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带着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间满仓粮 > 第142章 不欢而散
    第142章 不欢而散
    “林家两个弟弟,表哥,表妹。我与母亲分别几十年,一直未能在身边尽孝。所以接下来,母亲的赡养,我想全部我来,你们觉得如何?”
    这会儿,除了宋玉临,在坐的就只有李文彦、李月娘,林江和林河。其他人都被菱宝叫出去,尝她五哥刚做出来的新甜品了。
    宋玉临虽说语气像是和大家商量一般,但是李文彦与李月娘都能感受到,宋玉临要接走姨母的决心。
    只是……
    “我不同意!”没想到不是林江先提出异议,而是一直沉默寡言一些的林河。
    “我也刚成亲,前二十年都是母亲在养育我,我还没有报答母亲的生恩和养育之恩。母亲理应留在林家,继续由我们兄弟俩赡养。大兄要是想母亲,可随时来千水村看望。”
    林河虽然沉默寡言,但是心中比林江有沟壑,所以真遇到事上了,他会站出来坚持己见。
    而且林河特意强调“生恩”,就是告诉宋玉临他们同是老林氏所生,没有宋玉临一来,就一个人抢走母亲的道理。
    眼看着气氛突然剑拔弩张,林江拽了拽林河的袖子。
    林江就是一个老实勤劳的汉子,对自己的认知又特别清楚,遇到这种问题也能看的更全面一些。
    他知道,母亲跟着宋玉临,晚年生活会更幸福一些,肯定还有小丫鬟奴仆照顾着,在京城中的大宅子里荣养。
    比起跟着他们兄弟俩,肯定享福的多。所以为了母亲,老实汉子林江即使心里不愿,也没有像弟弟一般,直接这样强烈反对。
    林河就个性鲜明一些,他不愿就是不愿,没有那个道理,这个突然出现的所谓“大兄”就要带走母亲!”
    林河双眼直勾勾盯着宋玉临,寸步不让,像头护主的狼崽子一般。
    原本还保持着往常惯有微笑的宋玉临,脸色一下子冷了下来。
    他胸腔里翻滚着怒气,要靠死死压制才能称呼一声“林家两个弟弟”,这两人的生父对母亲做的事,他全都已从母亲嘴中了解到了。
    宋玉临只想说一句废物,那个瘸腿的人渣在林江20岁、林河12岁的时候才自己喝醉酒,失足载到河里,一命呜呼,母亲才得以过上松快一些的日子。
    作为人子,就这般看着母亲被欺负十几年,林江林河两兄弟却一直无动于衷。
    宋玉临因为自己幼年手无缚鸡之力,眼睁睁看着母亲被人带走,而日夜懊恼。
    这两个人,在长大了之后,却没有立刻了结人渣父亲,他们算什么儿子!凭什么这个时候,居然还有脸站出来跟他抢母亲!宋玉临胸腔的怒火彻底爆发出来。
    随之,他手中的茶杯因外力所致,骤然崩碎!
    “咔”的一声,茶杯的瓷片四散崩落,而宋玉临的手心也露出殷红血迹。
    李文彦和李月娘面色一变,林江和林河更是被吓到了。
    而这一切都被刚刚进来的老林氏看到了:“临儿,临儿,这是怎么了?!”
    老林氏快步走到宋玉临身边,掰开儿子的紧攥的拳头,一个碎瓷片躺在血肉模糊的掌心里。
    老林氏的眼泪当即就下来了:“你这是做什么,母亲好不容易才与你重逢,你要再有个三长两短,你让母亲怎么活!”
    “母亲,我没事,你别哭。”宋玉临想去给母亲拭泪,却发现自己血迹模糊的手,一时半刻僵在空中。
    而老林氏捧着儿子受伤的手,却早已心痛不已、哭的痛彻心扉。
    仿佛要将这几十年的苦楚,都哭出来才好。
    人在黑暗中可以一直见不到光亮,可是见过光亮之后,她就不能再忍受从前那样的黑暗了。
    那没有儿子的岁月里,还要忍受无尽的谩骂与毒打,老林氏都是靠着一丝微弱的希望,坚持下来的。她记得在开泰府城收到父亲的最后一封信上写着:
    “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无论有多难,一定要活着,活到临儿长大!”
    这几十年来,她早已千疮百孔,宋玉临这个三十年才失而复得的儿子,这个她最在乎的孩子,已经成了她的全部。她忍受不了,她最爱的儿子再在她的面前有任何闪失。
    老林氏哭着哭着突然神情激动了起来,抓住宋玉临的手腕,着急地说:
    “临儿,临儿,我们走!我们躲起来,让你爹和那个贱女人再也找不到,我们走,走,走!”
    老林氏原本就不能神情激动,宋玉临受伤,再次有可能失去儿子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挑动了她三十年前的噩梦,她情况突然变得不好了。
    宋玉临简直要肝胆俱裂,什么也顾不得了,一下子抱起母亲瘦弱的身体,就要将她带回京城里,去六王爷家请太医,他决不能让母亲再出任何事!
    宋玉临抱着老林氏走出去,此刻像是阎罗一般,端的一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架势。
    夏琴韵一看丈夫这般,自己手中流着血还抱着泪流满面的婆母,一瞬间又气又急,赶快吩咐宋五备马车。然后在旁边照看着夫君往前走,只是走之前看林家兄弟的那一眼,格外不友善。
    宋明睿原本和菱宝、金牛、铁牛、杜泽恩他们玩的很好,如今见父亲母亲祖母这般,也顾不得其他,连忙跟着往前走。
    杜老二抱着菱宝,身边跟着李月娘,还有李家舅舅一家人,以及最后面的林家人,都送到大门口。
    杜幼菱看着姨婆的脸色好像不好,突然想起齐大人的老母亲,连忙趴到她爹的耳边说了什么。
    杜老二一听也抱着菱宝,转身快步进了院子。
    他们进了前院的一间倒座房,杜幼菱快速地空间拿出一只五百年的野山参和一只五百年的灵芝,又从空间里拿出一个古朴的盒子,装进去。
    父女俩快速又出了门,宋玉临与李家和杜家人告别之后,只剩下杜老二这个一家之主。尽管宋玉临此刻心急如焚,还是不能就这样不顾礼节走了。
    好在下一刻,杜老二就抱着菱宝出来了。
    宋玉临拱手告辞,并表达了歉意。
    杜老二作为一个外甥女婿,这般热情周到地招待他们一家,他却一个没忍住,弄出这般不愉快的场面,宋玉临的确有愧。
    好在回了京城,他们的酒楼就在一条街,平日里也好照顾,宋玉临再次拱手告辞。
    只是杜老二叫住了他:“这是一点子心意,给姨母的,想来能用上。表兄不用客气,收下吧。改日回城里,我们再次登门拜访,看望姨母。”
    宋玉临原本想推辞,可是脑中咂摸着“给姨母”这三个字,还是道谢接过来了。
    随后快速登上马车,宋家一共来了四辆马车,如今排着队驶离千水村。
    在马车上,打开盒子的宋玉临,看到盒内的人参和灵芝,难掩惊讶。
    而杜家门口的林家两兄弟,脸色就是难看了。