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带着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间满仓粮 > 第284章 巡店
    第284章 巡店
    慕容玄当初对拐卖慈幼院孩子的这群罪魁祸首,都给了年后处斩的处决。
    那商户女及其全家,还有张翠芳以及一整套产业链上的同伙,全部年后处斩,具体时间则由刑部确定。张显,流放三千里。
    京兆府尹虽说完全没有掺和到这件事情里,但是京兆府尹犯有“失察之罪”以及“以权谋私”给张显安排官位,这两条罪名。
    可大可小。
    最后鉴于京兆府尹找回了所有孩子,也算是亡羊补牢了。
    慈幼院这件事,性质很恶劣,在正月十六的大朝会上,引起了文武百官的讨论。
    罪魁祸首,斩首,这毫无疑问。
    就是对于京兆府尹,这个既无辜又变相助了纣为了虐的官员,最后丞相几人讨论后,给景元帝建议,将京兆府尹周学义贬谪到益阳府城做知州。
    益阳府城的知府贪污白银一百五十万两,是大历朝迄今为止最大的贪污案。
    去年十月的时候,这件震惊朝野的丑闻,就已经被景元帝派出去的几位位高权重的钦差,快刀乱麻地解决了。
    益阳府城全境,大小官员,但凡涉事,一律革职查办。罪魁祸首处斩。
    过去的两个月,从其他地方抽调的官员以及提拔的官员,已经将益阳府城大部分官员补缺都完成了。
    知府是景元帝的看重的京官外派的,只是知州暂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如今,正好将周学义发派过去,周学义就算是耳根子软,被小妾吹枕头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工作能力的确很强。
    在京兆府尹这个位置上待了六年,京城的治安以及百姓的教化工作,做的都非常好。要不是出了慈幼院这件事,他应该不久就能升一升了。
    如今既然这样了,那就让周学义发挥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让他和从京中派过去的张大人一道,一起重新建设益阳府城。
    而且京官,对于工作风格,以及待人处事上,都是有很多相似的。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审决讼案,考核下属官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都是他的职责。
    知州则是负责管理辖区内部的各项民事事务,包括收缴赋税、管理治安、教化民众等等;
    所以这两个人要是配合默契,对于益阳府城,也是有着莫大的益处的。
    周学义知道,虽然他被外派,还降了一级,但是这对他如今来说,已经是极好的选择了。
    毕竟,益阳府城是京城的临近府城,而且如今新上任的知府,还和他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同僚关系。他去了益阳,也不会因为这件事,受人排挤。
    至此,周学义已经万分知足。
    周学义在大殿之中,光洁的地板上磕了一个响亮的头,朗声道:“谢主隆恩!”
    ……
    杜家。
    杜幼菱还有几个哥哥,听大哥说完这件事,倒是除了感慨,也没有其他的话要说。
    总之,这件事也算是彻底过去了,慈幼院那些孩子,以后也不会再经历那些苦楚了。那些罪魁祸首,也都绳之以法了,也算是宽慰了众人。
    正月十七,晨曦微露。
    早晨的时候天空飘了小雪,只不过吃完早饭之后,雪就停了。
    长长的宽巷里,只剩下刚刚消融的那一层薄雪,如今已经化成雪水,青石板上湿漉漉的。
    杜幼菱倒是坐了马车,去了菱记火锅店。
    也有些日子没去了。
    今日杜幼菱到店的时候,店内像往常一样,也已经座无虚席了。
    杜幼菱从楼下到楼上,看了一圈,并没有发生什么问题,没有来捣乱的,一切都好。
    到了二楼雅间的时候,意外地看到了来吃火锅的平安郡王和六王爷慕容谨。
    杜幼菱因为前面听大哥说了,平安郡王和六王爷将慕容启干的恶心事,都告诉了陛下。
    虽然是因为太子殿下,但是杜幼菱对于平安郡王和六王爷,心中也是十分感念的。
    杜幼菱在自己的店里,看到了平安郡王和六王爷,如今被她视为恩人的两个贵人。那可不是要好好招待。
    所以,杜幼菱先去了雅间道谢,之后又让厨房将所有的食材全部呈上,以及各种小吃,全都搬到六王爷和平安郡王的雅间里。
    辣条和怪味花生如今在菱记限购,限购倒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食客们对这两种吃食太钟爱了,每天供不因求,只能限购。
    杜幼菱在得知平安郡王喜欢吃辣条和怪味花生之后,直接豪气地表示:以后菱记火锅店可以每日都派伙计,去平安郡王府送辣条和怪味花生,绝对让平安郡王每日都能吃到。
    平安郡王听到这话,自是开心无比,可是他也知道分寸,捋着胡子笑呵呵地道:“也不用天天送,我几乎两三日,就要来菱记火锅店一趟,只要我每次来都能买到就好~”
    杜幼菱自是满口答应下来。
    杜幼菱从菱记火锅店出来后,又去了朱雀大街的玉缘阁。
    杜幼菱的玉缘阁,如今可是和宋玉临表舅开的玲珑阁,并列京中最受富家千金和勋贵侯府贵夫人们喜爱的。
    香皂的每日销量虽说比玉缘阁一开业的时候,下降了五分之一。但是销量仍旧很稳定。
    店铺每日仍旧进账几千两银子,就是去掉成本,那也是妥妥的日进斗金。
    杜幼菱对此,很是满意。
    如今香皂也已经在京中大户人家之中普及开来了,除了主子,就是伺候主家的大丫鬟,存着几个月的月钱,也能到玉缘阁买一块香皂。
    而普通人家,就用在长青街上开的惠民铺中售卖的肥皂。
    如此以来,京中上上下下所有的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基本上都用上了香皂或肥皂。
    这就形成了一个效果,就是往常缺少清洁用品的百姓,衣物上的脏污都不容易清洗。平日里一看,衣物就算洗了,油污之类的也还都有印子,脏兮兮的。
    如今有了香皂和肥皂之后,京中迎来了一片新气象,人人都变得干净整洁起来了。
    那就是家境再不好的人家,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也都将衣服、还有面颊和手,都洗的干干净净的。
    对此,知道了内情的景元帝,对杜幼菱这个聪慧非常的小姑娘,更添了两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