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带着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间满仓粮 > 第288章 殿试
    第288章 殿试
    一转眼,十来天过去了。
    二月二十一这一日,会试的结果出来了!
    杜家这次是派的小厮,一大早去看的皇榜。
    其余人留在家里,坐在正厅里,喝茶,等结果。倒是看着,都有些紧张。
    反而是当事人杜鸿羽看不出任何焦虑之色,很是还有几分闲适。
    品茶的时候,还不忘提醒父母,“爹娘,时辰还早,可能现在皇榜还没有张贴出来呢,不用这般急,我们慢慢等。”
    杜老二和李月娘心说:儿子,我们达不到你的境界啊!
    倒是坐在旁边的杜幼菱捂着嘴偷笑,看着爹娘和二哥,倒生生像是考完了试等结果的人,是爹娘。
    二哥闲适的,倒像是陪他们的。
    但是除了二哥,杜幼菱也不紧张,她相信二哥!
    三哥杜永丰和五哥杜泽恩倒是没在家,昨晚杜氏酒楼的掌柜和杜氏川菜馆的伙计来了,说是店里有些事,恐怕需要主家过去处理。
    所以一大早,吃了早饭,杜星剑去当值。杜永丰和杜泽恩也跟着出门,去酒楼处理事情了。
    大嫂抱着耀哥儿,也跟着大家坐在圈椅上等。
    杜幼菱就让梅儿拿过来鲜枣和竹签,逗着耀哥儿玩“推枣磨”。
    推枣磨就是取三颗鲜枣,把一颗枣横着切掉一半,露出枣核来。然后插上三根竹签使它能够站立;
    再取一根细长的竹签,在竹签的两端各插上一颗枣,做成哑铃状。
    玩的时候,两个人就轮流把那根细长竹签放在枣核上,找到一个平衡点。之后拨动竹签,让它旋转起来。
    然后比比看,谁转的时间更长。
    一个简易的小玩意,却是消磨时间的好玩意。
    等杜幼菱和耀哥儿还没有玩几圈,谁知道时间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了许久。
    等杜幼菱回过神来的时候,就是外面闯进来一个小厮,正是杜老二派出去看皇榜的小厮。
    那伙计驾着马车回府,又从门口一口气跑到二进院里的正房里,还是有些口干舌燥的。
    杜老二身边的长随杜田,十分有眼力劲,立刻给那人倒了一杯热茶。
    他小厮却没立即接那杯热茶,而是看着坐在上首的杜老二和李月娘,操着一口沙哑的嗓音大声说道:“中了中了!二公子中了会元!会元啊,这一届的会元!”
    那小厮扯着嗓子疼说完话,就抢过杜田手里原本要收回去的热茶,一杯热茶下肚,他的嗓子总算好多了。
    也等着老爷的赏。
    果然,杜老二在震惊之后就是狂喜,当即就朗声道:“府里所有下人,都涨三个月工钱!”
    这下不仅,那报信的小厮和杜田十分开心,就连外面廊下候着伺候的下人,也都小声惊呼起来。
    当然最高兴的还不是他们,最高兴的还是杜家人,而且严格地说,最高兴的人,是杜老二。
    他激动的甚至都老泪纵横了。
    “呜呜呜,杜家列祖列宗显灵了!我们家这是彻底改换门庭了,我这简直不知道有多高兴!”
    杜鸿羽想和爹说,还有殿试呢,殿试结果出来再这般感慨也行。
    但是看着高兴的差点手舞足蹈的爹,杜鸿羽到底没有出口提醒。
    倒是李月娘给杜老二递了一个帕子,并且一句话就让杜老二变得冷静下来:
    “你可赶快擦擦吧,然后去洗脸,要不然等会报喜官过来,你这般样子,不是给儿子丢人嘛?”
    “哦哦,是啊!”
    杜老二被自己媳妇提醒,当即拿帕子擦干净脸上的泪痕,又风风火火地去后面洗脸。
    杜家其他人也赶快理了理自己的衣裳,务必保证干净整洁、光鲜亮丽的,不给“会元”丢脸。
    李月娘则怀着激动的心情,让家里的管事,再多准备三大筐的铜钱。
    让过路的父老乡亲们,都沾沾他家的喜气,也是给儿子积福。
    之后就是官府的报喜队伍,前来杜家报喜。
    杜鸿羽接了喜幡,报喜的队伍拿了“喝茶钱。”
    杜家放起了鞭炮,准备起了席面。
    由于会试是集齐天下学子,同来京都参加考试的。各府城的天之骄子,如今也都留在京城,等着四月份的殿试呢。
    所以杜鸿羽就提议他们家低调一些,等殿试真的也取得“好名次”,再热闹一些,也没什么不妥。
    杜老二这个时候,自然听杜鸿羽的话。
    说让低调就低调,这次杜家也没有开流水宴,就只是当天,很多亲朋好友一起庆祝了一下。
    外面前来道贺的,也都能推就推了,只说儿子要专心准备殿试,回头殿试之后再请各位。
    其他人自是点头称是。
    杜鸿羽得了会元,又过了五日,就到了杜清安外出游历,出发的日子了。
    一大早,杜家上上下下,不管是主人家还是丫鬟小厮都开始给杜鸿羽装点行李。
    虽说是轻车简从,但是一年四季的衣物,杜清安要随身携带的书本,大小箱笼的,最后满满当当地装了一整个车厢。
    因为和杜清安结伴的,有他的师父和师兄,还有像护卫一般的镖局,李月娘经过半个月的习惯,倒是如今也没有多么强烈的不舍了。
    等杜清安踏上马车,准备出发的时候,没有母亲的挽留不舍,杜清安多少还有些不习惯呢。
    当然也就是这样说说,对于能出去游学这件事,杜清安还是抱着一百二十度的诚心呢。
    杜清安走后,家里人不习惯了一段时间。
    但是慢慢的,也都习惯了杜清安不在家的日子。
    ……
    时间过的飞快,一转眼,到了阳春四月。
    四月初二,正是殿试的日子。
    皇宫。
    杜鸿羽、唐子乐、温辰,以及李子期,四人随着其他贡士,在宫中的太和殿参加殿试。
    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宫,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景元帝亲自出题。
    殿试的时间是卯正时分,他们到的时候还早,等所有的贡士集齐了,检查过身上没有夹带小抄等异物后,宫里的管事公公就带着他们进殿去了。
    意外的是,他们被带去了清和殿,而不是太和殿。
    倒是让一众学子,有些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