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昏君:开局政变干掉朱允炆 > 第112章 方孝孺的野心
    不过这朱高煦和朱高燧很快就找到了他们的兴趣所在,朱允熥在看了朵颜三个部落的摔跤表演之后,就让他们去赛马场旁边建立一个摔跤场,每天进行摔跤表演,而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朱高炽,朱允熥也想交给其他人,可是都不怎么熟悉,反而这个胖子是聪明人,又派人去管理现场的安保和财务,也是可以放心的。
    朱高炽进宫拜见朱允熥的时候,还以为是要挨批的呢,没想到朱允熥竟然是给他安排了工作。
    “燕王啊,朕想在赛马会之外再搞一个格斗场!就是不用兵器,然后你们制定一些规则进行比武,每次都可以开一些赌注嘛,两个比武的好手,赌输赢,或者赌谁几连胜,这些都可以好好的赌一赌,也是可以赚钱的。”
    “参加比赛的选手只要赢了,也可以给一些奖金嘛,朕把这朵颜三部送来的三十个摔跤手先送给你,你弄去做摔跤表演看看,然后你可以放开让社会上的勇士来挑战比赛什么的!”
    “当然你要先定好规矩,安排好裁判和现场的救护人员等。”
    朱高炽问道:“皇上,这个格斗场也是跟赛马会一样的股份分成吗?”
    “是,也按那个一样吧,算是朕给宗室的福利嘛!”
    “谢皇上,臣明白了,但是皇上这格斗场是比较暴力的一个场所,恐怕朝臣们弹劾反对,这毕竟与儒家所倡导的仁义不符!”
    “朝堂上的事情上书房会去解决,你就确保把钱赚到就行!”
    朱高炽接了任务之后就很高兴的回府了,对徐妙云说道:“娘,我找到让二弟三弟感兴趣的事情了!”
    朱高炽把格斗赛说了一下,到时候就让自己两个弟弟去格斗场打比赛,这样他们的精力就能有地方发泄了。
    徐妙云又担心的说道:“儿啊,你说的这个格斗什么的,虽然不会死人,但是很容易被伤打残的啊,这高煦和高燧要是被打伤了我这也心疼的啊!”
    “娘,这比赛有裁判的,也不会伤的太严重啊,到时候受点伤就不能出门了,也能在家陪陪你老人家了。”
    “唉,你去安排吧!”
    在朱高炽建格斗场的同时,四月份的《大明皇家月报》已经迅速的在各地开卖了,铺天盖地的就是宣扬李景隆作为“白话文之父”的消息,李景隆一下就名声大振了。
    朝中的聪明人一看是皇家月报上开始宣传的,就知道这后面的水比较深了,并没有轻易的下场弹劾,而其他的人却不一样了,像国子监的学生就开始不断的找一些跟随或者支持白话文的人进行论战,而翰林院的人就开始上折子。
    翰林院的人本身品阶一般就低一些,所以有机会就喜欢上折子,一则有机会可以博得一个美名,二则万一简在帝心自己的机会就来了,很多时候翰林院其实就是官员的储备之所,很多人都是做几年编修什么的,然后就会一飞冲天了。
    方孝孺抱着一堆弹劾的折子就来找朱允熥了。
    “皇上,这些都是弹劾曹国公李景隆的,说他不顾圣人教诲,擅自鼓吹白话文,还妄自尊为‘白话文之父’,不少人认为其有僭越之嫌!”
    朱允熥让云奇把折子放在一边,说道:“这‘白话文之父’不是别的人喊的吗?怎么叫妄自尊为啊,李景隆自己给自己封的吗?这些人弹劾也不过脑子,你方孝孺是天下之大儒,你怎么看啊?”
    “皇上,臣觉得这白话文和文言文各有优劣,白话文其实大家都在用,只是读书人在书写的时候又习惯用文言来表达了,臣也不敢说哪个好!”
    “那你就说说李景隆吧,他这‘白话文之父’当的吗?”
    “这……臣不知道!”
    “朕倒觉得没什么问题啊,他四处推广白话文,还让人写文章鼓吹白话文的优点,努力的要提升白话文的地位,大家给他一个尊称也是对他的认可,这个并不影响到大明的江山和社稷,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嘛!”
    方孝孺听了朱允熥的话之后也就十分清楚了,皇帝是支持和推动这个事情的,这李景隆背后有皇上的支持,这头阵打的好是很容易获得成功的啊。
    而方孝孺现在心里也十分的火热,因为朱允熥这是把李景隆一个勋贵给捧成了学术大家,或者说是以后可能会跟诸子一样伟大的任务,虽然只是可能的,但是也是一种莫大的吸引力。
    “皇上,臣也回去思考了很久,对这个儒家的发展始终没有一个头绪,臣觉得朱子的很多想法也未必是对的!”
    朱允熥其实内心最大的期望就是不要什么儒家思想统一这个世界,不要搞的所有的读书人都要被儒家思想束缚,正常是要慢慢的改变经济基础,然后上层的思想意识也就会慢慢改变了,但是创造一种新的思想可不容易,
    西方世界没有所谓是统一的思想,就变成了宗教信仰,而我们华夏都信仰儒家思想,所以就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最近朱允熥想到这个之后,就不想让废除儒家的独尊地位去专搞教育学,而是想提点方孝孺把百家都纳入儒家,各家皆可儒家。
    “方卿啊,这儒家的圣人是孔子,亚圣则是孟子,儒家的学问十分讲究尊重你们的先圣,基本上都是以经典四书五经来传播你们的思想。那么我想问一下孔子是做什么的呢?或者说最擅长的是什么呢?治国、治学、还是教授学生?”
    没等方孝孺回答,朱允熥继续说道:“孔子弟子七十二,不知名的有几千人吧,可见孔子最厉害和擅长的就是教学生,他对每个学生的教育都是不一样的,论语就是记录他教学生的一些对话嘛!孟子谋求儒家思想可以治理国家,所以提出了仁政的概念。”
    “那么后面儒家的天人感应是怎么来的呢,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董仲舒却说天人感应,然后后续儒家还有其他人来发展儒家的思想吗?到宋朝出现了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方卿以为,这从董仲舒到程朱理学,他们是继承和发展了孔圣人的思想吗?孔子有说过妇女要裹脚、立贞洁牌坊吗?还是孟子说过?那么孔孟是否有说过,他们几千年前说的话,我们几千年之后还得遵循吗?”
    方孝孺回道:“皇上,先贤的理论和思想,臣怎么可以……”
    “那你说朕为什么要改变太祖的很多政策啊,按你的说法也不可以了?或者说大家都按周朝分封治理天下了,为什么秦皇汉武还要一统天下啊!方卿,你作为一个大儒,却不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吗?如果你连怀疑和超越前人的勇气都没有,你觉得你还是一个合格的大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