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带着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间满仓粮 > 第256章 卖豆芽
    第256章 卖豆芽
    腊月二十,老百姓们早晨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菜市场正中间有一个大摊子,上面整齐摆放着一排新鲜水灵的豆芽菜!
    左边是绿豆芽,右边是黄豆芽,看的人心生喜欢。这脆生生的豆芽菜啊,可比那存放在地窖中的白菜萝卜芹菜,新鲜多了!
    户部派来的小吏都还没开始喊呢,百姓们就一拥而上,直接将摊子给包圆了。
    十文钱一斤,在冬日里能买到这么新鲜水灵的菜,那简直都需要上手抢的,谁家都想多买些。
    户部的小吏们,都不需要多想,小百姓们就给他们分好任务了。几个人闷头称菜,几个人收铜板收到手软。
    各司其职,干的热火朝天,好不热闹。
    最后结果也是十分喜人,刚刚一个时辰过去,他们带过来的上千斤豆芽菜就被抢售一空。
    这个情况还不是只在一个菜市场上发生,京城中十几个菜市场,都是如此喜人的场景。
    喜得户部的小吏,连忙收拾了摊子,就要回户部衙门报喜。
    户部侍郎张大人在官署里,听到回来的几个小吏的报喜,也是喜上眉梢。
    虽然赚的银钱不是很多,但是给户部创收了啊!这豆芽菜他们卖的很便宜,百姓们也都乐意在菜市场里买。这长久以往下来,也能给国库充盈许多的。
    张大人又等了一会儿,出去卖豆芽菜的小吏都回来了。之后户部的主事将赚得的所有银钱进行汇总,交给了张大人。
    张大人拿着记录好的纸张又去找了户部尚书周大人。
    下午三点,户部尚书周大人带着户部侍郎张大人,一起进宫,进了养心殿。
    之后太子慕容玄也被宣召到养心殿,外面静候的小太监只听得见,不多时,殿内就传来了龙心大悦的声音。
    两刻钟后,户部尚书周大人带着户部侍郎张大人满面春风地走了。
    殿内,只剩下景元帝和慕容玄父子俩,旁边的首领太监眼观鼻鼻观心给太子殿下也斟了一杯茶以后,就静立在一旁,充当透明人。
    景元帝招手,让慕容玄走近一些。
    “父皇。”慕容玄走到御案之前,看向景元帝。
    景元帝对于慕容玄做的这件事,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现在也想起来了这整件事情中,贡献最大的杜家。
    于是景元帝和慕容玄说:“这次生豆芽的方子是杜家幼女主动献上的,还有从前高温天里,杜家给朝廷的冰棚捐冰,以及给百姓们施粥,这一件件朕都看在眼里。杜家也的确堪为表率,我准备赏赐杜家一块匾额,我儿觉得如何?”
    慕容玄听到赏赐匾额的时候,眼睛动了一下,随即看向景元帝说道:
    “父皇的决策英明神武,我也觉得赏赐匾额极好。一是给杜家抬了门楣,二也可敲打一些在背后,为了利益而盯上杜家的那些个势力。”
    景元帝闻此,倒是眉头一拧:“玄儿,你说已经有人开始打杜家的主意了?”
    慕容玄:“是,父皇。原本杜家只是经商,虽说研制出的新鲜玩意都是稀罕物,但终究也只是赚些银两,眼红的也只是那些大商人。
    但是这次,杜家献上了这生豆芽的法子给我,朝中立马就起了惊澜,已经有人开始瞄上杜家了。”
    “砰的一声”,是景元帝砸了一个碧玉杯。
    “这些人,就这么不老实,你那几个弟弟才几岁,就是老二也才十岁!刚刚能听政。杜家,杜星剑如今只是从五品,不起眼。杜家经商以来,更是做了许多善事,于朝廷有利、于百姓有利。
    就这样,就因为你得了一次功,那些背后的势力眼热起来,就准备将手伸到无辜且有功劳的人家身上了?!”
    景元帝是真的怒了,这些世家大族简直是丧心病狂。那几个皇子才几岁,那些世家大族就开始拿着几岁的皇子娃娃,鸡毛当令箭了,就开始图谋从龙之功了?!
    可是冷静下来,景元帝也无可奈何地知道,这些世家大族树大根深,不是一时半刻能轻易剪除的。
    历朝历代,都流传着一个现象:“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他刚登基时,也是做了许多让步,才让那些世家大族老老实实不作幺蛾子。
    至于现在就跳出水面的,都是马前卒、一些小虾米,景元帝对这些人就不会有丝毫容忍了。
    他对着慕容玄说道:“玄儿,这事交给你去处理。用暗卫,我再给你五十龙银卫,把在暗中跳的最欢的那几个人,都给我解决了。杜家,我很看重,我看谁敢动!”
    慕容玄拱手行了一礼:“是,父皇。”
    慕容玄眼神闪烁了一下,自己目的已经达成,就没有再引导父皇的思绪了。
    旁边的首领太监看到太子殿一个眼神,立马上前又端来一杯温度正好的茶。
    景元帝吃了茶之后,心绪也平复下来,看到旁边气质清冷、坐的笔直的大儿子,心里又起了说话商讨的心思。
    “玄儿,你说,父皇给杜家赐哪几个字比较好?”
    慕容玄听到这话,周身的仙气回归了现实,想了想说:“父皇赐字是为了奖赏杜家这次进献方子,就给个中规中矩的“乐善好施”或是“大善之家”吧。不甚高调,却也能让杜家同沐皇恩。”
    景元帝:“嗯,不错,就按你的意思来。”
    景元帝抬手示意,旁边的首领太监带着小徒弟,立马上前来给陛下铺纸研墨,中途研磨的活计被慕容玄接过来了。
    就看到景元帝想了想,挥笔在宣纸上写下了“大善之家”四个字,铁画银钩,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慕容玄放下墨锭,仔细端详了一番这四个大字,开口赞道:“父皇的字遒劲有力,力屈万夫、韵高千古。我看快要赶上前朝书法大家——欧阳子了。”
    “哈哈哈,玄儿嘴最甜!”
    景元帝和慕容玄有一份父子温情,总是区别于“天家父子”的。
    赐匾额,就是皇帝写好字,拿到内务府,匠人们会将字拓印好,然后制成匾额。
    景元帝将写好的这幅字,交给了自己的贴身太监苏常,吩咐道:“去办好。”
    “是。”苏常双手捧着宣纸,毕恭毕敬地下去传话去了。
    慕容玄从养心殿出来,已经是傍晚了,日暮西山,凉气也涌了上来。
    他抬头看向天边,今晚应是个,月黑风高夜。
    就这样,在杜家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杜家最大的隐患,就这样消弭于无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