。”
    “所以我打算用这个理由,请陛下放我们回京。”
    朱高炽说道。
    “这个理由可以,身为人子,要在父母膝前尽孝,这谁也挑不出毛病。”
    “不过就怕朝廷那边不愿意放人。”杨轩道。
    听到这话,朱高炽也蹙起了眉。
    “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就算朝廷不愿意放你们离开。”
    “我也有办法送你们离开。”
    杨轩又安慰道。
    “好,那就多谢师叔了。”
    “那行,我就先走了。”
    ……
    三日后,朝会。
    朱高炽三兄弟请辞。
    兵部尚书齐泰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并请朱允炆将三兄弟留下来。
    当做人质。
    朱允炆心里也有这个打算。
    可谁知,黄子澄却表示应该将三兄弟送回北平。
    他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说是这样会打草惊蛇,将三兄弟送回北平,可以表明朝廷并无削藩之意,以麻痹燕藩。
    这个时候,方孝孺也表示支持黄子澄。
    他的理由是:燕王已经疯了,不足为虑,但燕藩却需要有人回去主持大局。
    况且,三兄弟是要回去尽孝,若朝廷强行把人留下来,这在道义上站不住脚。
    朱允炆接受的是系统的儒家教育,他也认为方孝孺的话很有道理。
    于是决定,送朱高炽三兄弟回北平。
    这可把齐泰给气坏了。
    大骂黄子澄方孝孺误国。
    可惜事已至此,他也改变不了什么。
    收到圣旨的时候,朱高炽三兄弟都懵了。
    他们完全没想到,事情竟然会这么顺利。
    也顾不上和杨轩告别,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东西,离开了京城。
    要是朱允炆反悔了,那可就晚了。
    另一边的杨轩了解完前因后果,也是久久无语。
    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朱允炆这是又一次错过了正确答案。
    同时对黄子澄几人也是越加不满。
    这完完全全就是书生误国。
    治国和做学问是不一样的。
    对于朱允炆,杨轩除了恨铁不成钢,就是惋惜。
    除此之外,他还觉得有些对不住朱标。
    毕竟,他已经选择了支持朱棣。
    不过,想起朱标的那句“江山社稷才是最重要的”,想来,朱标知道后,应该会原谅他的。
    …
    朱高炽三兄弟一路上没怎么休息,十天不到的时间就已经回到了北平。
    当看到儿子的那一刻,徐妙云一直提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朱棣虽然还在装疯,但得知儿子平安归来,也是重重松了口气。
    密室之中,朱棣和道衍相对而坐。
    “大师,此番我们父子能够重聚,这可真是上天帮助我啊!”朱棣笑道。
    “贫僧说过,天命在殿下!”道衍双手合十,道。
    朱棣不置可否。
    现在他已经没后顾之忧了,就等一个合适的时间,起兵了。
    来到地下室之中,看着打造好的军械,朱棣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另一边的空间中,全都是他的死忠,张玉,朱能正在带领他们训练。
    朱棣一个个巡视过去,然后回到地面上继续装疯。
    他要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
    “我是太上老君,我要见玉皇大帝!”
    朱棣披头散发,大喊着跑出了王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