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带着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间满仓粮 > 第435章 捐税银
    第435章 捐税银
    五嫂过完月子,也就是雯姐儿满月的时候,雯姐儿的皮肤已经不那么红了,渐渐的变得白白嫩嫩。
    每天吃完奶就睁着大眼睛,咕噜噜地看着家里的人,可把杜家的全家老小给迷的不要不要的。
    作为杜家第三辈唯一的长孙女,雯姐儿在杜家那就是掌上明珠,全家的宠爱都给了她。
    当然也不是有了妹妹就忽略哥哥的。
    耀哥儿和叶哥儿也都没忽略。而且两个小伙子也极其喜欢他们这个妹妹,甚至每天都要去唐子萱和杜泽恩的院子里,去看看小妹妹。
    腊月二十多的时候,朝廷最后两天上朝的日子,正好也是杜家盘完几个店,收拢好账本之后,按照百分之三的税收给朝廷上税。
    是杜永丰亲自带着人用马车拉过去好几车的银子,惊得户部的人都睁大了眼睛。
    这年头,还真没看到官员家里有人主动愿意交税的,毕竟官员都是进士出身。在大历朝都是免税的。
    户部的很多官员正震惊的时候,杜鸿羽从户部衙门里出来,“好了,也不是没看过银子,赶快帮着把税银卸下来,登记造册吧。”
    其他户部官员等到杜鸿羽这般淡定地吩咐着,回过神来,才忙碌开来。
    等到户部登记造册好,次日上朝的时候,杜鸿羽就在朝阳之上,将杜家主动上的税银报出来了。
    “启禀陛下,杜家主动上交了二十七万两白银!”
    杜鸿羽话音一落,朝堂上的其他大臣都深吸了一口气,杜家这么财大气粗的嘛。
    虽然杜鸿羽自己就是杜家人,杜家主动交税银,有他杜鸿羽讨好陛下之意。但是朝臣们也知道,在大历朝几次灾害中,一次高温异常天气里,杜家捐冰。前段时间青阳府城旱灾,更是捐了百万斤的粮食。
    与那么大量珍贵的冰块和百万斤的粮食相比,二十七万税银,好像真的不多。而且杜家要捐税银,当然要去户部,而杜鸿羽就是户部侍郎,所以倒是有很多大臣,想了一下就知道这不是杜鸿羽主动来讨好景元帝的。
    而是他们杜家就是这么大的格局,每次朝廷有什么灾害,杜家总是走在前面。
    这次主动捐税银,估计也是因为最近蛮族蠢蠢欲动想要发起战争的缘故吧。从景元帝接收到镇国大将军谢世忠的密信,已经几个月了。
    如今北疆的情况,剑拔弩张,朝中许多大臣也听到风声了。
    不得不说,杜家主动捐税银,他们是十分佩服的。可是要是他们也开始捐,说实话他们有些不舍得那白花花的银子。
    毕竟谁家的生意能和杜家的生意比啊!这些朝中大臣可都是杜家的常客,但是估计一整个杜家,没有一个是他们家中所经营店铺的客人吧。
    这个怪不得人家杜家,只是其他朝廷比不上人家杜家啊!人家杜家什么东西都是最新奇,最好的。
    他们家中经营的,那都是自古就有,普通的。是没法比的。
    站在殿中的大臣们自己头脑风暴,坐在上首的景元帝却对着杜鸿羽大夸特夸。
    “杜卿,身为户部侍郎这些时日,做的非常好,不但让国库多了许多进项,还带头家中主动捐税银,实在令朕老怀欣慰。杜卿,功在社稷啊!”
    杜鸿羽让国库多了很多进项,自然是杜幼菱给的制豆油的法子起了作用,豆油一在京中出现,就风靡了起来。
    无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寻常百姓都要买来尝一尝。
    原先是只有猪肉,贵族们也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猛然被告知,突然出了一种油,居然是从豆子里榨出来的。与猪油一比,贵族们自然觉得豆油高雅一些。
    而老百姓们买豆油,纯粹就是因为豆油是朝廷卖的,而且比买肥油熬油来的划算。于是一窝蜂的都去买豆油。
    一是售卖豆油,让国库有了源源不断的进项。二是,杜家又主动上交了原本不需要交的税银。
    可以说,景元帝那对杜家是一百二十分的满意。
    对于杜幼菱,那更是一百二十万分的满意。
    甚至希望杜幼菱早点及笄,给太子和杜幼菱办婚礼。
    原本只是想让儿子和自己心爱的女子在一起,不必经历他当年的那些污糟事。
    谁想到,这一日日的,杜幼菱能给他这么大的惊喜。
    景元帝在朝堂之上,主动表扬了杜鸿羽,还赞誉这么高,让其他的朝臣也纷纷表示,自家也可以捐一些税银。
    反正陛下也不是去查他们自家产业的进项,到时候捐多少银子还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嘛。
    反正他们各家的产业也没有杜家的大,他们也十分心安理得地少捐些。
    主要是大历朝因为几代君主都十分圣明,所以大历朝的官风也十分清正。要不然,杜家你捐自己的,关别人家什么事。就是皇帝也不能强迫臣子破财不是嘛。
    说来说去,大历朝的官员,从根子上就是十分清正爱国的。
    ……
    腊月二十六这一天,朝廷正式放假。
    杜家也早就找人看好,这一天是黄道吉日,宜乔迁新居。
    于是这天上午,杜家一家十几口人,就正式搬到了皇城跟上的“永安郡主府。”
    因为这府邸是陛下因为杜幼菱献上高产粮种赏给杜幼菱的,并且是随着郡主爵位的。所以这府邸的名字自是“永安郡主府。”
    但是“永安郡主府”的牌匾之下,还有“杜府”这个牌匾。毕竟杜鸿羽、杜星剑这样的朝廷大员也是一起住在这里的,而且杜家也没有分家。
    郡主府内,里面的一应摆件和园子建造,都是内务府弄好的。
    杜家一行人走进来,就被惊艳了一番。
    整个郡王府占地非常广,这其中亭台楼阁,假山流水,碧湖池塘,风雨连廊,那是应有尽有,妥妥的一座豪华园林。
    一路上,看惯了自家园子美景的杜家人,也被惊艳到了。毕竟王府的规格,还是比杜家那座大富商建起来的园子要精妙许多。
    杜家人一路走来,所经之处,那简直是一步一景,当真是让人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碧瓦朱红、青堂瓦舍,丹楹刻桷、每一处都犹如画景一般,美得让人无可挑剔。
    “这雕花,这做工。”就是杜鸿羽也十分欣赏。
    杜清安也跟着点评道:“处处适合入画。”
    杜幼菱每走一步,也都很惊艳,“这工部的匠人,技艺的确高超。”
    ————
    (最近每天有点拖延,会尽快克服的!主要是柏柏没有假期,嗨呀,中秋国庆八天假期啊,我一天也没得,不存稿的人就要每天现码。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天上班,假期是什么,码字人没有假期!另外偷偷摸摸地问一句,你们都是几天的假期啊,拿出来让我羡慕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