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带着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间满仓粮 > 第173章 唐诗涵产子
    第173章 唐诗涵产子
    李思源如今已经十七岁了,早就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其实要不是她自己不让,邹氏也会早早给她择一门亲事,打发了她。
    只是她自己想的是那富贵人家,死活不愿意。
    如今来看,她的年龄也是能顶立门户的了。
    李四和李五对这个以前都是鼻孔看人的二小姐,也完全没什么好感,加上老爷当初的吩咐,将她们留在白家。
    这会儿,李四和李五,自是不会多管闲事。
    反正白家虽然被抢,这个大宅子还是在的,她们姐妹六人有住的地方。
    至于花钱,把这宅子租出去几个院落,就够她们姐妹六人嚼用的。
    所以,李四和李五,干脆利落地带上他们帮主家卖的田产铺子房屋的钱,就直接北上,回了京城。
    回去的时候,就轻省多了,只他们两人,一路快马加鞭,走官道,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回到了京郊。
    至于留在清泉县的李思源六姐妹,有房子住,饿不死,至于从前想要的好日子,那必是没有了的。
    李四和李五,回到了千水村,将一路贴身护送的银票交给了李文彦,又向自家老爷禀告了老家的情况。
    李文彦沉吟许久,只说了一句:“我知道了。”
    只是,李四和李五还是听出了老爷语气里的一丝解脱之感。
    是啊,老爷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才遇到白家那样的人。
    反正一切都过去啦,李柏少爷如今中了举人,他们李家的好日子也来了。
    ……
    杜幼菱在千水村养的一百头小猪崽,如今已经膘肥体壮,一头都是两三百斤了。
    等到腊月的时候,就从养猪场宰杀了两头大肥猪,一头运回来了杜家如今在城里的宅子,留在家里吃。
    另外一头,运到了杜氏酒楼,做了卤肉和卤煮。
    让众人惊喜的是,这提前阉割过的猪,吃起来肉质果真更鲜美一些,而且更好的是,居然没有膻腥气。
    自己家人喜欢不说,杜氏酒楼的客人更是抢着地买卤肉。
    杜氏酒楼如今的吃食,也都不限量了。每人想买多少都可以,毕竟现在名气已经全打出去了。
    多卖多得。
    正好到了腊月,大家都开始备年货,所以很多食客从杜氏酒楼都是十几斤十几斤的卤肉买走。
    还有杜氏黑鸭,很多客人也都是好几斤好几斤的买,会吃的人家,平日里都拿这个当零嘴。
    所以杜氏酒楼的生意在腊月里,又重现火爆了。
    原本在村里养猪,杜幼菱是为了做香皂的,但是后来想想,还不急。一是他们家也没有胭脂水粉铺子,在哪里卖也是个问题。
    另外就是香皂做出来,估计会比杜氏酒楼上新的吃食,造成的轰动还要大。也会更让人觊觎。
    而杜家现在,最好就是保持现状,不要再出新鲜东西了。
    杜幼菱就想着过几年再说吧,毕竟自己如今也才刚刚五岁,还是尽量不要表现出智多近妖的好。
    这阉割过的猪肉吃起来很香,就正好供应给家里酒楼做卤肉了。
    ……
    腊月二十,林河的媳妇唐诗涵顺利产下一个白胖小子,七斤六两。
    生下来,虽然皮肤还是很红,但是因为胖嘟嘟的,很是惹人喜爱,林河更是高兴的差点找不到北。
    甚至是洗三这一天,宋玉临一家带着姨婆,都来了。
    当然还有杜家和李家。
    一时间,时隔小半年,林家又热闹了起来。
    如今林家的房子也宽敞了起来,在初冬的时候,林江和林河两兄弟特意回来了一趟,将家里的房子扩建了。又盖了三间宽敞亮堂的砖瓦房,在外面还围了一个大院子。
    堂屋更是宽宽敞敞的一大间,难得的是,林家宋家杜家李家,四家人二十多口,也都能坐得下。
    老林氏在新盖的房子里,看了这个刚出生三天的小孙子,心里也是暖烘烘的。还带来一个长命锁,专门给孩子。
    唐诗涵也高兴地收了。
    之后,李月娘和邹氏,还有夏琴韵,也都准备了给小孩子的见面礼,无一不是金手镯、银脚镯的。
    这个林家刚出生的小宝贝,也算是出生的时机格外的好。一出生,就受到众多宠爱。
    金牛和铁牛,身为大哥哥,也是极喜欢这个小弟弟,面对小弟弟收到这么多的礼物,也是一点都不嫉妒。
    兄弟俩更高兴的,则是祖母回来了。
    之后更是缠了祖母一天。老林氏也笑呵呵地抱着这两个大孙子,好一番亲昵。
    当然,还有宋明睿和杜幼菱,也都是老林氏放在心尖尖上的小辈。
    “洗三”,林家并没有大办,也就是他们四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只是傍晚,杜家和宋家又都走了。
    因为杜老二和宋玉临,他们一到年关,酒楼生意都特别忙。他们作为东家,都要留在酒楼看顾的。
    而且宋玉临生意网大,还有很多生意往来的伙伴,以及京城中的贵人需要打点送礼。一到了年关,宋玉临和夏琴韵都忙的脚不沾地。
    而今年,杜家也不能留在千水村过年了。
    一是酒楼生意。二是,杜星剑的同僚,杜鸿羽和杜清安的同窗好友、师父尊长,这些都是要走礼的。
    年前这些时日,李月娘备礼,都快忙的脚不沾地了。
    这往来走礼,不同的人家还有不同的礼节要讲。
    杜幼菱人小,实在也帮不了娘什么忙。
    只是拿着人参须和灵泉水,每日泡茶给爹娘喝。
    好在二哥杜鸿羽和四哥杜清安也都放假回来了,一些送给他们好友同窗、师父尊长的礼物,他们也能参考一二。
    就是酒楼里的事情,二哥杜鸿羽也能帮着爹,忙活一二。
    腊月二十八这日,杜家的年货以及年后需要走动人家的礼物都备好了。
    杜幼菱终于缠着她娘,好好歇一歇了。
    “娘,忙了一年了,这就要过年了,可不能再这般累了。”
    李月娘抱着菱宝柔软的小身子,自是笑的开怀。
    “好好好,都听我们小菱宝的。其实说起来也奇怪,娘这些日子,忙的几乎脚都不沾地,可是除了胸口一直暖烘烘的,居然没有一点疲累哎~”
    杜幼菱在娘怀里,眨了眨眼睛,心说:那当然了,灵泉水泡人参喝,娘就是连轴转不吃不喝,都没事。
    只是杜幼菱软糯的声音,说出来的却是:“那应该是娘高兴的吧~给哥哥们打点,最算是累,娘心里也高兴!”
    “哎呀,娘的菱宝,说到了娘的心坎上了。但是,娘最疼的还是我们菱宝~”
    李月娘啪叽一口,亲在了杜幼菱的脑门上。杜幼菱圆润光洁的额头上,就留下了一层透明的口水,就连她额头的小胎毛都沾了两个细小的水珠。
    “咯咯咯~”
    娘俩,一阵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