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带着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间满仓粮 > 第421章 春耕良种
    第421章 春耕良种
    让景元帝这边去找天材地宝,杜幼菱这边每月去六王爷府中,给六王爷针灸。
    六王爷府中,慕容谨笑着说:“劳累了菱儿了。本来该是我这个病患要亲去登门的。”
    杜幼菱收起银针擦了擦额头的汗:“六王爷不用这样说,菱儿是晚辈,菱儿上门前来是应该的。”
    慕容瑾笑的十分温和。
    之后两人没有再说其他话,杜幼菱动手开始给慕容谨实施最后几处穴位的针灸。
    其实这套针灸也的确是可以解毒的,这套手法是杜幼菱在系统中特意买的。
    但对慕容谨最有效的,还是每次给慕容谨针灸之后,杜幼菱会给他喝一杯,直接用纯度很高的灵泉液泡的茶,并告诉他这是独家配置的解毒茶。
    慕容谨自是对杜幼菱十分信任,当即二话不说就饮了这茶,而这茶也是十分有效果,一套针灸下来,加上灵泉液泡的茶。慕容谨的确感觉身体浑身都轻了许多。
    二月说话,杜幼菱第二次给慕容谨针灸过后。
    慕容谨感觉到从未有过这般的轻松,就像是健康人一般!他觉得自己这次,真的有可能治愈。
    希望在他的星星眸子里,如燎原之火,明亮的让人不可逼视。
    ……
    三月的时候,慕容玄传来消息,说是单子上的天材地宝大部分已经收集完毕,只差最后一种,还在搜寻。
    而如今慕容谨的身体越来越好,他自己倒是也不胡思乱想了,浑身都充满了希望,整个人看着精气神儿前所未有的高涨。
    杜幼菱对于那最后一味天材地宝也不急,毕竟不是真的靠那上面的药材。
    每年三四月份春耕,三月底杜幼菱亲自回了一趟千水村。
    她想起二哥从青阳府城回来,说是那里灾后重建困难重重,看到最底层老百姓的不易。
    青阳那边虽说地多,但是人也多,而且小麦的亩产都很低。风调雨顺,也才亩产两百斤左右。
    青阳府城因为一次小麦灌浆期的大雨,而导致全境的灾害。说来说去也有亩产十分低下的原因,他们根本就没有余粮。每年的粮食,都是紧巴巴地勉强够吃。有时候,甚至都不够!
    可是一时半刻,就是大司农也没有研制出高产的粮种。
    而杜幼菱想起了她空间里的高产粮种,于是就想先种了出来,等种了出来之后让景元帝亲自看看。
    眼见为实,亩产几百斤,景元帝一看这么高的亩量,肯定很快就会推广到全国各地的。
    到时候,很多个像青阳府城一样的百姓,都不会再饿肚子了,成为灾民了。
    亩产大幅度增加,老百姓手里就有余粮,就能存起来了。
    再有个不是那么风调雨顺的时节,就有个缓冲了。不至于因为一次的天气原因,就再次全境成灾、无粮可吃了。
    杜老二对于闺女说,要亲自回千水村种高产粮食,十分开心地跟着闺女一起回来了。李月娘自然也跟上。
    杜老二和李月娘夫妻俩都知道闺女的神奇之处,对闺女能拿出高产的良种,一点也不吃惊,带着无比期待的心情一起回千水村耕种。
    杜老二和李月娘夫妻俩从柳树村走出来,当时也都是田地里种庄稼的。良种的意义,对于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处。
    夫妻俩听菱宝的意思,这良种种出来,亩产好的话可以翻个两三倍不成问题。这简直不能想象啊!
    两三倍,是什么概念,原本一家人在风调雨顺的时候正好够吃的,两三倍,一下子就让家里多出来了一两倍的粮食。这些粮食无论是自家储存,还是卖粮,对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恩赐啊!
    到时候能多养活大历朝多少人?!杜老二和李月娘想想都十分激动。
    杜家人回到千水村,自然又受到村里人的热烈欢迎。
    如今杜家的水果罐头工坊,水果园,养猪场,让千水村的家家户户都有地方工作,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甚至是小孩子都可以去杜家的私山去帮忙放羊。
    可以说如今千水村家家户户的生活,那都不比住在京城里的普通人家差,个个也都是小富之家了。
    房子,家家户户都变成了青砖大瓦。吃的穿的不说华丽,但是舒适的棉衣那是人人都有的,手里还揣着余钱。
    无论是送孙子去上学还是给儿子娶媳妇儿,哪样都不缺。就是有些个老人生病了,去药铺里买药那是一点也不虚的。
    以前家里有一个老人,一旦生病,花钱去买药,几乎就能拖垮一个家庭。那个时候家里都没有多少余钱,几副贵重的药下来可能就要几两银子,是家里的全部余财。
    可如今千水村的家家户户,手里不说有个几百两银子吧,几十两银子是肯定都有的。
    杜幼菱和爹娘回来,自是和村里的人热情的寒暄了一会儿。
    回到三进院,又休整了一番。
    次日,杜幼菱就带着爹娘一起去他们家田里准备种粮食了。
    翻土这些活计,杜家的佃户已经做好了。
    原本是这两天就要下地耕种了,正好杜幼菱从京城里提前递了消息回来,让他们播种的时候留下100亩的田地,她要种新良种。
    来到田埂地头,杜幼菱让人把高产良种拿过来,看着佃户们耕种。自是不需要她亲自去做。
    看佃户们耕种地十分费事,杜幼菱就想起了独轮播种机。
    于是杜幼菱对着跟在她旁边的暗十二,将独轮播种机给描述出来,让暗十二做出来。
    当然地里的活计也没停。
    这独轮播种机,上面是一个粮斗,下面是用铁做的轮子,在粮斗的最下方有个凹槽,是可以漏种子的。
    一个人就可以播种,从后往前推,轮子在地里滚动的时候,粮种就会从小凹槽里漏下来,这个效率大大提高了播种效果。
    “小姐,这独轮播种机也太神了吧。”他们家一个佃户说道。
    杜幼菱微笑地应对,心里想着,这都是后世农民伯伯的智慧啊。
    杜老二也十分激动得上手,要亲自播种一垄地,撸起袖子就干了两垄地,一来一回。
    再次到了田埂地头,杜幼菱拿着布巾给她爹擦汗:“爹,歇一歇,先擦擦汗,喝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