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昏君:开局政变干掉朱允炆 > 第153章 筹建治河总督府
    对这个长江大桥,第一次见到的人都是心惊胆颤的,这是一座长度有近十里的桥啊,亘古就没有这么长的桥梁出现过,而且不是像正常的石桥一样是有拱形结构存在的。
    朱允熥记得六十年代修南京长江大桥是花了十来年的,以那个时候的技术都要那么长时间,没想到这个桥四年就通了,但是这个时候修的桥肯定不是那么的先进的,也没什么钢材架空起来,就是桥墩之后上以水泥板连接,走马车什么的还行,火车什么的就别想了!
    而且每个桥墩之间的距离也没有那么远,只有中间留了四个大点的桥洞给船只通行,技术难度差了不止一个量级了,不过朱允熥看了这个桥感觉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的钢筋也不是什么不锈钢或者特种钢,用几十年也就行了!
    朱允熥来到之后就开始开通仪式,在一番鞭炮和舞狮表演之后,朱允熥就开始祭祀天地和龙王什么的了,祭祀过后呜呜的声音响起,对岸的大军就开始上桥了,自然晚上过去已经测试了的,不然这共振把桥震塌就好玩了。
    这个时候行军也不是大家都喊一二一踩着统一的步伐,而是大家只是以整齐的队伍行军,对步伐没有去要求的,这样可以避免产生共振了,这是朱允熥特意交代给了军机处的徐辉祖安排的。
    当二十万京营大军走过,然后八万多骑兵也走过之后,所有人对这个桥梁的质量就不再怀疑了,百姓们都伸长脖子看着,纷纷叫喊着要上桥走走,耿炳文问道:“皇上,我们什么时候开放给百姓啊?要安排收费吗?”
    “不收费了,朝廷现在又不差这点钱!等大军走完下午就开放把,大家可以随意通行!安排人维持管理一下秩序,两侧的人行道不管,中间车马道路必须是左右分开的,走错也进行处罚!这桥上堵起了就不好了!”
    郑赐跟黄福两个人看着大军通行桥面完好之后,总算是把心里的包袱给放下了,他们可是生怕这个桥出问题的,这可是两千多万两银子修出来的,而且皇帝那么重视这个桥,要是出了问题那估计就是要掉脑袋的了。
    大桥修好了,北方的边患也解决了,朱允熥感觉自己的江山算是很稳的了,但是这黄河也是得治治了,你都搞不懂宋朝的时候把黄河弄到淮河来入海是图个啥,也没挡住金人和蒙古人啊,最后还不是都被灭了。
    朱允熥召集山东的铁铉和河南的周荣两个布政使进京,会同内阁上书房的臣子进行商议,把黄河改道的问题给解决了,然后黄河治理的问题也要提上日程了。
    朱允熥在乾清宫开会,指着地图上的黄河说道:“诸卿,自金国金世宗末年开始,由于黄河年久失修,这黄河决堤之后就开始侵夺了淮河河道,这一直以来一旦黄河决口,这老百姓和漕运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现在朕决意要治理黄河,朕知道这黄河不好治理,一个是要恢复黄河故道,从山东重新修建疏通黄河入海通道,从开封府直接修建河道通往济南,另外一个就是要解决黄河的泥沙太多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治理恐怕是永远也治不完的!”
    周荣和铁铉先不说话,耿炳文对治理黄河也没什么心得,但是在内阁对黄河的水灾什么的还是很熟悉的,首相大人第一个发言。
    “皇上,治理黄河肯定是好事,但是具体如何治理却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了很久很久了,想要彻底的治理好怕是不容易了!臣以为应该有一个专门的衙门负责进行才行,不然这个治河的事务怕是不好解决。”
    朱允熥的记忆明朝治理黄河的牛人好像是要几代人以后才会出现,明朝初期不记得有什么人对此比较有心得的了。
    方孝孺说道:“皇上,黄河治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难题,可是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我朝现在天下大定,正是治理黄河的好时机,但是还要有合适的方法,不然钱花下去恐怕也起不到作用!”
    朱允熥直接问道:“周卿和铁卿,你们两个是在地方的,对黄河的水情是否有了解啊?说说你们知道的情况!”
    周荣说道:“皇上,黄河就是从臣治下的开封进入淮安府的,这一旦不小心维护河堤,很容易造成黄河决堤,春汛和秋汛都不可忽视,臣只知道黄河的泥沙很多,很容易堆积在河道的两侧,从而在汛期就会造成河道狭窄,很容易决堤。”
    铁铉现在山东境内是没有黄河了,但是他是需要黄河的,因为干旱的时候没水灌溉农田,容易造成干旱。
    朱允熥说道:“先解决黄河改道的问题,黄河夺淮入海造成山东缺水,而淮河两岸尤其是淮安府境内灾害频发,所以首先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再想办法解决河沙多的问题。”
    “之前首相兴国公说需要一个衙门来负责,朕也想过了,决定成立一个治河总督衙门,负责总理督办治理黄河的一应事宜,黄河不治好,这个衙门就不会裁撤!”
    接着朱允熥问道:“对于这个治河总督你们推选一下吧?”
    大家左看右看也不知道熟悉治河的有谁,这时铁铉站了出来,原来他被朱允熥召回应天就开始思考了,自己治下黄河也没有泛滥啊,只是需要黄河的水来灌溉农田,召自己回京商量黄河的治理,难道是想让自己去治河?
    “皇上,您看臣如何?”
    这下大家都有点懵懵的,皇上安排的这个治河总督可不是什么正式的职务,明朝这个时候还没有这个职务出现,一个二品的布政使不干了,去治河?
    朱允熥笑着问道:“卿可以信心啊?可心甘情愿啊?这可是一个有着不少艰难险阻的事情,而且不一定在哪里办公,没有十数年可是见不到多少效果的,而且一旦爆发洪涝灾害导致黄河决堤,那还要承受不小的压力和考验的!”
    铁铉毫不犹豫的说道:“臣心甘情愿把余生奉献在千里黄河上,肯定把黄河治理好,让百姓满意、朝廷满意、皇上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